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南北朝後期,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加上南方的梁朝,三國對峙,歷史從此進入了“後三國”時代。期間,北方的東、西魏之間,為爭奪中原統治權,連年互相攻伐。

北齊、北周先後取代東魏、西魏建國後,齊、周之間稱霸中原的爭奪更是進入白熱化。最終,綜合國力不如北齊的北周,在一代英主周武帝宇文邕的帶領下,滅掉北齊,統一中原,成為新一代北方霸主,也結束了自北魏分裂以來持續半個世紀的亂局,為其後的隋唐統一全國打好了基礎。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南北朝地圖

北周能消滅勢力強大的北齊,統一中原,原因多多。比如,其奠基者宇文泰從西魏時期就採取一系列治國理政措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北周武帝宇文邕智謀超群、雄才大略,加強集權、發展經濟、完善府兵制,政治、經濟、軍事勢力不斷壯大,等等。

但回顧這一段歷史,我們會發現,從西魏建立到北周統一中原,有一個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視的因素貫穿其中——即“和親”政策。

今天,我們就換一個角度,從“和親”策略,看一看北周在與北齊的對抗中,是如何發揮“和親”作用,由弱而強,佔盡先機,並最終在北周稱霸北方中勝出的。

1、東、西魏的“和親”爭奪:明爭暗鬥齊上陣

北魏分裂後,原來歸附於北魏的遊牧部落——柔然,再次興兵作亂,頻頻侵擾東、西魏北方邊境。

此時的東魏、西魏,正處於你死我活的征伐時期,為防止北方柔然的入侵,減輕自身壓力,雙方都採取了同一策略:與柔然和親聯姻,維持邊境和平穩定。

最先採取和親策略的是東魏和柔然。東魏建立後,雖然綜合勢力比西魏強大,但因為東魏主要是在原北魏的基礎上建立的,曾在拓跋燾時代被北魏吊打的柔然,自然就將滿腹怒氣撒在了東魏身上,不時出兵侵擾東魏。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柔然是北方的遊牧部落

但其時東魏勢頭正盛,勢力強大,柔然每次入侵,都被打得找不著北。即便如此,東魏權臣高歡也是不勝其煩。正好柔然主動提出和親,高歡便順水推舟,於535年派中書舍人庫狄峙出使柔然,提出雙方和親結盟,並封常山王元騭的妹妹為蘭陵公主,嫁給柔然國王鬱久閭阿那瑰為妻。史載

“由是柔然不復為寇”(《資治通鑑》)

——從此以後,柔然不再侵犯東魏。

和親結盟,使東魏沒有了後顧之憂,受威脅最大的自然是勢力較弱的西魏了。公元538年,西魏權臣宇文泰建議西魏文帝元寶炬也採取與柔然和親策略,迫於外患威脅,元寶炬不得不答應。

西魏於是將宗族元翌的女兒封為化政公主,嫁給柔然國王阿那瑰之弟塔寒。同時,由文帝元寶炬迎娶阿那瑰之女鬱久閭氏為妻。

東魏得知柔然與西魏和親的訊息,專門派使者到柔然進行挑唆,說西魏皇帝元寶炬已經立有皇后,且感情深厚,夫妻恩愛,柔然公主嫁過去不會有好日子過。

阿那瑰於是又提出條件,女兒嫁入西魏,必須要當皇后。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柔然公主鬱久閭氏

內有權臣逼迫,外有東魏和柔然結盟威脅,元寶炬只好忍痛割愛,下詔廢除乙弗氏的皇后之位,令其出家為尼。又派扶風王元孚為代表,前去迎娶阿那瑰之女鬱久閭氏為皇后。

為表誠意,柔然國王阿那瑰還扣留了東魏使者,並斷絕了與東魏的互訪。

鬱久閭氏立為皇后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又先後讓父親以出兵威脅的方式,逼迫元寶炬將廢后乙弗氏逐出都城,最終逼其自盡。而就在乙弗氏自盡的同年,鬱久閭氏也因難產而死。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元寶炬和乙弗皇后感情深厚

東魏得到訊息,又不失時機地進行離間,說當年西魏嫁給阿那瑰的公主是假的,鬱久閭皇后也是被害而死,並再次提出與柔然和親。542年,阿那瑰孫女鄰和公主與高歡第九子高湛訂立婚約,兩年後成婚。

為了防止西魏和柔然再次聯合,公元545年,高歡又派行臺郎中杜弼出使柔然,為他的長子高澄求婚。

不料阿那瑰卻說:“如果是高歡自己娶親,我就同意。”高歡早已娶妻生子,他和髮妻婁昭君更是同甘共苦,感情深厚。柔然的要求,讓高歡猶豫不決。他的妻子和長子高澄從大局出發,一齊勸說,高歡最終答應阿那瑰,娶其女兒蠕蠕公主為妻,深明大義的婁昭君,還主動讓出了正室之位。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蠕蠕公主嫁給高歡

