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這個家族出過三代儒醫,一個是會狀聯元,另一個是會科舉!

眾所周知,陸家和顧家是姑蘇兩大家族。在如今閶門下塘河邊的“清朝兩大狀元故居”即陸家老宅,就見證著崇真宮下塘支陸氏的輝煌。清朝的蘇州是出狀元之地。整個朝代114名狀元中,蘇州就佔了26名,而其中2位出自陸家。但鮮為人知的是,陸家又出過三代儒醫。

陸家的陸肯堂出生於1650年,並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會考裡中得會員,隨後殿試又中狀元,即“會狀聯元”。他主要擔任過翰林院修撰,翰林院侍讀,日講起居注官,殿試彌封官等,都是在朝庭內文字工作,類乎今天的秘書工作。

陸肯堂對陸家後人影響最大的,是留下了三條遺訓:一是“僧道無緣”,不做佛事,不擺道場,不許和尚、尼姑、道士進門;二是不吃牛肉;三是不置田產。後人嚴格遵守。

這個家族出過三代儒醫,一個是會狀聯元,另一個是會科舉!

陸肯堂中狀元以後,後人仕途開始平平。他的長子陸秉監考中進士,他喜歡遊山玩水,不願意當官。而次子陸賜書考取了進士,做了布政使等官。以後四代雖然參加了科舉,但都是小官。於是,陸家後代開始從醫,出現了三代名醫,直至陸潤庠考中狀元,陸家的醫學傳統才中止,此時已是清末。

陸潤庠家住在祖宅的中宅,他生於1841年,而考中狀元則是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時為33歲,可謂春風得意。據說,當年主考官送給慈禧御批的名單上,狀元原是另外一人。但慈禧嫌此人字型呆頭呆腦,而翻到陸潤庠的考卷則不由喜歡,便點作狀元。雖然不知這樣的傳說是否有根據,但陸潤庠的字的確在當時非常走紅,常有人上門求子,其字帖更是廣為流傳。連周作人在散文中都提到小時候按照陸潤庠的字帖練字的經歷。

陸潤庠中狀元后,不斷升遷,超過陸肯堂,在蘇州還做了一些值得後人稱道的大事,其中一件便是參與創辦了蘇綸紗廠和蘇經絲廠。此外,他還刊印了一些具有歷史文獻價值的書籍,如同為蘇州人的洪鈞的著作《元史譯文證補》。此書開創了利用域外史料和漢文資料互補互證研究蒙古歷史的新方法,是一部研究元代歷史和我國西北地區歷史的重要文獻。此外,陸潤庠還刊印了其父親陸懋修的許多醫學著作。

這個家族出過三代儒醫,一個是會狀聯元,另一個是會科舉!

陸家的兩位狀元陸肯堂和陸潤庠,一位考中於康熙年間,一位中於同治時期,隔了197年。儘管中間無人中狀元,但這相隔的五代中也出了三代儒醫,幫助了蘇州百姓。他們分別是陸文、陸嵩和陸懋修。

陸文是陸肯堂的玄孫、陸潤庠的曾祖父。其父陸企曾因幫助百姓抵禦蝗災,奔波勞累而中暑暴卒,留下了遺腹子。在祖父與母親的撫養教育下,他對儒學有很深的理解,但在科舉上無甚成就,僅僅中了秀才,隨後改為從醫。他行醫認真,醫德又高,頗受百姓尊敬,同時還著有《醫門良方所見錄》等著作。陸文被稱為“開陸氏醫學之先”,從他開始,其子陸嵩、陸好還,其孫陸懋修都成為了當時的名醫。

而陸嵩是陸潤庠的祖父。道光年間,他擔任鎮江府學訓導,此時發生鴉片戰爭,他農村組織鄉民抵抗英軍,並創作了大量詩作反應當時的情景。同時,他繼承了父親的醫術,並得到了岳父、名醫王樸庒的指點,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醫生。陸嵩也十分重視總結行醫經驗,著有《醫門辯證引方》2卷,並輯錄了明代名醫易大良、盧復、孫一奎的醫案,編寫成了《易盧孫三家醫書》,即《衛生寶鑑》。

這個家族出過三代儒醫,一個是會狀聯元,另一個是會科舉!

三代儒醫之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陸潤庠的父親陸懋修。陸懋修最早也參加了科舉考試,但仕途不順,轉而行醫。他得外祖父王樸庒指導,也曾在外祖父家居住,深受影響,甚至在晚年都還整理出了外祖父的醫學著作。他同時注重吸收吳門醫派中其他名醫的思想,但也不失自己獨特的見解。當時一些中醫將瘟疫與瘟病混淆,陸懋修便著文道:“瘟有溫有寒,和瘟病不同,不能混稱。”此論述還被列入《清史稿》中,說其論述“精確,有功學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軍隊佔領蘇州,陸懋修移居上海。當時上海霍亂流行,他及時救治了許多百姓。陸潤庠考中狀元后,他便長期在北京從事醫學理論研究。他的著作是陸家三代儒醫的經驗總結。1999年,北京中醫藥出版社編輯出版了《陸懋修醫學全書》。此書收集了陸懋修六部醫學著作,並進行了校對整理。內有《文》十六卷、《不謝方》一卷、《陽明病釋》四卷、《運氣病釋》九卷(附《內經》遺篇病釋一卷)、《運氣表》一卷、《難字音義》一卷,四十餘萬字。而陸懋修對中醫的另一大貢獻,便是把樸學所用的訓詁、考據的方法用來研究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如《難字音義》一卷,陸懋修選取了《內經》諸篇中681個生僻字句,編排註解,其依據和採用的書籍設計經、史、子、集各方面,糾正了不少誤解。

而關於陸家直接的記憶,便是那個祖上留下的陸家大宅。陸家在蘇州的老宅,還是陸肯堂之前的祖輩買下來的那座,地處閶門真宮橋下塘。它規模宏大,供子孫代代居住。分為東宅、中宅和西宅,至今已有三百年多年曆史。過去的後門直通桃花塢,太平軍進入蘇州,還有將軍在此駐紮。後來,一把大火燒掉了其後半部,僅僅剩下一個高墩。解放後公私合營,原來狀元府前的盤陀石和旗杆石也都已不在了。改革開放後,東宅還有姓陸的後人住在一起,但他們與中宅、西宅的親戚關係較遠。而陸家的故事,還將在代代後輩中不斷延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