首頁/ 歷史/ 正文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春秋時期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很多的地名都是以“父”命名,比如說“武父”、“治父”、“魁父”等等

,那麼為什麼春秋時期會有這樣特殊的命名方式呢?是什麼政治措施還是春秋時期的皇帝有特殊的喜好呢?

這些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之所以會出現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是因為一些特殊的誤會,就像是課文中經常會出現的通假字一樣,

也許這個地方本不叫“父”,說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父”。

一場關於同音字的誤會

據《春秋》記載:定公十四年“城莒父及霄”。

在魯人的地方語言中“莒”的發音其實和“父”是一樣的

,就像另一個名叫“得來”的地方,在他們的發音中就是“登來”一樣,在魯國人眼中這兩個字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這樣的關於地方方言引發的地名不同是時有發生的

,就像現在社會一樣,還是有很多方言中意思千差萬別的現象,古代也是一樣,畢竟中國自古地大物博,文化繁雜。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除了因為地方方言引起的地名出現不同之外,還有一些因為記載不同而引起的地名不同。比

如說在《春秋》宣公七年又說到“公會晉侯於黑壤。”但是在《左傳》中的記載卻是“晉人止公於會,盟於黃父。”

從這兩處記載的意思來看講述的是一件事,可是在地名的稱呼上兩本書卻使用了兩個不同的名字,一個是黑壤,一個是黃父,但是兩個名字指代的卻是同一個地方。

巧合的是在《左傳》中這個名字又是“父”字命名的城市。

除了這些之外,在春秋時期鄭國有一個名叫“武父”的地方,無獨有偶的是在衛國也有一個地方名叫“武父”。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可是都用了“武父”這個名字來命名。

除了這些地方有“父”字命名的地方,楚地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楚地有一個東通荒谷的地方,在黃谷的東岸就有一個“治父城”。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這些地方都處於不同的割據勢力管轄範圍內,但是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多處以“父”命名城市的現象,

如果說一處兩處是巧合,可能是方言造成的,那麼幾乎所有國家都有這種現象用方言來解釋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春秋時期出現這麼多以“父”命名城市呢?

關於“父”字命名的幾種原因

事出必有因,所以春秋時期出現多處都邑以“父”為名必然是有原因的,也都是有史料可參考的。

1。漢語的一音多字現象

關於漢語的一音多字現象大家都是深有體會的,這是漢語獨一無二的特色也是中文不可被任何語言超越的原因

,不過因為漢語的一音多字現象也導致了很多的誤解。

比如說最常見的就是古今漢字的意思差別,這一點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是最常見的,

因此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有“通假字”這麼一種說法。

這種現象用在解釋春秋時期地名多以“父”字為名就很適用,《淮南子。俶真訓》中記載“塊阜之山,無丈之材。”在《太平御覽》中就寫成了“

魁父之山,無營宇之材

。”《淮南子》中又有“作魁阜”為“小山如堆阜”的情況,

可見在古代“塊阜”、“魁父”、“魁阜”都是一個地方,而且表達的意思也是相同的,只不過是因為一音多字導致了不同的寫法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根據上述推測在古代“阜”與“父”是一樣的讀音,也就是說可能這個地方原本的名字是叫“魁阜”,由於“阜”與“父”同音所以將“魁阜”寫作“魁父”也沒有不妥之處。

2。漢語的多字同義現象

除了因為一音多字造成的書寫錯誤之外,漢字當中因為多字同義所造成的書寫錯誤也是時有發生的

。在春秋時期地名以“父”為名中也可以探知一二。

古代社會想要建都立城,選址一般都會選擇在地勢較高、面積廣闊的地方,在這樣的平坦的高地上建都有利於躲避一些水災一類的自然災害,地勢有利也是一大原因。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所以人們就會把符合建都立城的地方稱之為“丘”,一般都是自然形成的高地,建都立城的時候一般會選擇在“丘”的向陽一面,也就是南面為最佳場地,

