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家長說得越多,孩子就越聰明?

《父母的語言》一書指出,影響幼兒大腦發育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的語言。書中提出了育兒的三條原則:共情關注、充分溝通、輪流談話。這三條原則旨在營造更好的語言環境,幫助孩子成長。

家長說得越多,孩子就越聰明?

“豐富的語言環境就像氧氣。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你覺得理所當然,當你沒有它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它是如此重要。”——尼姆·托特納姆

01 語言環境的重要性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負責兒童人工耳蝸植入的外科醫生。很多聾兒是因為耳蝸受損才無法聽到聲音的,他們的大腦沒有任何問題,人工耳蝸植入術可以幫助他們聽到聲音。

扎克和米歇爾是兩個耳蝸受損的幼兒,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扎克的父母非常積極,在得知孩子耳聾後就給他戴上了助聽器,還請了治療師,但都沒有效果。後來,他們給孩子申請了人工耳蝸植入術,扎克終於聽到了聲音,後來也學會了說話。米歇爾同樣是個聽力受損的患兒,也同樣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術,聽力達到了正常人的水平。可問題在於,她能聽到聲音,但卻理解不了語言的內容,也無法說話。

同樣的患兒,同樣的手術,他們都恢復了聽力,可為什麼一個能夠聽懂並說出語言,另一個卻完全不行呢?經過多年的探索,作者終於找到了原因:他們所處的語言環境不同。扎克有一個酷愛說話的姐姐,而且家中充滿了交談的聲音,但米歇爾則沒有這樣的環境。

“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增長得會越快,孩子三歲後測試出來的智商會越高。”——《父母的語言》

02 共情關注:瞭解你的孩子在幹什麼

書中的第一條原則是共情關注,要求父母去觀察孩子在關注的點,進而做出相關的迴應。即使孩子關注的點在不斷地變化,溝通的話題也要隨之不斷變化。

比如說父母拿起了一本兒童故事書,讓孩子坐過來,準備給孩子講故事。可這時孩子正在搭積木,對於父母的要求就像沒聽到一樣。這時父母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要求孩子過來,給他講故事;二是走過去,和孩子一起堆積木,討論積木的話題。孩子和成年人最大的區別就是隻專注於自己的世界。孩子如果對故事不感興趣,聽了故事也很難學會故事中的詞彙。如果和孩子聊積木,孩子就更可能掌握相關詞彙。所以,這時候放下故事書,去和孩子聊積木的話題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共情關注’的核心目的就是父母的迴應。一個小孩未來的成長,比如認知力、情商、自控力、身體健康,等等,都跟母親的迴應緊密相連。”——《父母的語言》

03 充分溝通:使用大量描述性詞語

書中的第二條原則是充分溝通,就是要儘可能多、儘可能完整地給孩子講話,講話的內容可以是對當前場景的描述。因為你對孩子所說的話,就像孩子學習語言的詞典一樣。你對孩子說的話越多越豐富,孩子的學習效果就越好。

比如可以一邊幹活兒一邊給孩子解釋幹活兒的內容:“媽媽來給你換尿布啦。看看,都溼透了。聞聞,臭死了!”、“來吧,寶貝我們換片新尿布。”這樣,孩子就能在場景中學習語言。當然,談話的內容要參考第一條原則——“共情關注”,孩子關注著什麼,就說些什麼。談話的內容最好少用“它”、“它們”這樣的代詞,因為孩子很難理解這些代詞指代的具體是什麼。

“理想狀態下,父母和孩子一邊談論當下發生的事情,一邊有眼神的交流。”——《父母的語言》

04 輪流談話:與孩子進行互動

書中的第三條原則是輪流談話,強調的是讓孩子給出迴應,畢竟學習語言的最好方式就是使用語言。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輪流談話其實就已經開始了。比如孩子的哭聲是在告訴你該換尿布了,孩子揉了揉眼表示想睡覺了。孩子學說話就是在學如何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比如可以問孩子一些比較自由的問題:“為什麼要把這兩塊積木擺在一起啊?”、“積木倒了怎麼辦啊?”而一些有固定答案的問題,以及那些只需要回答是或否的問題,就難以鍛鍊孩子組織語言的能力,孩子可能不會從中學到新東西。

“如果父母能夠給孩子多一點時間來搜尋對應的詞語,那麼‘輪流談話’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的語言》

三條原則其實是一個相互呼應的整體,共情關注強調的是融入孩子的世界,充分溝通強調的是給孩子以足夠的迴應,輪流談話強調的是讓孩子多一些迴應的機會。在育兒的漫漫長路上,願這三條原則為你點亮明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