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多爾袞為何不敢稱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歷朝歷代的皇帝最頭痛的一個問題,大概就是如何遏制權臣以及門閥貴族的勢力,這是封建君主專制為了加強王權,將權力收歸中央的必須要求。但儘管如此,那些臣子、貴族們為了自身的權益,還是會盡量分權,甚至會想要將皇帝取而代之,著名的“穿越皇帝”王莽正是如此。

王莽是篡位成功了的,但是還有一些篡位沒有成功的權臣,比如說霍光,比如說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多爾袞。

多爾袞為何不敢稱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相信大多數80後、90後對多爾袞的記憶應該都是來自於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孝莊秘史》,雖然這是一部講感情故事的電視劇,但從電視劇中我們應當也能看窺見出幾絲歷史的端倪,那就是在清初,多爾袞勢力的確一手遮天。

實際上的多爾袞比電視劇中還要囂張,他作為攝政王,封號從一開始的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且後期的多爾袞不再用向順治行禮,順治的皇帝印璽都被多爾袞拿去,一應軍政事務全部都由多爾袞處理,可以說只差那麼一步,多爾袞就要登上那個九五之尊的位置了。

多爾袞為何不敢稱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那多爾袞為何最後沒有稱帝呢?真的是因為跟孝莊的私情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他有著另外的對手,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順治這個皇位,來的太驚險,也太意外,的確是孝莊太后取巧給他弄來的,不過取的這個巧並非是因為跟多爾袞的私情,而是因為多爾袞跟豪格的鬥爭。公元1643年,皇太極病逝,由於生前未曾立儲,在他去世後清廷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多爾袞跟豪格。

多爾袞為何不敢稱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母親為努爾哈赤第四任大妃阿巴亥,17歲開始就隨著哥哥皇太極出征,乃是正白旗旗主。愛新覺羅家族乃是女真族,其實關於兄終弟及的情況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更別說阿巴亥還生下了英親王阿濟格跟豫親王多鐸,在當時都是有實權的王爺,他們天然就是自家兄弟多爾袞的擁護者。

多爾袞為何不敢稱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但豪格這邊的勢力也不差,他畢竟是皇太極的長子,天然就有繼承權的優勢,且1638年進攻明朝的時候,也是他跟著多爾袞一起,所以說至少戰功方面,他也是有著不少的;更重要的是,清初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重臣,像是索尼、鰲拜等,全都是站在豪格這邊。

當時主持繼承人討論的乃是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他其實也傾向於扶持豪格上位,因為不管怎麼說,畢竟豪格是皇太極的血脈;可多爾袞這方的軍權實在太大了,因此豪格方面雖然支持者眾多,但始終無法徹底壓過多爾袞。

多爾袞為何不敢稱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兩方集團開始了各種較量,到後來甚至發展為佩劍上朝,眾人都明白,如果再爭執下去,可能眼看著能夠入主中原的藍圖就要破碎了,豪格集團跟多爾袞集團勢必先打上一場。

就在此事似乎陷入了僵局的時候,打破僵局的那個人出現了,那人就是孝莊太后以及她所生的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孝莊透過讓多爾袞能夠擔任攝政王為利益交換,換取到了多爾袞的支援,畢竟多爾袞此時也知道,如果再爭下去,自己這邊不一定又什麼好結果,與其讓已經成年了且跟自己有矛盾的豪格上位,不如先扶持年僅5歲的福臨登基,再圖其他。

多爾袞為何不敢稱帝?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對其他臣子來說,既然多爾袞已經讓步,不管怎麼樣皇位順利落到了皇太極這一脈,因此為了維護剛剛建立起來的清朝政權,他們也都同意了福臨登基,多爾袞涉政之事。

福臨登基後,多爾袞先是花了好幾年時間才解決掉豪格,這時候才敢開始囂張起來;但福臨也在一天天成長, 孝莊太后也在暗中為福臨積蓄了不少力量,他們放緩了多爾袞稱帝的腳步;再加上多爾袞一直南征北戰,身體有太多暗傷,終於沒能熬過時間,在順治七年去世,卒年38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