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山西84歲老人住千年窯洞,守著一塊石碑,碑文揭開了5000年的秘密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在現在的中國,最為吸引人眼球的恐怕要數房地產了。不論在任何的時候,只要是在成人的聚會當中,就一定會談論到房地產與房價。擁有房子的人侃侃而談,自信滿滿,尚在努力之中的人則對房價抱有一種既憎恨又無奈的心情。高企的房價是每一個想要在大城市立足的年輕人心中難以抹去的傷痛。

關於房子,不只是在現在,在古代同樣也很受關注。劉禹錫就曾經寫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對於住在陋室之中的感情。在他看來房子的簡陋與否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的精神應當富足。當一個人的精神非常充裕的時候,即使是身處陋室之中,他依然能夠怡然自得。

山西84歲老人住千年窯洞,守著一塊石碑,碑文揭開了5000年的秘密

然而,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是不能保持這樣一種心態的,因為生活的現實讓他們不得不浮躁,不得不過分的追求名利。那些已經名利在身的人,自然是不能理解年輕人現在的浮躁。不過,老一輩人還保持著這樣一種良好的心境。

有一位老人,他便是如此,雖然身處陋室之中,但他的精神生活十分的豐裕,而且他還為中國歷史保留了一樣重要的文物,這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這位老人名叫張春榮,在他居住的一個有上千年曆史的窯洞當中,保留著一塊古碑。

一、老人,石碑和窯洞之間的故事

山西絳縣的堯寓村,周圍的人都比較喜歡將這個村子叫為“長壽村”。顧名思義,這裡居住著非常多的長壽老人,實際上這個村子裡居住的大部分老人都已經超過了70歲。所謂人過七十古來稀,雖然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到達70歲,80歲早已不是什麼難題,可是如此大規模長壽老人的出現,也不得不說是一個民間奇蹟。

張春榮老人也有84多歲了,他們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個村子裡。由於山西地區地處黃土高原,降水較少,因此這裡的人們都比較喜歡居住在窯洞當中,窯洞冬暖夏涼,建造簡單而又方便。

山西84歲老人住千年窯洞,守著一塊石碑,碑文揭開了5000年的秘密

張春榮老人所居住的窯洞,說起來的話也是一段傳奇。這個窯洞據說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雖然無法考證,但是張春榮老人在他很小的時候,這個窯洞就已經是他祖先的居所了。

這個窯洞儲存的非常好,張春榮老人住在這裡怡然自得。據老人所說,這個窯洞他祖祖輩輩都居住生活在裡面,裡面從來都沒有缺少過人的生氣,再加上他們每天都會在裡面生火做飯,所以窯洞一直保持一種乾燥的狀態,所以才能夠這麼長的時間都不倒。老人在說起這些的時候,滿臉的得意。

不過,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老人居住的窯洞還是頗有一些簡陋。相比之於現代的那些豪華的房子,老人的窯洞自然是不夠看的。可是老人卻一直堅守著這個窯洞,不肯離開。這是因為從小開始老人便居住在這個窯洞當中,他早已將窯洞看成了自己的最後歸宿,再加上老人的窯洞當中還有一個天大的秘密,這些都使得老人年復一年的堅守在這裡。

老人的窯洞當中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其實,在老人的窯洞裡儲存著一塊上千年的石碑。這塊石碑老人已經儲存了很久,他已經與石碑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感情。在最開始的時候,這塊石碑並沒有放在老人的家中,而是放在了當時村子的村廟裡。村民們將這塊石碑看成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古物,雖然不值什麼錢,但好歹是祖先們傳下來的東西。因此村民們對這塊石碑非常的尊敬。

山西84歲老人住千年窯洞,守著一塊石碑,碑文揭開了5000年的秘密

正是由於這樣一個原因,在村廟塌了之後,這塊石碑又被放到了當地的學校當中。學校還是能夠很好的儲存這樣一塊石碑的,大家雖然並不明白這塊石碑的含義和價值,但是對於這樣一塊刻著字的石頭,大家也沒有任何褻瀆的想法。

直到2001年的時候,有一位考古專家在見到過這塊石碑之後,於是便提醒這裡的村民說,這個石碑可能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讓村民們好好儲存,於是村幹部張春榮大爺便接受了這樣一個任務。

老人守著這塊石碑十多年了,他早已經讓這塊石碑成了自己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他將石碑很好的存放在窯洞當中,如果沒有人來將石碑拿走的話,他還將會一直守護著這塊石碑,這塊石碑可是揭開了5000年的秘密。

那麼老人守護的這塊石碑,到底有什麼價值,最終命運又將如何呢?

實際上,老人守護的這塊石碑蘊含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資訊,這個資訊有關於文明的源頭。

二、石碑的價值及其命運

這塊石碑的價值,直到近些年來才被很好的挖掘出來。其實這塊石碑上刻的是很長的一段話,正面是“唐堯寓處”,反面是“東晉永和二年孟春創立,大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刊,邑庠次貢王民仰書”。理清楚這樣一段話之後,專家們這才從史書典籍當中找到了這樣一塊石碑的出處。

山西84歲老人住千年窯洞,守著一塊石碑,碑文揭開了5000年的秘密

專家們從《帝王世紀》當中找到了蛛絲馬跡,這本書是用來專門記載上古時期帝王們的出生和血緣等一系列事情的書籍。這本書成書應當是在兩晉時期。那個時候由於戰爭不斷,兩晉王朝在法統上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於是人們便開始追尋古代帝王的血緣,希望能夠給當時的君主在統治正當性方面增添一定的合理性。

也正是因為如此,根據當時人們的考證,他們認為堯這位上古神話時期的皇帝就應當是出生在老人所在村子的周邊。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時的人便刻碑紀念,希望能夠永遠的提醒後代人,這裡是他們祖先發源的地方。

自從兩晉時期這塊碑被樹立起來之後,這塊碑幾經戰亂,既有被毀,也有被重修。老人所保留的那一塊石碑,正是清朝康熙時期重修的碑。而且從上面的記載也不難看出,還是請當地的一位貢生提筆書寫的。這塊碑的價值在於為人們尋找神話當中的堯帝的蹤跡提供了一定的線索,同時,這也是中華文明從自己祖先一脈相承的見證。

在所有的文明當中,只有中華文明對自己的先祖最為的敬重,也就只有中華文明,是從上古時期一脈相承而來,從來都不曾間斷過。這塊碑的來源與出處雖然被考古專家們揭開,但是卻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對於這樣一塊碑的保護,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措施。

因為這樣一塊碑,雖然上面的資訊價值重大,但是文物保護起來卻還有一定的難度。這塊碑是應當被放入博物館,還是應當作為文化的見證留在當地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專家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雖然當地不論是在人手資金還是在技術方面都非常欠缺,然而這塊石碑卻是當地的一個見證,輕易移走將會對文化造成巨大的破壞。

山西84歲老人住千年窯洞,守著一塊石碑,碑文揭開了5000年的秘密

小結

一個老人,一間破窯洞,一塊石碑,揭開5000年前的秘密。對於中華文明而言,正是由於有許許多多像張春榮老人這樣堅守付出的人,才能有現在這樣光輝燦爛的文明。他們的默默付出,穿起了中華文明的一片天地,為中華文明在世界文化之中站穩腳跟,樹立自信創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既不能忘記歷史,也不能忘記那些為了儲存歷史而默默付出數十年的人,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參考資料:《陋室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