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民間故事:蔑匠與文字獄

民間故事:蔑匠與文字獄

篾匠早在唐朝便是三十六行之一,與木匠、船匠、石匠、泥匠合稱五大工匠。

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途徑浙江武義時,隨行的三品帶刀侍衛鄂容安,將乾隆帶到了武義縣南部山區大溪口鄉山下鮑村。乾隆見此地青山環抱,翠色掩目,讚歎不已。扭頭見一家竹器店的門口一老一小兩個篾匠在編竹器,乾隆就隨手拿起一根竹片詢問老者:“此為何物?”

老蔑匠隨口答道:“蔑青。”

乾隆把“蔑青”聽成了“滅清”,渾身一震,強壓惱怒,指著另一片篾片問:“那這片又是什麼?”

老蔑匠頭也沒抬,如實回答:“篾黃。”

誰知乾隆又把“篾黃”聽成了“滅皇”。乾隆龍顏大怒,吩咐隨從手下,將老篾匠捉拿治罪!

“哎喲,皇上暫且息怒!我看老蔑匠人老體衰,口齒不清,要不,我們再找那個小篾匠來問問。”鄂容安知道皇上是誤會了老篾匠的話。小篾匠年紀雖小,倒也機靈,接過鄂容安遞過來的篾片,大聲回答:“這是竹皮。”

乾隆彎腰撿起一片黃篾,厲聲喝問:“這又是什麼?”小篾匠恭恭敬敬地回答:“這是竹肉。”乾隆一時語塞。

見狀,鄂容安解開了老篾匠身上的繩索,並示意他將乾隆一行請進了堂屋。小篾匠又將幾大盤鮮嫩、甘甜的山果捧上了桌。乾隆逛了半天,這會兒正覺唇乾舌燥,眼前這桌瓜果倒也正中下懷。

小篾匠見貴客們對桌上盛放瓜果的竹編盤子、果籃很感興趣,忙不失時機“啟蒙”一翻:“這些是用竹皮編的。這些青的蔑韌性強,光澤好,這些黃的篾質量差些,編織的東西價格就稍微便宜一點……”

老篾匠見乾隆臉色緩和了下來,壯壯膽上前請罪:“皇上,請喝茶……”說著將一杯新茶奉到了乾隆面前。

此刻桌上擺滿了瓜果,乾隆便道:“挪、挪、挪、往後挪挪……”一旁的鄂容安曉得乾隆口中的“挪”,是要將桌上瓜果往後挪動,空出個放茶杯的地方,但他有心要幫武義免災,急中生智,大聲複述:“挪、挪,挪!山野老朽冒犯聖上,該當後挪!”隨行太監心領神會,忙取出紙墨在“篾匠”兩字後連添三個“挪”。

於是,在五大工匠中原本排列第二位的篾匠,按聖旨連挪三挪,挪到了末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