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戰損1比10,二戰時的芬蘭為何把蘇聯打得那麼慘?

二戰爆發後,蘇聯出於國土安全方面考慮,提出與芬蘭置換部分領土的要求。芬蘭人在民族情感的趨勢下,拒絕了蘇聯的提議。於是,蘇聯便打算用武力強行奪取。1939年11月30日,蘇聯出動23個師的軍隊入侵芬蘭,“蘇芬戰爭”(冬季戰爭)正式爆發。

戰損1比10,二戰時的芬蘭為何把蘇聯打得那麼慘?

在當時大多數人看來,蘇聯是一個強大的工業化國家,而芬蘭只是北歐的一個小國。雙方的實力並不相同。蘇聯粉碎芬蘭是很自然的。然而,整個世界對戰爭的程序感到驚訝。芬蘭人頑強抵抗了三個半月。儘管最終的結果仍然是蘇聯的勝利,但蘇聯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大約20萬蘇聯士兵在戰爭中喪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的傷亡統計不準確,所以這個數字只是大約數字),超過50萬人受傷。芬蘭的傷亡總數不到3萬人。因此,一些參加過“蘇芬戰爭”的芬蘭老兵總是自豪地說,每一名倒下的芬蘭士兵,10名蘇聯士兵將為此付出代價。然後問題出現了,為什麼芬蘭能如此糟糕地打敗蘇聯?

戰損1比10,二戰時的芬蘭為何把蘇聯打得那麼慘?

許多人認為蘇聯外強中乾,其實根本沒有想象中那麼厲害。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就說過這樣一句話:“芬蘭已在全世介面前暴露了蘇軍的無能。”納粹德國也有類似判斷,因此才在1941年發動了讓他們後悔莫及的“蘇德戰爭”。事實上,如果從當時蘇聯人面對的客觀條件分析,就可以得出更有說服力的結論。

首先,蘇聯認為芬蘭只是個北歐小國,軍力薄弱,政府不得人心。一旦蘇軍發起攻擊,芬蘭民眾就會趁機推翻政府,從而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因此,蘇聯在入侵芬蘭的時候並沒有做好充足準備,這直接導致了蘇軍在開局即嚴重受挫。

戰損1比10,二戰時的芬蘭為何把蘇聯打得那麼慘?

第二,芬蘭的地理條件非常複雜,到處都有自然障礙,重型武器很難在這裡發揮作用。雖然它與蘇聯的邊界很寬,但這些地方到處都是森林和湖泊,不適合軍隊透過。最佳的攻擊路線是透過拉多加湖和芬蘭灣之間的卡雷利亞地峽進入芬蘭腹地,但也有芬蘭人修建的曼海姆防線(Mannheim Defense Line)和6個守衛該防線的芬蘭常設師。人們可以想象強行突破的困難。

第三,蘇聯只有一條支線鐵路可以到達索芬邊境,這大大限制了軍隊和武器的機動性。相反,芬蘭有更好的國內運輸系統,可以透過鐵路線將後方部隊和物資快速運送到前線。因此,雙方在物流支援上也存在很大差距。

戰損1比10,二戰時的芬蘭為何把蘇聯打得那麼慘?

除了這些不利條件之外,蘇聯對進攻時間的選擇也大大增加了自己一方的難度。當時是在寒冷的冬天,軍隊在雪地裡行進非常緩慢,全副武裝的軍隊在冰雪中行進更加困難。芬蘭軍隊嚴密守衛著幾條可通行的道路,蘇聯軍隊擁擠在狹窄的通道中,因此失去了人數優勢。芬蘭人還利用他們對地形的熟悉,從蘇聯側面發動攻擊和游擊戰,這使得蘇聯不斷抱怨。

因此,蘇聯在“蘇芬戰爭”中遭受重創,不是因為蘇聯的戰鬥力不好,而是因為蘇聯面臨的客觀條件太差。此外,芬蘭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優勢,做出了合理的戰術安排,這也是他們讓入侵者付出沉重代價的最根本原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