為了穩固女兒的地位,阿那瑰還讓自己的弟弟陪同住在東魏,並要求

“待見外孫,然後返國。”(《北史》)

——生下外孫,你再回來。

但好景不長,蠕蠕公主嫁給高歡兩年後,高歡就病逝,二人沒有子女。按照柔然婚俗,蠕蠕公主又嫁給高歡之子高澄,二人生有一女,但幾年後高澄遇刺身亡,蠕蠕公主下落不明。

東魏和西魏為了與柔然和親結盟,明爭暗鬥,不惜放低身價,接受苛刻甚至屈辱的條件,從當時的現實情況看,主要是東、西魏之間的對抗激烈而膠著,雙方都有圖謀一統中原的雄心,卻又一時難以徹底吞併對方。而柔然的日益強大,對雙方來說,既是可以制衡對方的重要力量,又是影響自身安全的隱患。

而和親結盟,無疑是最為簡單有效的方式。雖然對東魏來說,柔然本身的力量並不足以抗衡自己,但一旦柔然倒向西魏,則勝負難料。而對勢力相對較弱的西魏來說,和親柔然,更是關係到自身的生死存亡。

所以,建國之初,西魏就將和親結盟,作為立國生存、圖謀發展的政治謀略。這一點,在其後的北周武帝時期更為明顯和突出。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西魏文帝元寶炬皇后乙弗氏

2、北周的艱難“和親”路:八年求婚終如願

後來,柔然內部爆發衝突,依附於柔然內部的突厥鍛奴開始壯大,552年,突厥首領伊利可汗向柔然國王阿那瑰求婚被拒絕,一怒之下聯合高車族攻打柔然,阿那瑰兵敗自殺,突厥逐漸崛起。宇文泰看準時機,先後多次向突厥示好,柔然衰落後,西魏迅速與突厥建立了關係。

伊利可汗死後,其子乙息記可汗繼位,還曾向西魏進獻良馬五萬匹。突厥木杆可汗即位後,西魏又應其要求,將逃亡到境內的柔然殘部三千餘人交給突厥殺害。

宇文泰為了與突厥結盟抗衡北齊,曾向木杆可汗求娶其女結親,但不知為何,木杆可汗又反悔了。

“太祖方與齊人爭衡,結以為援。俟斤(木杆可汗)初欲以女配帝,既而悔之。”(《周書》)

儘管如此,北齊、北周先後取代東魏、西魏建國後,北周仍繼續與突厥發展友好關係。

宇文邕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素有雄才大略,公元560年即位後,為了藉助突厥的力量對抗北齊、統一中原,他再次把和親結盟提上了議程,先後多次派使者前往突厥求親,突厥雖然最終答應了宇文邕的要求,但一直遲遲不動。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北周武帝宇文邕

563年,宇文邕派使者楊薦和王慶出使突厥,再次向木杆可汗提出和親,娶其女兒為皇后,木杆可汗很爽快地答應了北周的求婚。

但訊息很快被北齊得知,北齊也馬上派出使者來向突厥求婚,並帶來了更為豐厚的禮物。

木杆可汗經不住北齊厚禮的誘惑,想拒絕北周、轉而與北齊和親,並想將北周使者拘押送給北齊。楊薦探聽到訊息,馬上來到木杆可汗帳前,義正嚴辭地說:“我們從太祖(宇文泰)起就結下友好關係,當初曾幫助你們,將柔然部落數千人送於可汗,現在背恩負義,不怕鬼神懲罰嗎?”

木杆可汗自知理虧,只好答應說:“你說的對,我決定和貴國聯手,誓討東賊,然後再送女兒出嫁。”這才放楊薦等人回國覆命。

雖然還是空頭支票,但宇文邕並沒有灰心。其後,他一邊耐心等待和親訊息,一邊著手和突厥聯合出兵攻打北齊,但突厥礙於北齊的強大,一直出工不出力,甚至半路撤兵,使北周孤立無援,吃了幾次敗仗。

為促進“和親”戰略儘快實施,565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再次派陳國公宇文純、許國公宇文貴及竇毅、楊薦等王公大臣及宮人120多人,帶著皇后的儀仗,到突厥迎親。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突厥首領木杆可汗

但木杆可汗又變卦悔婚,打算與北齊通婚,並將宇文純等北周使臣扣押在突厥,這一扣,就是三年多。

期間,北周使者曉以利害,反覆勸說木杆可汗,但木杆可汗一直不鬆口。直到有一天,狂風大作,將突厥部落的營帳吹得損毀大半,一直相信鬼神天命的木杆可汗以為是天譴,最終下定決心,派人將女兒阿史那氏送到北周,和宇文邕成親,北周的迎親使者經過數載努力,終於不辱使命,和阿史那氏一起返回北周。

