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古墓地宮挖出龍袍,被丟棄庫房30年後,國寶變成稻草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漢族建立的王朝。明朝的萬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鈞是明朝的第十三個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萬曆皇帝登基後,在張居正的輔助下於萬曆元年進行政治經濟改革,大力促進了明朝社會的發展,緩解了社會矛盾;還在明王朝西北、西南邊疆、朝鮮發動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寧夏戰役、朝鮮戰役和播州戰役,鞏固了漢家疆土。但好景不長,張居正過世後,朱翊鈞開始沉淪,沉迷於酒色之中,貪財好色,執政晚期,身體日漸虛弱,幾乎很少上朝,也可能因朝廷紛爭不斷,便開始不理朝政,不治理國家,甚至30年從不出宮門,不上朝理政。

古墓地宮挖出龍袍,被丟棄庫房30年後,國寶變成稻草

因此,很多人認為明朝的滅亡跟明神宗有很大的關係。明神宗於萬曆四十八年七月駕崩,古墓專家們考古時在明神宗的古墓地宮中發現大量隨葬物,其中就包括一件非常珍貴的龍袍,可惜文物出土後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而是被隨意丟在一個文物倉庫中,30年後重視起來的時候,龍袍已經破壞非常嚴重,看起來像一堆稻草一樣。

古墓地宮挖出龍袍,被丟棄庫房30年後,國寶變成稻草

龍袍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建國後,為了重新拾起傳統文化,開始重視考古,但當時的考古學家還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本領,要做好考古工作十分困難。這時候,我國著名學者郭沫若主動擔任起了這個重任,於是在郭沫若的帶領下,考古學家們取得了可喜的收穫,但不可避免的也帶來了一些危害。如發現明神宗的古墓後,郭沫若迫不及待的帶著一眾考古專家進入古墓,但他們卻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給古墓裡的文物造成了巨大傷害。

古墓地宮挖出龍袍,被丟棄庫房30年後,國寶變成稻草

當時還有傳言稱定陵裡有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一部明朝時期收錄中國古代著名典籍的古籍,在找尋永樂大典的時候,專家們發現了龍袍,但由於專家們沒有做任何防護措施就直接進入古墓,古墓裡的文物都接觸到了空氣,導致發現龍袍時,龍袍已經受損。

古墓地宮挖出龍袍,被丟棄庫房30年後,國寶變成稻草

更讓人感到惋惜的是,由於當時的考古學家們對考古方面的知識還沒有全面瞭解,把龍袍拿出古墓後就直接放在一個庫房裡,導致本來就已經很脆弱的龍袍“雪上加霜”,國寶就這樣變成了“稻草”,實在讓人心痛不已。直到近幾年,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情況才的得到好轉,現今考古專家們特意為定陵的文物打造了一個儲存櫃,雖然無法完全恢復原樣,但至少可以避免這些文物再次受到傷害,更甚者還透過現代技術以仿品的形式將龍袍還原。

古墓地宮挖出龍袍,被丟棄庫房30年後,國寶變成稻草

這個悲劇給考古學家們沉重的打擊,也算是一個教訓,讓他們不禁開始反思自己,並且懂得更嚴謹地對待挖掘古墓這件事。這件事也給考古學家們敲響警鐘,考古學家們應該認識到想要去挖掘古墓,應該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素養和有能夠保護好文物的信心,而不是空有一腔熱血“埋頭苦幹”,否則只會帶來更多的悲劇。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