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公元1648年,雁門關外大同地區渾源爆發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抗清起義。因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是方三,所以後人稱這次起義為“方三起義”。

一:獻計姜瓖

滿洲貴族進入中原之初,大清帝國並未完全確立,大明宗室仍在作最後的掙扎。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11月,明朝的永明王朱由榔稱帝於肇慶,到順治五年,號令所及,已達七省之多。清大同總兵官姜瓖順天應時宣佈大同獨立,黃河流域為之大震。

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農曆12月初3,清朝派英親王阿濟格來大同,當地督撫領一班官員出城迎接。留守城內的總兵姜瓖趁此機會,關閉城門,自稱“天下大元帥”領兵抗清,恢復明朝,並分兵向雁北各地進攻。一時,晉北各縣紛紛響應,民眾揭竿而起。

姜瓖起兵之初,渾源人方三(名應祥)正因逃避州官的追捕而客居大同。聞聽姜瓖起事後,便立即去進見姜瓖,並請求面獻計謀。姜瓖接見了他,問他有何妙策?方三說:“大人統領重兵,舉此大事,大同孤城,北通蒙古,南阻雁門等關,西居歸化(今呼和浩特)下游,東近居庸關,非用武之地,未可持久也。當先收全晉以為根本。我料太原以北城卑而薄,將皆隸麾下,不難使檄而定;惟太原以南、潞、澤、遼、沁、平、蒲、絳等處不易平也。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姜瓖

大人當擇省南民望使素著者監其師以號召之,使省南官、將、百姓知某亦歸順,孰不敢順哉!既順之後,於河東險隘處重兵駐守,使黃河以南不敢飛渡,斯根本之地固矣,然後北結蒙古,直取居庸關,俯視直隸、山東,天下可操券而得也”。

方三的一番分析,說得姜瓖大為高興,連連點頭,不由得親近起來,他一手拉著方三的手,一手撫著方三的背問道:“省南民望素著者,你看有無其人”。

方三早有考慮,回答說:“渾源州牧榮爾奇由汾州冀南道遷往今任,最得省南民心。其人一順,省南可坐而定也。”

姜瓖有點不放心,“他歸順嗎”?

方三胸有成竹地說:“渾源守備唐虎和我最為要好,讓他以兵威脅榮爾奇,榮難道不怕死嗎”?

姜瓖更加高興,當即委任方三為副將,讓他速回渾源,通知唐虎設法使榮爾奇歸順。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二、渾源起事

方應祥,原姓朱,小名朱三,渾源寶峰寨人,明朝宗室後裔。清兵佔領雁北後,他畏禍改隨舅氏方姓,人稱方三。《渾源州志》稱方三“性狡黠,善言辭,能巧同人意而逢合之。可見方三頗有頭腦,能說會道。他平時便交了一班朋友,並能約束他們。方三“身強好武”,因而與本州守備唐虎關係最為密切。

順治五年12月16日夜,方三在大同辭別姜瓖。17日,回到渾源寶峰寨。他立即召集朋友張七廝,李御伯等傳達了姜瓖的命令並派人地去渾源城內通知唐虎,唐虎素與榮爾奇不和,早已心有異志,只是苦於沒有機會。這一天唐虎接到方三的通知,便讓來人速回告訴方三,說眼下就有一個機會,城裡已經知道起兵的訊息,又接到督撫的命令,催促州里趕快解押糧草給前來“征剿”的清軍,州城裡人心惶惶,有多半人躍躍欲動。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經過秘密約定,17日夜五鼓時,唐虎開啟城門,把方三等人放入城內。18日,榮爾奇督率糧車二十輛,白銀三千兩出城,運解清營,三次均被方三率人攔阻,不讓出城。榮爾奇大怒,喝令衙役鞭打眾人,結果引起眾怒,眾人奪下衙役手中的鞭子強行把糧餉搶去。

19日,唐虎來到州衙,假稱搶劫糧餉不是自己的意思,求面見榮爾奇,遭到榮的拒絕。義軍隨即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逮捕榮爾奇。11月20日黎明,方三命令唐虎派王志雄、許信等七八名勇士闖進榮宅,把榮爾奇押到元帝廟(在城北邊)唐虎向榮爾奇陳述了利害,勸他歸順義軍。但榮爾奇嚴辭拒絕,罵不絕口,唐虎大怒,命令加以兵刃,最後將昏死過去的榮爾奇背到永安寺(在城東北),嚴行監押。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榮爾奇

(二)佔領州衙,樹立旗號,唐虎將榮爾奇逮捕後,方三率領起義人員進入州衙,收取本州印信,搬走庫藏金銀,開啟獄門放出犯人。命令張七廝把守倉庫,李御伯收藏州印,權領州事,並派人將起義情況報告給姜瓖。姜瓖給方三記了頭等功。義軍又在東、西、南三座城門上樹立起“恢復大明”的旗幟;四處張貼布告,禁人們剃髮,令每人鞭尾各系崇禎錢為記;各家門首貼“歸順”二字。違者格殺勿論。

