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他是北宋賢相,但卻睚眥必報,連孔子後人都不小心中了招

大家都知道,在宋朝歷史上有很多知名的宰相,如歐陽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人。這些人不僅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而且在品行上也很受人讚賞。但有一位宰相卻很特殊,他正直起來,比包拯都鐵面無私。但耍起奸來,卻比秦檜還狡猾。而就是這樣一個性格反覆無常的人,卻被稱為一代賢相。此人是誰呢?他就是王曾。

他是北宋賢相,但卻睚眥必報,連孔子後人都不小心中了招

王曾,字孝先,出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他八歲時父母雙亡,由叔父王宗元撫養成人。因為他自幼勤奮好學,又才思敏捷,所以年紀輕輕就有了才名。鹹平五年,王曾中殿試第一名,由於他在之前的發解試和省試中也是第一名,所以便成為了傳說中“連中三元”者。這種難度,比現在考博士還困難。中國科舉1400多年,文科連中三元的一共才17人而已。難度可想而知。當時北宋文學家楊億見到王曾所作的賦後,讚賞地說:“這是輔佐帝王的人才啊!”

在宋真宗期間,他累官至吏部侍郎,兩拜參知政事。還規勸宋真宗減少“天書”和修宮殿的事。天禧二年,王曾因受宰相王欽若排擠陷害,出任應天知府。當時應天府民間謠傳有妖在晚上抓人吃,搞得人心惶惶。王曾就讓人在晚上將大門敞開,對著鄰里喊道:“如有妖,就先來吃我”。結果王曾第二天活得好好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他是北宋賢相,但卻睚眥必報,連孔子後人都不小心中了招

宋真宗去世後,太后劉娥垂簾聽政。王曾奉命入殿起草遺詔:“以明肅皇后輔立皇太子,權(代理之意)聽斷軍國大事。”宰相丁謂為了討好劉太后,便讓王曾去掉“權”字。但王曾卻不答應,堅持太后只是代理國政。後來丁謂為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曾提議年幼的仁宗只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接見大臣。大事由太后決定,小事則由太監雷允恭傳奏禁中,決定可由雷允恭下達。

對於丁謂的提議,王曾並不同意。在遭到反對後,他冷眼旁觀丁謂一黨的一舉一動,默默收集證據。後來他抓住時機,將丁謂、雷允恭一舉拿下。從此,連劉太后都開始聽王曾的意見。而王曾也並非一個完美的人物,他最大的缺點便是心胸狹隘。王曾走上仕途後,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將堂妹嫁給了孔子的後人孔冕。但孔冕夫妻二人卻感情不好,時常吵鬧。

他是北宋賢相,但卻睚眥必報,連孔子後人都不小心中了招

當時宋真宗正打算封禪泰山,如果在山東地面傳出他們夫妻二人感情不和的訊息,那吃虧的肯定是王曾表妹。畢竟,孔冕繼承了衍聖公的爵位。為了幫助自己的表妹掩蓋真相,王曾故意去孔府做客。出來後不久,坊間就流傳出孔冕要用毒酒毒死他的說法。王曾還假惺惺地上奏說:“我相信孔子後人應該不是這樣的人,肯定有誤會!”宋真宗忙著封禪,也沒空處理孔家的家事,但孔冕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降了一大截。後來有官員為孔冕叫屈,宋真宗一直押著不給處理。王曾利用手段,為自己保全了面子。對於這樣的人,你說他是好還是壞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