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1400多年前,隋煬帝楊廣開挖大運河,連通中國南北的水運大動脈形成,山東臨清成為了一座運河城市。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滔滔運河水流淌不息,見識過大世面的臨清人,用包容的胸懷接納著八方來客,也讓這座千年古城有了放眼天下的大氣。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在會通河畔,有一座中國僅存的運河鈔關舊址,它是明清中央政府督理運河漕運稅收的機構。明朝時期,朝廷棄海運專漕運。到了宣德四年,戶部發現淮安、臨清、天津等幾個運河城市往來都城北京的貨運量,比以往多了好幾倍。為增加收入,朝廷決定設立運河鈔關,對這些城市按年定額徵稅。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臨清運河鈔關正式建成。明萬曆二十三年,戶部主事李梓來到臨清管理鈔關。他發現運河上等候過關的船隻亂成一團,全都擁堵在閘口。秋季的運河上可以達到上萬條船,南方的糧食作物正好成熟,到秋天都集中上北運。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由於運河落差大,水量分佈不均,明政府在運河臨清段由高及低修建了四十多座閘。落閘蓄水,提閘放水,就能確保船隻一級級過關。時值南糧北調正忙的秋季,眾多漕船急盼通關趕路,但不少官船卻利用特權先行,嚴重影響了漕船通行的效率。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為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李梓做出了一個新的規定,漕船先行,保證經濟的命脈,然後再走商船,商船繁榮經濟,最後走官船。李梓讓漕船先行的辦法實施後,船隊堵塞混亂的現象得到了有效解決。繁忙時,長長的河道里,一百多支船隊整齊排列,首尾相接長達十幾裡,場景蔚為壯觀。站在運河上看秋天的船隻帆船如林的景象,有一景叫“汶水秋帆”。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當時,明王朝為鼓勵船戶參加漕運,允許漕船可以帶一些南方的特產沿途銷售。從北方放空返回時,也可以帶一些物產進行買賣。針對這種現象,李梓又有了新的主意。李梓為這些船員、運糧食的員工設立了一個交易區,不用交稅,賺點錢,彌補船員的工資。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在李梓等一批官員的開明治理下,臨清商貿往來愈加繁忙。到明萬曆年間後期,臨清鈔關征稅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佔全國運河鈔關稅收的四分之一。應“運”而生的臨清,在明朝時發展至鼎盛。在這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裡,南來北往的貨物都要在這裡中轉,臨清也與蘇州、杭州並列,成為天下聞名的大商埠。

山東的這個縣,在明代與蘇州、杭州齊名,繁盛持續數百年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兩次進京,都在臨清停留。在《利瑪竇中國札記》裡,他記錄了第一次到達臨清的情形,“臨清是一個大城市,很少有別的城市在商業上超過它,不進本省的貨物,而且還有大量來自全國的貨物,都在這裡買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