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寓言故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是古代一句有名的諺語,他形容人鼠目寸光,對眼前的利益過分追逐,反而忽視了身後的危險。

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對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顧後患的這類人做出警告。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寓言故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主要講的便是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經常進行戰爭。有一次,吳王準備進攻楚國。他召叢集臣,直接宣佈了要去攻打楚國的決定。大臣們聽到這個訊息,就想提出反對。

吳王看到有人要反對自己,出兵攻打楚國,便警告左右大臣道:“倘若有誰執意勸阻我,便處死誰!”,眾大臣面面相覷,卻是不敢再上前勸阻了。

當時朝堂上有一位年輕的侍從,想要勸諫,卻又因位卑言輕。而不敢有什麼動作,這個侍從無意中發現了樹上蟬的身影,他便想到一個好主意。

每天早晨,這個侍從,便手中拿著彈弓和彈丸,到吳王經常去的後花園,在樹底下轉來轉去。弄得露水都打溼了他的衣鞋,

如此三日,他又在樹下轉悠時,吳王也來了,便問他說:“你每天早晨來這花園裡幹什麼?什麼原因使你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溼了,你到底有什麼事?”這個侍從對吳王道:“大王,您向那顆樹上看,那裡有一隻蟬,卻只顧著在那裡不停地歌唱,吸著露水,卻沒有覺察到,有一隻螳螂就在他身後,正屈著身子靠近蟬,想要捕捉它!”,,而螳螂一心想捕蟬,卻沒想到黃雀在它身邊。而黃雀伸長了脖子,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我已經在樹下拿著彈弓對準它了。

蟬、螳螂、黃雀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卻不考慮自己身後的隱患!”,

吳王聽到這裡,,便明白了青年侍從的用意,便取消了攻打楚國的計劃。

這便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典故發生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期,一直為後世所傳誦,也成為了警醒後人的一個重要的諺語,讓我們時刻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身後的危險。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寓言故事

出自《劉向·說苑·第九卷·正諫》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寓言故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