在這建都立城不僅可以充分的曬到太陽,還能依靠“丘”地的地勢躲避風沙侵襲。

所以在古代很多的都邑都因為依“丘”而建而取“丘”為名,比如:貝丘、牡丘、葵丘等等數不勝數。

據《漢書》註解“臨淄即營丘也”,可見“丘”字命名在古代是一件屢見不鮮的事情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在《釋名》中又有記載“象形者,象土山高大而上平,可層累而上。”再結合段玉裁所註解的《詩》“如山如阜”來看,

古代“山”與“阜”是可以通用的

,即為象土山高大而上平為“阜”,“丘”即是土山的至高者。

除此之外,

在古代漢人在讀“丘”的時候和“區”是非常相近的,又與“曲”同音

,所以在古代“曲阜”是可以看作為同義之字的。在《風俗通義》就有記載“今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

所以魯國就因為“委曲之阜”而建城,這也是“曲阜”的由來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在古漢語中“阜”就是山,意義與“丘”沒有太大的差別的,都是指高大而平坦的土山,所以可看成是同義字,而已知在古代漢語中“阜”與“父”是一音多字的典型,所以之前所提到的以“父”命名的地名也就有了另一種解釋。

所謂的“武父”、“魁父”、“治父”等等都邑其實真正的原名可能都是“阜”字,只不過因為讀音一樣,所以就假借以“父”來命名了。

3。書寫時的“通假字”現象

一音多字和多字同義都有可能是導致“阜”與“父”互相假借通用的原因,除了這些漢語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情況之外,

在書寫過程中所造成的“錯別字”導致的“阜”與“父”通用也是一大原因

大家都知道春秋時期我國的發展還是很落後的,那個時候資訊的傳遞是非常閉塞的,所以想要學習各個地方的文化是非常困難的,不像現在社會資訊流動的非常之快,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不同地域的文化。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古代資訊與文化的傳播主要依靠的就是手口相傳或者是書本學習

,而且我們現在所說的古詩詞,在古代真的是有韻律一說的,也就是說多數都是需要吟唱的,那麼有了韻律就很容易出現聽錯記錯的現象。

同樣的口舌相傳因為口音的問題,出現魯國那種因為口音導致的地名變字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所以一傳十,十傳百慢慢的原本的地名就變成了流傳最廣的那個名字了。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在書本學習上同樣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古代人文盲相對還是非常多的,

所以說很多人在寫字的時候都會遇到不會寫的情況,這時“通假字”就會出現,只能選用同音字來代替不會寫的字。

所以說以較為簡單的“父”代替“阜”也就可以理解了,久而久之“父”字地名也就在春秋各國傳開了,有了這樣的先例以後再取名字使用“父”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其實也是導致春秋很多都邑都以“父”字命名的一大原因。不光是地名,在其他命名上面也有類似的現象。

“父”字命名的延伸

如果古人因為一音多字和多字同義而隨意地使用“通假字”的情況出現在了地名上,那麼用在其他地方的可能也是非常大的。

比如說在取名字的時候“父”和“甫”就是一對相互通假使用頻率很高的字

,《白虎通》中有記載“下禪梁甫之基”,在《風俗通》中就寫成了“禪於梁父”指的是泰山旁山之名。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由此可見“梁父”在古代是可以寫成“梁甫”的,以此類推以“甫”為名的同樣也可以寫作是“父”字。

同樣的情況在“雞父”和“雞甫”上也是一樣的,《左傳》中的“雞父”在《穀梁傳》裡面就寫作“雞甫”。

《春秋》中的“安甫”與《穀梁傳》中的“安父”“安丘”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說春秋時期之所以會出現“父”字地名頻出的現象就是因為古代人們使用文字沒有太大的講究,

一音多字、多字同義或者是以假借之名代替不會寫的字都是“父”字地名多的原因之一。

“黃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為何多以“父”名?

再加上春秋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還處於匱乏的階段,並沒有發展到現在這樣豐富多彩的程度,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也是很低很低,所以出現了這樣以偏概全的命名也是情理之中的。

春秋時期出現的“父”字命名城市並不是因為什麼特殊的原因,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美麗誤會”。

參考文獻:

[1] 《春秋》

[2] 《左傳》

[3] 《太平御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