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

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

從有無歷史記載的角度看,有學者曾將把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分為“史前”、“原史”、“歷史”這三個階段。通常來說,已經進入“信史”年代的考古學遺址,基本是逃不脫歷史學的框架,“驚喜”不多;年代太過久遠的遺址,沒有相關的歷史記載可循,少了不少探討的“樂趣”;而處於兩者之間的“原史”階段,史料雖然相對豐富,但又有無法證實或證偽的因素在裡面,可探討的空間大,故而常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中原龍山文化晚期(王灣三期)到二里崗文化這個階段正好處於“原史”和“歷史”的交替時期,加上萬眾矚目的夏朝也極可能落在這個時期,所以這是頗受人們關注的一個階段。

注:原史是指史前時代與信史時代中間的一段時期,指在一種文明還沒有發展出自己的書寫系統。

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

本文涉及商中期之前的紀年,均採用考古學文化的紀年方式

本文就把目光聚焦在中原龍山文化末期,公元前2070前後的中原龍山文化實際上已經是龍山文化晚期了,學術界一般都以

王灣三期文化

指稱,主要分佈在中原腹地、嵩山南北。王灣三期內部的文化並不是均一的,根據各區域的差異,以嵩山為界,又將其劃分為嵩山以北的

王灣型別

和嵩山以南的

煤山型別

(也叫王城崗型別,如下圖)。不同的型別表明這裡分佈著兩個文化屬性不同的族群,從考古結果來看,最終是煤山型別佔據了上風,經過短暫的新砦期,並最後演變為了

二里頭文化

。這麼說來王灣三期與史傳的夏朝關係密切,華夏第一王朝夏朝的統治階級,很可能就是從煤山型別中來的。那麼

:已經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此外,一山不容二虎,煤山型別區域中出現的兩個幾乎同時期的大邑,王城崗和瓦店遺址,它們的歷史學定位又可能的怎樣的?

本文以歷史和考古相結合的角度嘗試闡釋,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

中原龍山諸型別文化中,隔嵩山南北對峙的王灣和煤山型別較引人矚目,尤其是煤山型別,其域內大城林立

王灣、煤山型別的歷史學定位

從考古學的動向,對照歷史上的記載,煤山型別很可能就是夏部族前身留下來的考古學文化,煤山型別兼併的王灣型別,形成了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我們看具體分析:

考古學動向

從考古學上看,中原龍山文化晚期,王灣型別和煤山型別以嵩山為界限“對峙”分佈,其中

煤山型別

比較強勢,在其文化分佈區域內大、中、小遺址都有發現,等級分化比較明顯,像禹州瓦店、登封王城崗等面積大於40萬平方米的城址,應該是這一地區的中心聚落。尤其是王城崗遺址,雖然面積不是特別大,但有城牆,防衛等級明顯更高一些。

王灣型別

主要分佈在伊洛地區,已發現的遺址有洛陽王灣、西呂廟、矬李等,面積相對來說都不大,沒有明顯的聚落中心,這也說明了分隔嵩山南北的兩個文化型別,其文化發展高度並不是對等的,顯然是煤山型別佔據優勢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

煤山型別的典型炊器是

,這與王灣型別常使用的

深腹罐

形成明顯的反差。鼎在二里頭至商周時期成為重要的禮器,其直接源頭就是來源於煤山型別。

終二里頭文化一世,鼎和深腹罐一直是炊器的主體,這說明到了中原龍山文化晚期,是居嵩山南麓的煤山型別,整合了嵩山北的王灣型別,形成了過渡態的新砦期文化,並最終轉入伊洛盆地形成二里頭文化。

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

各文化型別常用的器物是區分不同族群的重要標誌物

這樣看來,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中原地區的考古學動向就很清晰了,如果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朝中晚期文化的話,那麼王灣三期(王灣型別+煤山型別)很可能就是夏早期,處於強勢地位的煤山人,就應該是大禹的族群,新砦期是夏後啟,二里頭文化正好對應上夏朝中晚期。這麼推斷有根據嗎?有,我們看歷史學的記載。

歷史學留下的痕跡

從夏朝建立前後的歷史記載看,夏族的發祥地應該是在嵩山周邊還是比較清晰的:大禹的父親鯀,被帝堯封在嵩山附近,故號稱

崇伯鯀

。鯀封地在嵩山的哪個方位,歷史沒有記載,但其子大禹的封地史書給出了具體的記載,禹受封夏伯,其封地在外方山(即嵩山)之南的陽翟,即嵩山南部。鯀、禹是一個族群的領袖,留下來的考古學文化面貌應該是一致的,故由此判斷夏部族是以嵩山南為根基發展起來的,這就與考古中分佈在嵩山南部的煤山型別的地域完全對應上了。

所以鯀、禹部族大機率對應的就是考古學中的煤山人。

《國語·周語》:“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韋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陽城,崇高所近。”

《史記-夏本紀》正義:夏者,帝禹封國號也。帝王紀雲:“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

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

空間吻合,時間也正好對應,根據考古學對煤山型別遺址(王城崗、瓦店等遺址)的碳14測年,最早的碳十四樣本的年代為公元前2354年,最晚的瓦店三期的碳十四年代為公元前1755年,其絕對年代應在公元前24世紀至公元前18世紀之間,這正好與夏商周斷代工程推定的夏朝為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大部分重合。

時空吻合,增加了上述猜測的合理性。所以我們大致可以勾勒出這樣一個圖景:

公元前21世紀左右,鯀、禹相繼被封在了嵩山南部,大禹所在的煤山人憑藉強勢的文化優勢崛起,沿著嵩山東麓北上,壓縮河洛土著王灣人的生存空間,在新砦期做短暫停留後,同化王灣型別,建立了夏朝,並轉入伊洛盆地,開啟了依靠山河之險建都的大都無城模式。

王城崗、瓦店遺址的歷史學定位

如果煤山型別就是夏部族留下的文化,那又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同屬一個文化圈、相距不到40公里存在著王城崗和瓦店兩個大型都邑遺址,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不是對立的關係,它們的歷史學定位又該是如何?哪個才是煤山型別的中心遺址?

