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薦讀】魏徵說:君臣相和,不要像比干等人,勸戒李世民做個明君!

魏徵是歷史上有名的諫臣,他提出了很多政見,輔佐李世民開闖貞觀之治,立下汗馬功勞。李世民稱魏徵是他的一面鏡子。魏徵說,他不想做忠臣,只想做良臣。良臣和忠臣,有什麼區別呢?

【薦讀】魏徵說:君臣相和,不要像比干等人,勸戒李世民做個明君!

魏徵是這樣答的:良臣就該像稷、契、皋陶那樣,君臣相和,在世的時候,身受美名,死後子孫受封,傳載萬世;忠臣則是像關龍逢、比干等人,被暴君殺死,國家滅亡。魏徵這句話,透露出兩個資訊:一、他想君臣關係相和,最好不要像比干等人。二、勸戒李世民做個明君,萬不可使社稷毀滅。因為這句話,李世民賞了魏徵五百匹絹。

【薦讀】魏徵說:君臣相和,不要像比干等人,勸戒李世民做個明君!

公元628年,李世民得意洋洋地對大臣們說,“人們都說天子地位尊寵,至高無上,可以為所欲為。可我就不是這樣,在上,我害怕老天降下的不祥之兆;在下我害怕群臣的不滿。整天帶著戰戰競競的心,做好你們的皇帝”他這話,明顯帶著自誇之語。

魏徵是這樣稟報的,“陛下所說,是做好一個皇帝的根本。願您慎始慎終。”有讚美,但“慎始慎終”四個字,是重點,有勸諭的意味。像這種不傷大雅的話,李世民在意嗎?當然在意,這就好比魯迅先生講的一個故事:有一家主人生了一個孩子,人們都送上祝福的話,偏偏一個說,這孩子會死。

【薦讀】魏徵說:君臣相和,不要像比干等人,勸戒李世民做個明君!

公元631年,李世民又說,“如今天下盛世,四夷賓服,然而我仍不敢放鬆,很想聽到反對的聲音。”李世民這樣說,是想別人誇他。然而,不和諧的聲音再次出現,魏徵說,“願陛下居安思危。”畢竟,像之公元632年出現的封禪事件,魏徵據理力爭、當庭抗辯的事件,發生的次數很少。

【薦讀】魏徵說:君臣相和,不要像比干等人,勸戒李世民做個明君!

魏徵比李世民大將近20歲,李世民很害怕他。有一個鸚鵡的典故,外國進貢來一隻鸚鵡,李世民很喜歡。剛好魏徵有事進來奏報,李世民將鸚鵡藏在懷裡。魏徵故意拖延奏報時間,導致鸚鵡斷氣而死。

千鈴說了這麼多,大家明白了魏徵和李世民的關係嗎?這就好像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輩和孩子之間有關係。魏徵說得話太多了,管束太嚴了,導致李世民產生了一種又是畏懼又是厭惡的雙重逆反心理。他是這麼想的,我不會治國嗎?用你來教。這就好像丈夫在開車,妻子在一旁聒噪指揮。

【薦讀】魏徵說:君臣相和,不要像比干等人,勸戒李世民做個明君!

是以,魏徵去世沒有多長時間,李世民砸掉了為他寫下的墓碑,並解除了衡山公主與魏徵兒子魏叔玉之間的婚約。這個舉動,不是因為魏徵推薦的侯君集落馬,也不是因為魏徵把他和李世民之間的君臣答辯,拿給

褚遂良

看。這一切,都不是重中之中。

或許,魏徵是一個忠良的大臣,但他忽略了人際處理。反過來說,就算魏徵明白人際處理關係,他會不勸諫李世民嗎?關於這點,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