(三)擴大武裝,加強防務。起義僅兩三天,義軍的骨幹士兵已經發展到近八百人,分三隊,各守一門。州軍營原有馬軍六十名,義軍每隊各以馬軍二十名管束,教授式藝。張七廝統率三門,晝夜派人巡察,嚴明號令。州軍營原有140名步軍,方三和唐虎各率70名聽用。並將士兵的待遇高一倍,每日輪班操演,晝夜上城,嚴加防守。

(四)擴充和更新裝備。在擴大隊伍的同時,義軍又趕造火藥、刀槍、衣甲等軍用器械,擴充和更新裝備,並將庫存的鐵炮支設在城週上下。又設立馬局,將營馬、驛馬和民間強壯的馬統統收歸馬局統一管理,足料餵養。知州李華派人出城,徵收糧草,搬運入城。義軍每日裡招收兵卒,打造兵器,厲兵秣馬,與姜瓖呼應。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阿濟格

順治六年正月,清廷派親王們帶領精兵協助阿濟格圍大同,並派攝政王多爾袞前來督戰,21日,清軍至大同城外二十里下。次日,撥索倫兵500名,綠兵500名,共計千名,令副都統二格率領,赴渾源城西北十二里的下韓村駐紮,隔絕義軍聯絡。

方三、唐虎等聽說清軍到來,為防不測,當機立斷,將榮爾奇處死。同時,防務上作了分工:唐虎晝夜守西城樓,方三晝夜守東城樓,張七廝等各處接濟,加強防守,以備交戰。而清軍見城內守禦嚴密,晝夜炮火不絕,也相持不敢硬攻。

為了撲滅抗清怒火,孤立大同,清軍決定先攻取雁北各縣。順治六年三月初四,多爾袞調集大批清軍,開始圍攻渾源城。經過激烈的戰鬥,最後,清軍用鐵炮轟開城牆東北角,攻進州城。方三從東城樓下來,手舞鍘刀,與清軍展開巷戰,最後在清軍的亂刀之下,英勇就義。唐虎眼看義軍失敗,便放火燒了西城樓,投身火海。在大批清軍的殘酷鎮壓下,方三起失敗了。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多爾袞

三:清軍屠城

清軍攻破城池,肆意燒殺,“城中黎庶屠戮八九,婦女大半俘去”,清軍屠城後幾個月仍然是“臭骨腐屍,盈城盈野,實堪痛心”城內建築毀壞殆盡,清軍炮殞東北城隅,西門樓及角門鋪舍於火,城多塌損。又後察院亦兵火燒燬”,官房吏室,風雨飄搖,文廟、殿宇焚折幾盡,鄉村虜掠一空”。典章圖集,蕩然無存,“曏者士子三百餘名,僅存七十人矣”,州府學堂自順治六年城破廢圯”。

可以看出,清軍入城後,不分官署民宅,付之一炬;士子百姓,置諸兵刃。真真是把一座“業集繡錯”的渾源州城變成了“地方凋殘,人民瘡痍”的“冷風荒草”之地了。難怪此後近百年的各任州官每一赴任渾源,都要慨嘆清軍手段之殘忍了!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四、起義餘波

方三起義失敗後,其餘部轉移到恆山深處,繼續進行抗清遊擊活動,時常下山襲擊官軍。鄉村更是經常報告有義軍活動,州城每天日未落山就關閉城門。

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二月間,新任州官郎永清偵察到方三餘部李玉、陳四等三十餘人在恆山上的白龍王堂駐紮,便令其兄郎永泰率官軍前去搜捕。2月23日,郎永泰騎馬至山下,山路崎嶇狹窄,馬不能行,郎永泰舍馬先行。山上義軍發現後,以亂石下擊,官軍懼怕喪命,站立不前,快役馬進祿剛一搶前,就被石塊擊中右腿。

郎永泰三十餘歲,有智力,善武藝,使一對鐵錘。他自恃勇力,用鐵錘撥開下滾的石塊,強行上爬,但義軍亂石紛紛落下,郎永泰失足滑倒,被亂石砸為肉漿。郎永清聞訊,急調兵丁、衙役一百多名,持短刀、鳥槍、勾連槍團團攻上。義軍寡不敵眾,被官軍包圍。全部被官軍殘殺。

方三抗清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時過三百多年,其事蹟至今流傳於雁門關外地區特別是恆山地區,寶峰寨村如今尚存“方山寨”這樣的地名。

大同文史:多爾袞屠城渾源州

恆山地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