煤山型別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兩個遺址分別是禹州瓦店遺址和登封王城崗遺址,這兩個遺址的規模,明顯是聚落中心的級別的,一個文化圈出現兩個中心遺址,乍一看沒辦法解釋,但梳理一下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學資料,還是很容易定位的。

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

在新砦期到來之前,王城崗和瓦店遺址是中原龍山諸城中規模最引人矚目的城址了

先說瓦店遺址,瓦店的位置正好就位於史書中記載的

大禹夏伯的封國陽翟

,所以瓦店遺址很可能是大禹在帝堯時代受封夏伯時期所居住的城邑;

而王城崗遺址,就比較複雜了,從考古上看,王城崗遺址有大城和小城,而且年代也與瓦店遺址基本相當,透過王城崗遺址的考古發掘簡報可知,王城崗的小城和大城不是同一時間建造的,兩座小城東西並列,西城儲存較好,面積不足1萬平方米,大城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基本確認是在小城廢毀後建的大城,且

大城城牆外有壕溝

,城圈基本上圈圍起了龍山時代的整個遺址。

兩個關鍵資訊點:

一、大、小城建造時間不同

王城崗小城斷代時間約:公元前2165~2077年,王城崗大城約公元前2102~1860年,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夏朝開始用前2070年,那麼王城崗小城則很可能是夏族的大本營,也就是大禹之父

鯀的封地

;後來又增建的大城是大禹接替帝舜受禪稱王時所居的

禹都陽城。

二、大城防禦色彩濃厚

大城牆外有壕溝,有明顯的防禦色彩,似乎也驗證了史書記載的大禹即帝位後時那段不平靜時代。據史書記載:

“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處在歷史記載邊緣的王灣、煤山型別分別代表的是歷史中的哪群人?

王城崗大城小城分屬不同時期,小城廢棄後大城建立,且有明顯的防禦色彩

這裡透露出了一個重要的資訊,就是舜帝死後大禹即位並不是在堯舜時期的權利中心晉南,而是跑到了黃河南的陽城,史書給出的理由是“

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

”,這說明權利交接出現了異常,舜的兒子商均也有很強的實力,大禹避其鋒芒才回到了自己的根據地陽城即位,說不定大禹和商君之間還有著軍事衝突,所以王城崗遺址才與周圍的同時期遺址有著明顯的不同,四周有城牆和壕溝防衛,防衛等級很高,這就很完美地解釋了王城崗遺址後來修建的大城牆高壁壘的原因,不是隨著經濟發展自然形成的,而是政治行為、軍事設防的結果。

結語:

文章很長,總結一下就是王灣三期諸型別和諸遺址的歷史學定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考古學上諸多細節又和歷史記載呼應的很好,這時候就不能忽視歷史學的作用,對號入座並不是為了蓋棺定論,而是為了在闡釋層面多一種探討的可能。

考古學中最重要的標誌物——日常使用的陶器成為了辨識族群的重要媒介,王灣三期的兩文化型別王灣型別和煤山型別,前者以深腹罐為炊器,後者以鼎為炊器。鼎在二里頭至商周時期成為重要的禮器,其直接源頭就是來源於煤山型別。且終二里頭文化一世,鼎和深腹罐一直是炊器的主體,這說明是居嵩山南麓的煤山型別,整合了嵩山北的王灣型別,形成了過渡態的新砦期文化,並最終轉入伊洛盆地形成二里頭文化。結合歷史學記載,

本文認為考古中的煤山型別就應該是夏部族留下來的考古學文化,而王灣型別是伊洛盆地土著留下來的考古學文化

,至於有的學者認為王灣型別對應的是防風氏、費氏或洛氏,因為史書記載的不詳細,沒有地理標誌,可備一考。

至於同屬煤山型別大邑的王城崗和瓦店遺址,其歷史學闡釋是:王城崗遺址靠近嵩山南麓,應是大禹之父鯀的封地,也是夏部族的根據地。因為生產力受限和需求不一樣,鯀當時建的是王城崗的小城,大小隻有1萬平方米;到了大禹時期,大禹受封夏伯,被封在王城崗南部40公里外的禹州瓦店,也就是史書中的陽翟,這裡是大禹身為帝堯臣子守衛邊疆抗擊三苗(石家河文化)的前線。待大禹接替帝舜的帝位之後,由於局勢緊張,轉入了自己的大本營陽城(王城崗)固守,所以這就出現了考古學中的城堅壕深的王城崗大城遺址,面積達30萬平方米,並伴有城牆和壕溝。簡而言之,史書中的陽翟,有可能是瓦店遺址,這裡是大禹的夏伯時期的封地;而王城崗遺址則可能是陽城,其中小城是崇伯鯀的封地,而大城是大禹“

闢舜之子商均

”時期固守的陽城。

參考文獻:

煤山型別整合王灣型別,形成二里頭文化,是主流觀點,見許宏,《何以中國》;

王灣三期相關概念參考:《王灣三期文化研究》韓建業,楊新改,考古學報,1997-01-15

王城崗大小城相關資料引用自:王肇清,《略論登封王城崗遺址大城與小城的關係及其性質》,中原文物,2005年第二期

C14測年資料引用自:《中原文物》2005年 第2期 | 方燕明 河南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碳十四測年的若干問題討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