“純(宇文純)等在彼累載,不得反命。雖諭之以信義,俟斤(木杆可汗)不從。會大雷風起,飄壞其穹廬等,旬日不止。俟斤大懼,以為天譴,乃備禮送後。”(《周書》

這一年,是公元568年。距宇文邕第一次求親已經過去了七、八年。歷經波折,宇文邕終於在和親結盟突厥方面甩開了老對手北齊,為統一中原贏得了先機。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突厥公主阿史那皇后

3、宇文邕滅齊定中原:“和親”策略顯智慧

實踐證明,宇文邕與突厥的和親策略,在其爭霸北方、統一中原的戰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親突厥,合力攻齊,大大震懾了北齊。

早在突厥答應和親後的當年,宇文邕就發兵四萬,聯合突厥十萬大兵,合力攻打北齊重鎮晉陽。聯軍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20多城,很快兵臨晉陽城下。

齊主高湛趕赴前線後,一度被聯軍氣勢嚇得想逃跑,後被部下勸住。大將段昭、斛律光率兵馳援,突厥擔心齊軍陣營強大,先是觀望不戰,後又趁亂搶劫一番,率軍撤退,致使北周軍功虧一簣,敗退而走。

儘管如此,北周和突厥的聯手,也令北齊上下驚駭。齊主高湛回到晉陽後,曾抱著斛律光大哭。

其後,北周和突厥又多次聯合攻打北齊,雖未消滅北齊,但大大損弱了北齊的軍事勢力。

和親突厥,解除邊患,為北周發展國力創造了時間和空間。

北周和親突厥後,從根本上解除了突厥對北周的邊患之憂,使北周能夠在對抗北齊的同時,集中精力改革政治、發展經濟和軍事勢力。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突厥興起

從史料記載看,北周武帝採取的加強中央集權,改軍士為侍官,將軍權收歸皇帝;推行滅佛政策,完善均田制,改革府兵制、取消兵源種族限制等措施,基本都是在與突厥和親後進行的,這些改革措施,從根本上增強了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綜合勢力,為其統一中原提供了體制、財政和實力保障。

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北周和親結盟突厥,每年要拿出大量的財物贈送突厥。特別是木杆可汗病逝後,其弟佗缽可汗即位,隨著勢力增長,胃口越來越大。北周除了繼續採取和親政策,每年還要贈送給他綿彩、布絹十萬段。常在長安的突厥人就有上千人,他們吃得好,穿得好,受到很高的禮遇。

北齊擔心突厥入侵,也常用厚禮賄賂突厥。佗缽可汗更加驕橫,常得意地對手下說:

“但使我在南兩兒常孝,何憂於貧!”(《資治通鑑》)——

只要我南面的兩個兒子(周和齊)常來孝敬我,我哪裡還用擔心貧困呢!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突厥是北方又一個遊牧部落

宇文邕雖然十分敬重皇后阿史那氏,但擔心會被突厥控制,曾有一個階段逐漸疏遠了皇后,他的外甥女竇氏(後嫁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當年才六七歲,偷偷勸他說:“現在周、齊、陳三國並立,四方未定,突厥勢力強大,舅舅要以大局為重,剋制情感,好好對待舅媽。”宇文邕深以為然,從此對皇后的態度大為轉變。

此後,在齊、周征伐期間,直至北周滅齊,突厥或參與北周的伐齊行動,或保持中立,從未給北周帶來威脅,北周藉機不斷髮展壯大。

與此同時,北齊卻因為君主昏庸,朝政紊亂,國力日益衰弱。宇文邕抓住時機,於公元576年、577年兩次率兵伐齊,終於577年攻滅北齊,完成了統一中原大業。

北周統一北方,客觀上有北齊朝廷腐敗、國力衰弱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宇文泰、宇文邕父子智勇雙全、雄才大略,對內勵精圖治、富國強兵,對外加強與南朝和北方突厥的外交通好,特別是自西魏以來,把持續推行與北方柔然、突厥等夷族政權的和親結盟,作為立國發展謀略,為北周推行改革、增強國力創造了穩定的空間,

從這個意義上說,北周的和親結盟政策背後,體現了統治者的政治智慧和謀略。

南北朝時期的“和親”爭奪戰:雄心背後的謀略較量

北齊皇帝高洋

遺憾的是,這一策略在木杆可汗去世後遭到了破壞。北周統一中原後,突厥佗缽可汗開始侵擾北周邊境,宇文邕也在北征突厥途中病逝,年僅36歲。

而他的兒子宣帝宇文贇是個沉湎酒色、暴虐荒淫的昏君,當了一年多皇帝就禪位給年僅六歲的靜帝宇文闡,朝政很快被左丞相楊堅把持,次年楊堅篡位自立,建立隋朝。統一中原僅僅四年的北周,給隋文帝楊堅做了嫁衣。

(參考史料:《北史》《周書》《資治通鑑》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