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魏延可以說是三國裡面一個最悲劇的人物。他智勇雙全,身經百戰,為蜀漢政權立下了顯赫的戰功。可到頭來,他不是死於敵手,而是在內部鬥爭中喪生。死了之後還被安上了反叛的罪名。千百年來,“魏延腦後有反骨”的說法已深入人心,成為叛逆的典型。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而事實上,現實中的魏延卻並非如此。

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信陽北)人。他原是劉備在荊州時的私人部曲,後來跟隨劉備進川。在西取蜀川、北定漢中的戰役中屢建戰功,深得劉備的讚賞,被破格提升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這是個很高的榮譽。因為漢中毗鄰魏界,是蜀漢的北大門。鎮守漢中,關係到蜀漢政權的穩定,必須由劉備極為信任的人擔當。當時人們都以為當此重任的必是張飛,張飛也自以為非己莫屬。所以當公佈魏延的任命之後,全軍震驚。由此可見魏延的才能以及劉備對他賞識和信任的程度。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魏延是有治軍治國才能的。劉備曾問他:“如今委任你很重大的任務,你將如何去做呀?”魏延慷慨激昂地答:“如果曹操親自帶領全國之軍來攻打,我替大王來抵擋他,如果是其他將領率領十萬兵馬來攻打,我替大王消滅他。”而魏延並不是說大話的人,他確實能獨擋一面,在他擔任漢中太守、坐鎮漢中八九年之中,曹魏大軍並不敢來冒犯,這讓劉備和諸葛亮在東征南討之時免去了北顧之憂。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而魏延的文韜武略和超級的軍事才能最直接的體現是: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智取長安的策略。

當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召集諸將會議,魏延獻策,由他率五千精兵出子午谷直襲長安。然而,這一奇謀良策沒有被“一生惟謹慎”的諸葛亮採納。諸葛亮以為這樣太冒險,不如按自己預定的計劃“安從坦道”,西出祁山。但歷代許多軍事家從當時敵對雙方的軍事實力分析,認為魏延的策略是可行的。因為蜀漢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均不及曹魏,倘不用奇謀良策實行奇襲,而“安從坦道”依法進兵,勢必曠日持久,師老淹留。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就是因為不懂應變將略,出奇制勝。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由此可見,魏延在蜀漢是一個位多麼重量級的名人。特別是在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名將相繼謝世後,可用的名將只剩了魏延,所以諸葛亮病危之時,眾將私下都以為魏延必當以代亮。可見魏延當時在才能方面,被公認為是可以成為接替諸葛亮的人物。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然而魏延也有制點,那就是自命清高,事實證明這個缺點是致命的,因為這個個性而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丞相長史楊儀。

據史書記載,兩人的關係到後來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楊儀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他原是荊州刺史主簿,他投奔劉備以後,積極為劉備出謀獻策,得到劉備的信任。在劉備為漢中王時,被提拔為尚書。但楊儀最大的特點就是生性狷狹,喜歡公報私仇。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諸葛亮死後,楊儀假報私仇。諸葛亮臨終前沒有直接釋出讓楊儀誅殺魏延的命令,諸葛亮生前佈置的任務只有兩個:一是讓楊儀節督全軍,讓魏延斷後;二是預見到魏延有可能不從命,故命軍可“自發”。

結果楊儀藉口魏延不聽諸葛亮之遺令,欲投靠曹魏而殺了魏延。

其實,魏延之反不是舉兵降魏或反叛朝廷,而是不聽從諸葛亮遺命,不服從楊儀的排程。當時魏延是率軍南歸,而非北附曹魏。如果真的是舉兵投魏則應北行。因此,“魏延反,馬岱斬”是《三國演文》虛構描寫。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但公道自在人心,魏延死後,蜀國丞相蔣琬建議將魏延禮葬在漢中右馬堰,併為之建基。據《南鄭縣誌》載:墓誌有“蔣琬原其本意,但就殺楊儀,不便背叛”之語。令人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歲月的變遷,石馬之遺蹟目前早已不復存在了。

而假公濟私殺死魏延的楊儀,自以為功勞特大,理當接替諸葛亮執掌朝政,結果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認為楊儀性情急躁狹隘,有意讓蔣琬擔當重任,蔣琬於是為尚書令、益州刺史。楊儀到京城後,被任命為中軍師,沒有部屬,只是一個閒職而已。

魏延被斬殺後諸葛亮背黑鍋,此丞相為魏延平反:他沒有背叛蜀國

楊儀自認為比蔣琬資歷老,才能比蔣琬高,卻屈居於他之下,於是聲色之間經常流露出怨憤表情。當時人家都畏懼他出言不遜,不敢與他交往,只有後軍師費禕前往慰勞看望他。楊儀對費禕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說了許多以前的事,還對費禕說:“以前丞相去世時,我如果舉兵前就魏氏,今日處世怎會落魄到這種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費禕便秘密地將這些話向上奏報。

建興十三年(235年),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受盡折磨後在絕望之下自殺而亡,死的遠比魏延要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