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於民族危難之中,力挽狂瀾,護國名將張巡身後的毀和譽

中華歷史上下5000年總有一些人寧願揹負著沉重的罵名和後世批判的腳註,依舊踽踽獨行,不向惡勢力和不道德的事物屈服。

可能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些埋頭苦幹和拼命硬幹的人才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樑。大唐名將張巡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去世後1000多年的時間裡無數次受到批判,也無數次被與他志同道合的人所辯護。

於民族危難之中,力挽狂瀾,護國名將張巡身後的毀和譽

筆者之所以想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早些時候在百度貼吧上看到有人發起一個討論:安史之亂中鎮守睢陽城張巡是不是一個食人惡魔?

在這個帖子下面,許多人都為張巡這位保護大唐的忠臣良將發出不平之聲,也有人認為張巡以人為糧的行為確實存在這一點無需洗白,總而言之,群情激憤。

於民族危難之中,力挽狂瀾,護國名將張巡身後的毀和譽

張巡是唐代中期一位文武俱全的名臣,他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父兄都在朝中任重職,在他重經時進入朝廷之前,他的兄長張曉已經擔任監察御史的職位。

張巡自幼博聞強識,學富五車,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頗具任俠之風,結交的大多是仁義剛正之輩,這種性格,直到他入朝為官也沒改變。

剛剛步入仕途之時,張巡只是地方上的一介縣令,但是以剛正清廉之名備受稱讚,不久便被調入京城。

於民族危難之中,力挽狂瀾,護國名將張巡身後的毀和譽

當時正值楊貴妃的哥哥,權臣楊國忠當權,許多同僚都勸張巡投靠楊國忠,但張巡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並且表示:正因如此朝野之上才一片狼藉,京官不能當啊!這番言論很快傳到楊國忠的耳邊,之後張巡便被調任外地。

於民族危難之中,力挽狂瀾,護國名將張巡身後的毀和譽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史思明糾結北方遊牧民族軍隊一舉攻陷東都洛陽。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攻陷洛陽後繼續南侵,一路上攻城掠池,聲勢不斷壯大。

許多鎮守一方的將領和官員見此紛紛不戰而降。此時,張巡的上司是譙郡太守楊萬石見此情形,將官職傳給張巡,便向南逃亡去了。在這危急關頭下。

張巡從容不迫的帶領城中四千軍民抗衡前來攻城的數萬敵軍。在大大小小數十次戰役中,張巡都身先士卒,巧用智謀和當地的地形地貌,居然和兵力數十倍於己的敵軍周旋了數月之久,甚至取得多場關鍵戰役的勝利。

於民族危難之中,力挽狂瀾,護國名將張巡身後的毀和譽

但是,隨著安祿山,史思明叛軍數量的不斷增加,前來圍攻張巡做敵軍也越來越多。不得已,張洵只得率領軍隊轉戰睢陽城,繼續充當抵擋叛軍的門戶。

彼時的張巡及其追隨者,可以說是孤立無援。周邊城池的將領紛紛擁兵自重,要麼投降安史叛軍,要麼作壁上觀。這場戰爭對張巡來說是一次註定會失敗的遊戲,而張巡依舊堅持玩了下去。

多年以後,韓愈在《張中丞傳後敘》中評價這場戰役是張巡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績。文中也全面地描寫了張巡守城的艱難,甚至殘酷。在城中斷糧的情況下,張巡不惜以百姓為糧,堅持抗爭,直至城破,原本城中軍民上萬人,也僅僅只剩下了400餘人。

於民族危難之中,力挽狂瀾,護國名將張巡身後的毀和譽

這一殘忍的情況也成為後世許多人抨擊張巡的理由,認為他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應當本持著人道主義,投降敵軍。然而如今應該不能以現代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去評價當事人的行為。

張巡守衛的睢陽城以南是富庶的江淮大地,也是當時唐朝所僅存的能和安史叛軍決一死戰的籌碼,張巡以整座城池為代價保護了江南未受兵燹之災,哪怕僅從這一點看,張巡依舊不愧為唐朝的救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