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印度洋中撈出一塊石碑,刻有三種文字,透露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斯里蘭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公元前5世紀僧伽羅人由印度,遷居到印度洋上的一座島嶼,由此建立了“錫蘭”古國;斯里蘭卡有一十分聞名的博物館,那就是當地最古老的科倫坡國立博物館;科倫坡博物館始建於1877年,有20個大展廳,其中收藏著眾多斯里蘭卡各個歷史時期的珍貴文物;科倫坡博物館內有一件“鎮館之寶”,與中國有著不可割捨的關係,即“鄭和佈施碑”。

印度洋中撈出一塊石碑,刻有三種文字,透露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此碑乃是典型的中國風格,其上有龍紋紋飾,由3種不同的文字刻成,分別為中文、波斯文與泰米爾文,波斯文是為了表示對當地伊斯蘭教的敬仰,泰米爾語則是代表對當地泰米爾人信仰的婆羅門教的尊敬,因此也被稱作“三字文碑”;“鄭和佈施碑”在1911年被從印度洋中打撈出,考古專家研究後發現,此碑為鄭和曾到達斯里蘭卡的史實,提供了確鑿的證明,其中也透露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印度洋中撈出一塊石碑,刻有三種文字,透露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關於鄭和下西洋事件,一直都是史學界的熱議話題,據史料記載鄭和最遠航行到了非洲東海岸,還有一些西方地圖學家,認為鄭和航行的目的更遠,直接越過了好望角,英國專家加文·孟席斯更是表示,鄭和當時完成了環球航行;由於年代久遠且史料記載匱乏,鄭和七下西洋的航線與里程至尚無定論。

印度洋中撈出一塊石碑,刻有三種文字,透露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不過在《殊域周咨錄》中記載,鄭和七下西洋的歷史檔案《鄭和出使水程》,都毀於車駕郎中劉大夏之手,他還說道鄭和下西洋花費了鉅額資金,無數軍民命喪於此,就算取得珍寶又有何意義?鄭和下西洋之時,明成祖不惜動了用13個省份的錢糧,僅是一艘寶船的造價,就達到了6千兩白銀,七次遠航幾乎掏空了明朝的國庫,關於明成祖為何違反海禁,且不計成本進行遠航原因,一直眾所紛紜,其中有人說,朱棣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蹤跡。

印度洋中撈出一塊石碑,刻有三種文字,透露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朱棣在1402年“靖難之役”中,大破建文帝登上皇位;但在朱棣攻陷南京之時,建文帝在皇宮中放了一把火後,就不知所蹤了,所以沒有抓住建文帝一直是朱棣的心病,所以說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尋找建文帝,也是十分可信的說法;還有人說朱棣好大喜功,七下西洋只是為了向周邊小國炫耀自己的實力,但是斯里蘭卡挖出的那塊“三字文碑”,其上是如何記載的呢?

印度洋中撈出一塊石碑,刻有三種文字,透露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斯里蘭卡古稱錫蘭,位於印度洋上的咽喉要道,鄭和若想前往印度與東非,就必須要透過斯里蘭卡;在1408年鄭和第二次遠航之時,一路過了越南、暹羅與蘇門答臘,駛入了印度洋;鄭和當時到了錫蘭國,錫蘭國王見鄭和船隊滿載貨物,就起了歹念派兵搶奪,但是最後被鄭和“反殺”,還捉住了錫蘭國王與其妻兒、官屬,並將他們押回了中國;朱棣念其無知,警告之後就將他們放了回去,大明的寬恕讓錫蘭國王十分感動,此後多次遣使前往中國朝貢。

印度洋中撈出一塊石碑,刻有三種文字,透露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其實鄭和每到一處,都會在當地寺廟佈施,留下了佈施碑文,記載鄭和捐贈的貴重物品;斯里蘭卡歷史學家表示,鄭和本人信奉伊斯蘭教,但其在佈施碑上以三種文字,向不同的宗教獻祭,表明了中華民族寬廣的胸襟,與長遠的世界眼光;所以雖然鄭和下西洋耗費了大量的錢財,甚至引發了明朝的財政危機,但其航行中所帶的工藝品、生產原料與先進技術,不僅繁榮了本國的手工業,還發展了沿途國家的生產力,將中國人的博愛遠播全世界,其功績將會永遠鐫刻在世界歷史的豐碑之上。

【參考資料:《鄭和錫蘭遠洋航行影響考》,《斯里蘭卡鄭和佈施碑研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