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皇位之爭一向殘酷無情,朝代落寞時內外相爭,而興盛時則是手足相爭,

盛如大唐王朝就有玄武門之變的故事。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後來的我們也知道,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治他並不是李世民皇位的第一人選,而至於他為何能夠上位,除過他自身原因還和“殺子傳弟”的故事密不可分。

魏王李泰

李世民的第4子——李泰,此人內有滿腹才華,在書法方面還是當時有名的大家,其母還是當朝的長孫皇后。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不過他也確是“人不可貌相”

,其外在借用史書的話說就是“腰腹洪大”,但不光是李世民,其祖父——開朝皇帝李淵也對他百般寵愛。

一出生就是宜都王,

不久後還被破格封為正一品的衛王以繼李玄霸之後

,另外他還被授予了保衛國都的武職上柱國。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那時的李世民還是秦王,再加上李泰還是李世民的嫡次子,於理是不應該高於從一品,可於情他甚至能在東都洛陽之內享有“都城之盛”的魏王池與魏王堤二景,上朝都是可以做轎子的特例。

而從小在這樣的溺愛中成長,

李泰的“雄心壯志”也隨著體重不斷增長。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在各皇子成年之後,李泰不出所料地留在了京畿,被李世民特許“不之官”。

至於為什麼要將除太子以外的皇子“請”出京城,

其原因從李承乾被廢便可見一斑。

太子被廢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原本是妥妥的李家接班人,而身有足疾的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並不比李泰差。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而他們的父親——唐太宗李世民,開有“貞觀之治”這樣的盛世,還被尊為“天可汗”,作為皇帝的他無疑是豐功偉績、千古一帝,但提起他總也離不開“玄武門之變”。

當初晉陽起兵就有李世民的份,多年的四方征戰李世民也沒少出力,

可李淵卻立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於是不願放手皇位的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聯合,

同覬覦皇位的李世民針鋒相對。

最終在玄武門爆發了一場慘案,李世民一箭送了李建成一程,隨行的李元吉也未能逃過一劫。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有父親這樣的先例,身在京城的李泰每日與皇位接觸,縱使身形不便卻也並不妨礙他日漸垂涎欲滴。

可被父親偏愛又能如何?

若是一著不慎被李承乾或是李治落下把柄,雖能留得一命,但也必定與皇位無緣。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而過分表現,顯露了自己對皇位的心思,到時李世民會是何反應不難想象,既然沒有另立太子的理由,他很有可能會將自己“流放”,遠離這一切。

所以按兵不動、靜候其變才是上上之策。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可兄弟之間是那樣的心有靈犀,

李泰的心思還未顯露便被大哥李承乾察覺

,李治也有些許意會。

而得知此事的李承乾“日益狂悖驕躁,不敬師長”,之後還派人暗殺、意圖起兵謀反,若不是李世民愛子心切,這樣的重罪肯定不止廢庶、流放這麼簡單。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不過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你是李承乾你又能如何是好?

李泰確有奪嫡之念,可李承乾沒有證據,若是空口汙人清白那又將是一個壞結局。

那麼找到證據又如何,李泰自己也知道輕舉妄動的下場,直到李承乾被廢也並沒有什麼出格的舉動,這證據從何而來?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但李泰終究是個隱患

,無動於衷必然會是坐以待斃,父親李世民也對其頗為偏愛,因此而轉入其下的大臣也不是會有何作為。

於是李承乾過於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就這樣被逼急了。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而到了真正另立太子之時,皇位的繼承人便只會是李泰和李治這兩位嫡子中的一位,

李泰在這時也開始他的上位行動。

另立皇儲

李泰像往常一樣靠近了父親,只是這日的撒嬌摻雜了些深意,因為李泰說了這樣一句話: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百年之後定會殺了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

這時的李世民仍是那個名流千古的唐太宗,尚有幾分理智,可一隻青雀投進了李世民的懷中,

讓這位“狠人”立馬心軟下來,並許諾李泰為太子。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世人皆有舐犢情深,更何況是當時年過40,曾親手送走親兄弟,現又經長子反叛的李世民,被一時衝昏頭腦信了這樣的言語也並非不能理解。

但一旁的褚遂良直接進諫李世民,說:

“連兒子都敢殺,難得能放過自己的弟弟李治一馬?”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此言一出,李泰便自知爭儲無望,而李世民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立了仁孝的李治為太子。

另外李治也曾吐露李泰借漢王李元昌一事威脅他

,這李元昌是李淵之子、李世民的兄弟,之前太子起兵謀反就有他的建議,最終落得一個賜死的結局。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李治與李元昌交好,李泰便想借此牽連打壓李治,

這是無疑也會引起李世民的不悅。

所以李泰本人因為李世民想讓3子共存而被降為東萊郡王,日後雖藉著李世民的掛念又被封為濮王

,但最後也還是李治登基,不過李泰也並未遭受什麼劫難

,於永徽三年病逝於鄖鄉也是壽終正寢。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算是如了李世民當初兄弟和諧的願望。

這便是“殺子傳弟”的故事,3位長孫皇后之子,李承乾謀反被廢、李泰自以為是,僅剩的李治從李世民所言的

“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夠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

變為了一朝聖明皇帝。

李世民愛子李泰逼得太子謀反,為爭儲位聲稱殺子傳弟,後降為郡王

總而言之,還是勝不驕敗不餒,順利時莫像李泰一樣,逆境時別同李承乾一般,如此才能像李治一樣登上“皇位”。

謝謝觀賞,關注我,瞭解更多精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