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福建歷史丨福建人的祖先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而入閩的嗎?沒那麼簡單

福建漢族的祖先是來自古代中原地區的漢民,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關於他們因何入閩,很多人都會認為,古代中原戰亂頻發,每當發生動亂,就有些人為了躲避戰亂而不遠千里的遷徙入閩。

這個答案沒有錯,但是不完全。當你深入瞭解福建的移民史,會發現在這一千多年來,福建移民可分為軍事性移民、政治性移民、避亂移民、常規移民。在這些移民中,社會地位決定了家族的發展命運。

何謂此言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福建歷史丨福建人的祖先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而入閩的嗎?沒那麼簡單

自漢代始,中原漢民入遷福建

軍事性移民

軍事移民,顧名思義就是原為軍事駐紮,而後定居下來的人。

先秦時期,福建居住著閩越土著,直到漢武帝消滅閩越國,在福州地區設立冶縣,並派大量軍士駐守,漢民入閩史拉開了序幕。接著三國東吳五次遣兵入閩,經營閩中。經過數十年對閩越土著的征伐,基本建立和鞏固了對福建的統治,並設立建安郡,轄十個縣。根據史料記載,東吳建安八年(203年),東吳政權在建安(今建甌)設立南部都尉,屯兵5萬於漢興(今浦城),屯兵1。2萬於大潭、蓋竹。

福建歷史丨福建人的祖先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而入閩的嗎?沒那麼簡單

三國東吳在福建設建安郡,轄十縣

這些駐紮在福建各地的軍士,很多後來都定居下來,成為最早的漢人移民。比如嘉慶《惠安縣誌》對惠安縣黃氏祖先黃興有這樣記載:“吳孫權將也,與妻曹氏,棄官入閩,居邑南之鳳山。”許多留閩將士後來繁衍成了當地的大姓家族。

由於閩越國為漢朝所滅,因此閩越土著遺民對漢人十分排斥與曾恨。漢代、三國東吳的軍事移民,在實質上取得對閩中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鎮壓了閩越土著的叛亂,為後來的漢民入閩創造了有利條件。

唐五代時期,陳元光開漳、三王入閩,在性質上也都屬於軍事移民。尤其是王審知入閩,建立閩國,讓中原漢民入閩達到高潮。

福建歷史丨福建人的祖先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而入閩的嗎?沒那麼簡單

三國時期,福建為東吳統治

政治性移民

政治性移民,也就是出於政治目的入閩,而後定居的人。

晉代時期,福建的經濟生產和人口已經達到一定規模。晉太康三年(282年),建安郡被拆為建安、晉安兩郡。南朝梁天監朝年間(502-519年),晉安郡又分出一個南安郡。

在這段時期內,朝廷派遣官員赴任各郡守,這些官員一般都是舉家遷居入閩為官。就比如福建林氏始祖林祿,於晉代入閩為官晉安郡守,最後在福建落地生根,繁衍了福建幾個著名的“林氏支脈”。

福建歷史丨福建人的祖先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而入閩的嗎?沒那麼簡單

晉安郡守林祿

災荒、避亂入閩

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因躲避戰亂入閩的中原漢人。

這種性質的移民從晉代開始一直貫穿福建整個移民史,如晉“永嘉之亂”,南朝“侯景之亂”,唐“安史之亂”,宋“靖康之難”等。在中國整個封建朝代,中原發生無數次動亂,中原漢民也在不斷的遷徙,進入福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福建山高林密,是兵家不爭之地,遂成為中原漢民的避禍天堂。

常規移民

常規性移民,也就是指那種在非戰亂時期主動遷徙入閩的移民。這種性質的移民在移民初期數量較少,到唐宋時期,國家經濟重心南移,北方漢人大量南遷入閩成為一種趨勢。

福建歷史丨福建人的祖先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而入閩的嗎?沒那麼簡單

四者對比

福建原為蠻荒之地,漢民進入福建後就是進行墾荒開發,因此搶佔資源是各家族的利益重心。

在這個過程中,以軍事性移民福建的官兵就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依託著政治背景,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故而他們的家族就會越繁衍越壯大;以政治性目的入閩的家族,本身具有官宦地位,在財力物力上亦優於常人,其家族的繁衍發展亦是坦途一片;因災荒、戰亂入閩的漢民,其中不乏一部分商賈、文人,他們憑藉自己的金錢或學識,也能為生存搏得一席之地,然而大部分是貧苦百姓,為最底層漢民;常規移民則與戰亂移民大同小異。

因此,在福建移民史中,能夠成為現在名門顯性的家族,其祖先都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比如追隨王審知入閩的部屬,因王氏在福建得勢,他們利用政治上的優勢,各自在福建各地區定居下來,成為地方上的顯姓。反之,那些沒有任何優勢的漢民,他們有的為了生存,甚至給當地顯貴大姓家族為奴為婢;有的家族在土地爭奪中敗下陣,被迫遷徙他地;有些小姓家族,由於家道中落,最終無傳。

福建歷史丨福建人的祖先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而入閩的嗎?沒那麼簡單

農業時代,耕地搶奪是家族生存之道

寫在最後

由此可見,整個福建移民史,猶如進行一場“叢林法則”,誰更具有社會地位,誰就更具有話語權,誰就能擁有更多的資源。那些因戰亂而入閩的貧苦漢民,他們處在“食物鏈”的底端,能夠繁衍至今的,估計已寥寥無幾。

圖源網路,侵刪

文/福建本地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