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溯古君先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

封建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怎樣的

封建的生產關係是以封建主佔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佔有勞動者為特徵的,商品交換極不發達,在農村中幾乎完全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封建社會下積極性被壓制,生產力自然會很低。

有了這個前提,對於文章的主體也不難理解。

既然生產力低下,人們則成為了

稀有品

”。能不斬殺就不斬殺,畢竟科學技術沒有達到如今這個水平,活著還能幫忙乾點手工活兒。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即便是身犯重罪,只要沒得罪皇帝,基本上都是被處以流放的下場。比如房陵、海南、潮州等等,都是“主流之地”,高峰時期更是來到了6位數。

短時期內可以供其容身,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地方也變得一毛不拔。

流放就是避免其丟失性命,但大部分犯人都落得這樣的結局,自然會引起朝廷的重視

唐宋時是最為頻繁的階段,到了明清時期,統治者就要重新騰出一塊地方。奈何朱家大哥們比較懶,把這個“爛活兒”丟給了愛新覺羅氏,清朝也為世人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這個地方叫寧古塔,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的重鎮,晚清後期大部分犯人結局十分悽慘,許多人都聞之色變。它到底有什麼恐懼之處?

這些被關押的重犯在清朝滅亡後都去了哪兒

何許之物

當然,現在的寧古塔可謂是一片沃野,今天咱們拋開現實,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做個深究。

全家老小發配寧古塔,永生永世不能踏入關內半步

”,但凡聽到皇帝這句話,朝下的人幾乎都是一個反應:

下跪求饒、瑟瑟發抖

,有的還沒到這個地方,先自己解決掉了性命。

嚴格來講,將犯人流放到這個地方,並不是滿清統治者的想法,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當時明朝最後一任兵部尚書張縉彥流放至此,這也拉開了“流放寧古塔”的序幕。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字面意思理解,這只是一座塔,其實是一個地方,今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下轄的海林市。清太祖的六個兒子曾經居住在此,所以又被稱為“

寧古塔貝勒

”,“寧古”為“六”,“塔”為“個”。

後金正是從這裡起兵發家,對這裡的情懷自然不言而喻,許多地方被清朝的皇帝封神。在滅掉李自成的軍隊後,他們以北京為首建立清朝,對於寧古塔一地,則屬於“廢物再利用”。

前面我們說到重犯活著為朝廷創造價值,對於朝廷來講,活著就要榨乾他們的最後一點剩餘價值。至於為何選取寧古塔,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首先寧古塔

作為發源地,很有建設必要性

。將犯人流放到這裡,皇帝認為這是他們的榮幸;其次

寧古塔屬於滿清的關外要塞,戰略位置重要,具有開發的重大意義

,即守衛邊疆。

聞之色變

至於寧古塔為何令人如此害怕,它是多方面因素影響造成的。

且不說讓你到這裡從事什麼工作,光路程和環境就夠你喝兩壺,一路3000公里。古代人將東北稱之為“遼東極北”,這裡冰天雪地,一旦過了盛京(今瀋陽),就好像來到了“

原始森林

”。

這一點都不誇張,樹木遮天蔽日,荒無人煙。同時還會有一些奇蟲異鳥,飛來鋪天蓋地,蟄一下滿身都是血包。有些命背的,再給你來只猛獸,小命直接說拜拜。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緊接著就是寒冷天氣,這並不是現在人能克服的環境。沒有一件保暖的衣服,走得慢了還要被鞭打,只要還在不斷堅持的,都已經是“

燒高香

”了。

來到寧古塔後,只得從事兩種工作:奴隸、差役。奴隸咱們就不做過多解釋了,我們來談一談差役。很多人認為這是不是當官?想什麼呢?

先從奴隸熬,能熬出來才有資格當差役

當了差役並不是說萬事大吉,府衙的官兵在這裡是“

土皇帝

”。每天給你制定各種各樣的任務目標,如果完不成,就要找差役算賬。心情不好的時候,直接就砍掉了頭。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諸位試想一下

:缺衣少穿、整天捱餓、住宿簡陋、疾病困擾、繳納賦稅

等等,老老實實幹體力活的同時還要被府衙的人拿來出氣。

不停地這樣催命,有幾個人能熬得住

最終結局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將都城定在南京,農業和工業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並將其推廣到了全國。奈何寧古塔是個不毛之地,除了能滿足個人生活外,沒有任何先進的地方。

這些犯人被流放後,將先進的技術帶到了寧古塔,比如手工業、商業等等。

隨著流放的人口越來越多,寧古塔勞動力也越來越充裕,生活甚至比某些南方的城市都要好

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清朝統治宣佈結束,寧古塔也不再令人感到恐懼。有的人抑制不住個人的思鄉之情,在當地短暫打工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在他們眼裡,團圓是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即便自己身居異地再久,中華民族“

葉落歸根

”的傳統文化永遠不曾被改變,這潛移默化地在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直至今天。

一些人安分守己,在這裡建造了屬於他們的房屋,有了自己的後代,家族得到延續;大部分都是曾經備受摧殘,落下了一身的殘疾,被迫留在這裡定居。

還有一部分人做了特殊的選擇,在北洋軍閥的威逼利誘下只能投軍。他們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只是為了活命,有的或許早已喪失在戰場上。

清朝滅亡後,當年那些被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最後都去哪兒了?

不過長期壓抑的生活,導致他們內心有了自卑心理

。看似恢復了自由身,其實對個人後輩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的畢生都擺脫不了曾經被奴役的陰影。

溯古君說

如果去過寧古塔,十個黃泉也不怕

”,短短一句話,足以見得這個地方的恐懼和封建社會的黑暗。再去想那些曾經被留在寧古塔的人,應該早已傳承了好幾代了吧。

不過歷史終究是歷史,封建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新時代的我們內心是何等的慶幸?

感謝偉大的祖國,感謝祖國為我們提供這樣的和平環境,感謝一路有你

我是溯古君,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