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清官太窮怕被鄉親笑話,用馬車拉了幾箱磚塊,皇帝下旨換成真金白銀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常言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學而優則仕的古代,大多數讀書人的最初動機不外乎是當官掙錢。要想幾十年堅守原則,做一個清廉的官員,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也就有了“賢相易遇,清官難求”的說法。然而就在貪腐成風的乾隆一朝,卻有這麼一位官員,用一生將“清廉”二字詮釋到了極致。他就是孫嘉淦。

清官太窮怕被鄉親笑話,用馬車拉了幾箱磚塊,皇帝下旨換成真金白銀

▲雍正皇帝劇照

孫嘉淦,字錫公,出生于山西興縣的一個貧寒人家。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中進士,自此步入仕途,期初任庶吉士,隨後出任翰林院檢討。康熙帝駕崩後,雍正皇帝繼位。他的性格喜怒無常,登基之初大臣們皆不敢直言進諫。時任國子監祭酒的孫嘉淦卻不一樣,頗有唐時魏徵之風。因對皇帝處置宋鎬、方從仁兩人的方式不認同,耿直的孫嘉淦數次進諫,惹得雍正帝非常不快,而且拒絕了他的建議。

清官太窮怕被鄉親笑話,用馬車拉了幾箱磚塊,皇帝下旨換成真金白銀

▲國子監

於是孫嘉淦做出了一件更大膽的事——上書直言自己不稱職,主動向皇帝請罪。雍正一看奏摺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揚言要斬了孫嘉淦。可過了沒多久,雍正帝又冷靜了下來,心想孫嘉淦為人雖太過憨直,但有不愛錢的優點,讓他去戶部專管錢糧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孫嘉淦調任戶部後恪盡職守,對戶部的錢財掌管得分毫不差。由於工作成績的出色,孫嘉淦於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升遷為刑部侍郎,不久又兼任禮部侍郎。

清官太窮怕被鄉親笑話,用馬車拉了幾箱磚塊,皇帝下旨換成真金白銀

▲如今的永定河

除了直言敢諫之外,孫嘉淦的為官品行也絲毫不遜。擔任直隸總督期間,孫嘉淦數次組織勞力興修水利,先後對永定河、子牙河等水道經行治理,使得直隸百姓不再擔心水患的侵擾,一時間京郊百姓安居樂業,躬耕不輟。

清官太窮怕被鄉親笑話,用馬車拉了幾箱磚塊,皇帝下旨換成真金白銀

▲清朝馬車舊照

可就是這樣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卻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63歲的孫嘉淦告老還鄉,皇帝批准了他的請求。然而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清官,卻倍感近鄉情怯。世人都講究“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可自己在朝廷當了一輩子的官,卻是這樣一副窮酸的樣子回鄉,豈不是惹人笑話嘛?

清官太窮怕被鄉親笑話,用馬車拉了幾箱磚塊,皇帝下旨換成真金白銀

▲乾隆皇帝劇照

為了讓自己回鄉不至於太過尷尬,孫嘉淦命家僕找來幾口大箱子,在裡面裝滿重重的磚頭以冒充金子,然後拉著幾大箱“金子”浩浩蕩蕩地還鄉。孫嘉淦的回鄉陣仗自然惹人猜忌,還有官員趁機參了他一本。乾隆聽說後派人去查,結果發現原來箱子裡裝的是磚頭。乾隆皇帝被孫嘉淦的清廉所觸動,下令將箱中磚頭換成金銀以示嘉獎,一時傳為佳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