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皇帝請大臣吃飯,大臣從早上等到下午皇帝沒來,大臣:乾脆反了吧

皇帝請大臣吃飯,大臣從早上等到下午皇帝沒來,大臣:乾脆反了吧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與臣下,父親與兒子,

雙方不是下對上的一味依附和無腦順從

,而要在各行其位的基礎上才能使這段關係維持在健康穩定的狀態。

古時衛國君主衛獻公,意欲請大臣吃飯,卻故意拖延時間將臣下晾在一邊,如此不入流不體面的手段激發了臣子的逆反心理,

大臣造反皇帝倒臺逃亡他國

諸侯爭霸 亂世將起

夏桀商紂,周子羸弱,經歷了夏商周三朝變更,周王朝的中央國控制力也不復強盛,諸侯國日益坐大,狼子野心暴露無遺,中國歲月悠悠長河,奔騰在第一個有記錄的混亂節點——春秋戰國。

亂世異聞駭人之事眾多,同時亂世也易出英雄,這段異常動盪的時期也是古代各類思想交匯碰撞的繁茂階段,諸子百家的風流流傳後世,儒法道兵等學說流光溢彩。

衛獻公與其臣子之間的糾葛雖在這段大浪奔湧的歲月裡並不起眼

,也頗是機緣巧合促進的結果,能夠給上位者帶去反思。

皇帝請大臣吃飯,大臣從早上等到下午皇帝沒來,大臣:乾脆反了吧

在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建立之前,往前數去,夏商周領土遼闊,卻都是採封諸侯國的方式管理,各公侯封域內只認侯王,不認君王,久而久之,君主的控制力和權威逐漸減弱,諸侯異心漸起。周朝分封諸侯主要包括三類物件:王族,即姬姓同封;功臣;古代君王后人,主要為夏商帝王的後代。

衛國為同姓冊封諸侯國,第一代國君康叔封,前後傳君41代,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朝諸侯國。衛武王時期,衛國的實力達到了頂端,之後又歷經起伏,無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都未能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最終走向了被兼併和滅國的結局。

獻公其人 不識時局

衛獻公姬姓,名衎,為衛國第二十五任國君,在衛定公十二年繼位。繼位之時,正值春秋晚期,此時的衛國早已不復衛武公時期武力強盛,恣意征伐他國的實力,國政被孫氏,寧氏把持,君臣不合。

衛獻公其人,缺乏禮賢之心

,同樣也使君臣關係進一步惡化。

皇帝請大臣吃飯,大臣從早上等到下午皇帝沒來,大臣:乾脆反了吧

在其父衛定公去世後,

衛獻公並不傷悲和哀痛

,這引起了定公夫人姜氏的警惕,她哀嘆衛獻公心硬如石,只怕將來會對自己下手,也會為衛國招致災害,這番話自然也引起了諸位大臣的恐懼,

連孝悌之道都不顧的君主,恐怕是不能善待臣子的

衛獻公十三年,即公元前564年,衛獻公命令宮中樂師師曹教授其寵愛的姬妾彈琴,妓妾學習態度散漫,師曹便鞭笞她加以提醒和警誡。可妓妾卻懷恨在心,侍候衛獻公時編造師曹壞話加以讒言,未加調查,獻公便下令笞打師曹三百下,為以後孫,寧兩臣造反埋下禍患。

由此可見,衛獻公頗有幾分剛愎自用和自以為是的自得,

不識局勢,一味逞能

,最後只能被臣子造反丟了皇位。

皇帝請大臣吃飯,大臣從早上等到下午皇帝沒來,大臣:乾脆反了吧

皇帝無德,君臣反目

自衛獻公繼位之始,便是孫,寧兩家獨大,君權弱而臣權強,兩者不合由來已久。衛獻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64年,獻公邀請孫林父,寧殖二人赴宴吃飯,

且特意交待勿入朝食

,二人以為這是一個君主試圖冰釋前嫌,傳達走好的資訊,自是欣然前往。

二人穿著整齊,態度恭敬,前往宮中午門等待開席,奢侈君臣之間開懷暢談。從早晨九點等到正午十二點,又耐著性子等到下午兩點,

孫寧二人早已飢腸轆轆,仍是沒有宮人前來午門傳召

二人心中奇怪,便直接進入宮中尋找獻公一探究竟,內侍卻告知主公正在林中練習射箭。二人尋到獻公時,其帶著射師相互練習,身著獵裝,頭戴金冠,好一副意氣風流之景,卻讓被擱置不問的二人更是怒氣橫生。

皇帝請大臣吃飯,大臣從早上等到下午皇帝沒來,大臣:乾脆反了吧

面對此番情景,

二人詢問獻公設宴之事,豈料獻公毫不在意

,擺手答之“寡人貪射,偶爾忘之,吾等可改日再約”,這般輕描淡寫的迴應更是令人生氣,正想爭駁一番,獻公卻正好看到了天上飛過大雁,忙與一旁的射師孫寧交談起來討論射叔,

孫,寧二人被晾在一邊

或許是為了壓一壓孫,寧兩家的銳氣,衛獻公這樣的做法卻也著實激怒了兩者,來自君王的不尊重不僅讓兩人感到自尊受傷,更是害怕獻公即將對付二人家族。

先下手者為強,二人起了造反之心

彼時孫,寧二人雖已有反心仍有一分猶豫,便派出孫林父之子孫蒯假稱父親生病試探獻公,獻公聽到臣子重病非但不進行寬慰關心,反而談起之前戲耍二人的事,笑稱孫林父未能吃上午宴而餓病了,假意表達了愧疚之情,好好招待孫蒯防止其和其父一樣餓病了。

皇帝請大臣吃飯,大臣從早上等到下午皇帝沒來,大臣:乾脆反了吧

又命令一旁伺候的樂人吟唱《巧言》,此時伺候在一旁的正是之前被獻公責罰過的樂師師曾,他對獻公的重罰懷恨在心,故意唱起巧言的最後一節“彼何人斯,居河之糜?無拳無勇,職為亂階”。

詩句中對孫林父甚至孫氏家族的諷刺之意真是再明顯不過了,直指孫林父無才無德,不配其位,孫蒯再也坐不住了,忙向獻公請辭,將如今危急局勢告予父親。

為了自保,孫林父終於下定決心,勾結交好的寧植和獻公之弟姬秋起兵叛亂,打入皇宮。衛獻公自是毫無所備,

在射師公孫丁的掩護下逃往齊國

,性命得以保留。

而在衛國,其弟姬秋在孫,寧二人扶持下上位,成為了衛殤公。此後歲月,世事難料,獻公又得機緣得以復位,然後從始至終,其也不在政治浪潮中成為掌舵者,

而是被利用的鬥爭品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終成起復霸業,漢帝劉備三顧茅廬逐鹿三國一統天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衛獻公的失敗,究其根本,在於其並不能看清君臣之間相互依附的關係,也不能掌握為君之道,勢弱時仍汲汲無上君權,毫無體諒和包容之心,他的一生便也只能隨風波逐流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