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士兵守城為何寧可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老兵:聰明人都不會

引言:

在農業經濟為主的古代,佔一座城池作為據點是軍閥們最明智的選擇,它可以當作休養生息的大本營,也可以是繼續擴張的後備基地。有了據點,不僅能夠獲得糧草和軍械,還能獲得城中百姓所供給的源源不斷的物資。

對於進攻者來說,攻下一座城池是非常不容易的,數十米高的堅固城牆決定了攻城前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多餘敵方數十倍的兵力,持久戰線所需要的糧草資源,以及過硬的軍事裝置,包括雲梯。

士兵守城為何寧可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老兵:聰明人都不會

01

在很多關於古代戰爭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守城計程車兵居高臨下,一方面發射“箭雨”抵擋城牆下敵人的進攻,一面在敵人透過雲梯奮力往上爬的時候,搬起石頭使勁往下砸,那場面氛圍之緊張激烈。

也就是這一幕,讓不少觀眾會產生一個疑問:這些守城士兵為何不乾脆用力把梯子推倒就好了,幹嘛還要費力搬石頭砸?彎下腰抱石頭的瞬間,足以讓人捏把冷汗。

其實,大家有這樣想法,完全是被影視劇虛構的情節帶偏了,真實的歷史細節真不是這樣的。

士兵守城為何寧可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老兵:聰明人都不會

無需多說,在戰爭中攻城是下下策,作為攻城的一方當然會作周全的準備。

今人能想到隱患,古人也能想到,對於攻城最重要的器械雲梯,如果敵人能輕易推倒,豈不是視戰爭為兒戲?因此,在戰爭中守城方要推倒雲梯其實是不實際的。

雲梯發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天才的發明出自著名的工匠家魯班之手,當時諸侯混戰,魯班接到楚國國君製造一種攻城利器的命令後,絞盡腦汁開始設計。歷史上真實的雲梯可不同於普通的木梯或者竹梯子,這可是一件重達千斤的龐然大物。

士兵守城為何寧可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老兵:聰明人都不會

02

魯班設計的雲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最上面的直梯,直梯往下是巨大的底盤,這個地盤相當結識,底盤下還裝著著方便雲梯運輸的輪滑,為了能使滑輪無論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運輸,往往輪子的外面會包裹著一層厚厚的鐵皮。

說雲梯有上千斤重一點也不誇張,因為當敵士兵靠近時守城士兵一般會用弓箭伺候,為了將雲梯順利地搭建到城牆上,魯班還在雲梯上設計了供運輸士兵藏匿的空間,梯子的重量加上士兵的重量,因此要把這樣一個巨大器械從上面推倒下去實在是不容易的。

士兵守城為何寧可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老兵:聰明人都不會

況且,在雙方交戰十分激烈的情況下,守城計程車兵們躲避城牆下射來的冷箭都已經是焦頭爛額,哪還敢暴露在敵人面前費力去推倒雲梯呢。一個人推倒雲梯不現實,數十個人一起去推倒,無疑成為敵人的活靶子,沒等雲梯推倒就被對方給解決了。另外,雲梯頂端結構的設計也讓推倒梯子化為泡影,攻城雲梯最上面一般削尖或者裝置著毒針。

03

既然推倒雲梯實在是不明智的,那對付雲梯應該用什麼樣的策略呢?

聰明的古人因時而變,自然也有對策

,其中,往下扔石頭就是方法之一。

數十斤重量的石頭垂直砸下,不管是已經在梯子上往上爬的人還是梯子下面正準備爬的,都可能會被砸中,如果石頭正砸中梯子,還能破壞了直梯上的機構,更是“一箭雙鵰”的收穫。總之,對於對付雲梯來說,砸石頭算是個好辦法。

士兵守城為何寧可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老兵:聰明人都不會

另外一個良策就是用火攻

,雲梯是用木頭做成的,在梯子上澆油然後用火點燃,整個雲梯燃燒起來,梯上及梯下計程車兵都會遭殃。

總之,這就是一場激烈的肉搏戰,盡顯了古代戰爭的殘酷和血腥。一場硬戰下來,屍橫遍野。

士兵守城為何寧可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老兵:聰明人都不會

結語:

對於題中的主體,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認識:其實雖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或者說人類生產力的積累,今必勝古是不變的規律,但這並不能代表古代的智慧會遜於今人。

只是時代變遷,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古代戰爭策略的關注越來越少,加之影視劇根據劇情需要的編排,導致我們產生了一些疑問和誤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