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我國古代有許多高風亮節的有志之士,他們的事蹟就像夜空中的明星一樣,璀璨耀眼。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出逃避亂之時,介子推曾割股奉君,而當晉文公成功回到晉國即位時,介子推卻揹著母親前往綿山隱居,以證明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僅僅是為了君臣之義,而不是為了高官厚祿。

而後來晉文公為了將介子推逼出綿山,竟下令放火燒山,但始終沒有見到介子推和母親出山。當大火熄滅之後,人們發現母子二人抱著一棵樹,手指已深陷進去,即便如此也不改其志向。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可見古人將名節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甚至平民百姓之中,也不乏這種高義之士。

被難出逃的伍子胥

春秋時期的另一位名人伍子胥,其經歷與晉文公重耳十分相似。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的太子太傅,是朝廷的忠臣。

伍奢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對自己的兩個兒子,伍子胥和伍尚的教育絲毫不敢懈怠。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正因如此,伍子胥和伍尚雖然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但卻十分剛毅正直。

太子被讒臣費無忌陷害,被楚平王治罪。作為太子太傅的伍奢自然也受到了牽連。而費無忌更是本著斬草除根的原則,勸楚平王連伍奢的兩個兒子也不要放過。

於是楚平王以伍奢為人質,要挾伍子胥和伍尚束手就擒。當伍奢得知楚平王的計劃後,說道:“

伍尚為人仁厚,召他一定會來。伍員為人剛烈暴戾,且機敏過人,忍辱負重,能成大事,他料到來後會一起被擒,一定不會來。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事實果真如此。伍尚為了保全伍氏家族的名聲,避免他人說伍氏族人薄情寡義,對父親見死不救,而束手就擒,最後與伍奢一起被斬首。

而伍子胥則忍辱負重逃往他國,以圖為父報仇。後來他來到吳國,憑藉自己的才華,當上了吳國大夫,並藉助吳國之力痛擊楚國,為父兄報仇。

為出昭關一夜白頭

在出逃至昭關時,楚兵已將伍子胥的畫像貼至各地。昭關的守兵也已經開始按照畫像對出關之人進行篩查。伍子胥見此情形,只得止步不前。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就在此時,伍子胥身後有一人拍打他的肩膀。伍子胥大吃一驚,以為自己已被人發現,來人卻拉著他離開了人群,伍子胥此時才認出是自己的摯友東皋公。

東皋公知道伍子胥身遭大難,但苦於無法過關。於是東皋公勸說伍子胥留在自己家中,並告知他已為他想到了出關之計,只是還要再等待七天。

這七天對於伍子胥來說可謂度日如年。一來父兄蒙受不白之冤,落得慘死的下場,使他五內俱焚。二來自己的前途未卜,一個關隘便將自己困住,想到自己可能終生只能隱姓埋名,碌碌無為,父兄之仇無法得報,伍子胥心中便更加愁苦。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懷著憤懣之情,伍子胥每日以淚洗面,如此度過了煎熬的七天。當再次見到伍子胥時,東皋公大驚失色,繼而大喜過望,直呼天佑伍氏。原來伍子胥在這七天之中心力交瘁,鬚髮已經變得斑白,看上去就如同老者一般,全不似先前的模樣。

為幫助伍子胥過關,東皋公請來了好朋友皇甫訥,此人與伍子胥極為相像,加上伍子胥模樣大變,此時皇甫訥反而更像畫像上的伍子胥。

於是在東皋公和皇甫訥的幫助下,伍子胥順利地過關,不過楚國計程車兵並未停止對伍子胥的搜捕,讓伍子胥依舊深感不安。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自刎以名氣節的老漁夫

伍子胥疲於奔命的時候,慌不擇路的他逃到了長江邊。面對著滾滾的江水一籌莫展。他隱約感覺身後的追兵離他越來越近,如果不能渡江,此時回頭必然會被擒獲。即便他樣貌大變,仔細盤查仍然不難查清他的真實身份。

就在他心急如焚之時,一位漁翁發現了他。老漁翁將船停靠在岸邊,讓伍子胥上船,上船之後,漁翁發現伍子胥臉色蒼白,面露飢色,便讓他在船上等待,自己向岸上跑去。

老漁翁走後,伍子胥感到事情有些蹊蹺。為何恰好自己急於過江時,這位老漁翁趕到,並且自己還未言明意圖便招呼他上船,而將他引入船上之後,自己又跑上了岸。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種種跡象,都引起了伍子胥的懷疑,連日來的逃往生活,讓他如同驚弓之鳥。

於是伍子胥決定不能坐以待斃,便跳到岸上藏匿起來。

隨後沒過多久,老漁翁便回到船上,發現伍子胥不在船中時,他便呼喚道:“乘船的客人,請出來,我給你帶飯來了。”原來老漁翁看到伍子胥飢餓難耐,便回家為他取來飯食。

伍子胥此時才明白,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將伍子胥安全渡過江去之後,伍子胥解下了腰間的佩劍,贈與老漁翁,並說道:“這是我家祖傳的寶劍,價值百兩黃金,請老丈笑納,並且千萬不要提及今日之事。”

老漁翁接過寶劍,苦笑道:“

我聽說楚王懸賞捉拿你,獎勵糧食五萬石,還會加官進爵。楚王給的封賞難道不值千金麼?如果我貪圖錢財,我為什麼不把你交給官兵,而要接受你的寶劍呢?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伍子胥被老漁翁的這一番話說得滿身冷汗。他沒有想到老漁翁早就看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只是一直沒有道破而已。他更沒有想到一位撐船打魚的漁夫會深明大義,視金錢如糞土。

在他為自己的行為自慚形愧之時,老漁夫突然拔出寶劍自刎而死。救命恩人剎那之間死於自己的面前,讓伍子胥痛心不已。正如他的父親伍奢對自己的評價一樣,伍子胥確實可以忍辱負重,也機敏過人,而正是這樣的性格卻害死了老漁翁。

為了復仇,他可以克服重重困難,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的機敏,也讓老漁翁看到了他的猜疑。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因此,老漁翁用他贈與的寶劍,自刎於他的面前,以此來證明自己的絕非沽名釣譽之人,不會做出在他面前假裝清高,事後再去向官府透露他的行蹤,邀功請賞的行為。

結語

《三國演義》中,孫策在收服太史慈之時,曾說過:“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正是因為孫策胸懷坦蕩,才讓太史慈甘願降伏,為東吳立下了赫赫戰功。

漁夫救了伍子胥一命,伍子胥贈漁夫一把寶劍,漁夫接過劍當即自刎

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便是信任。老漁翁的決定,實際便是以生命為代價,來換取伍子胥的信任。

伍子胥和漁翁的故事,也時刻在為後人提醒,當一個人以真心相待時,如果有所猜疑,便如同羞辱對方一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