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北伐匈奴

秦始皇決定北伐匈奴也不是一時興起,其實早在滅六國後不久就想收拾匈奴了。

但是考慮到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不是太大,不太有把握,就暫時先忍了。

不過秦始皇一直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擊必殺。

這次在讖語“亡秦者胡也”的精神刺激下,終於下定決心解決匈奴問題。

秦始皇本就是個好鬥之人,不輕易認輸,神武九天,一說打仗渾身抖擻,這在源頭上就助長了秦軍計程車氣。

大將蒙恬那也是一代名將,將門之後。

他的爺爺蒙驁,老爸蒙武也都是秦國的著名將領。

蒙恬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神勇無比,有“中華第一勇士”的美譽,文武雙全,傲視江湖很多年。

傳說他曾改良過毛筆,而且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可以說這是一個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絕世人才,由他帶隊北伐匈奴勝算大大提高。

又加上秦軍那是百勝之師,烈火中鍛煉出來的,有蕩平六國的光榮歷史,士氣高昂,不打仗就手癢癢。

另外秦朝戰法先進,軍制規範,兵種齊全,有步兵、車兵、騎兵、水兵四個基本兵種。秦軍的武器也非常先進,在戰爭中有一個最核心的武器,就是弩。

弩者,怒也。

因為它的聲勢威力非常巨大,象發怒了一樣,所以取名為“弩”。

弩源於弓,威力又遠遠大於弓。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弩有四個主要特點:

一是射程遠。

這個非常重要,雙方對戰,射程遠的武器肯定佔有先機。

當普通弓箭還沒到達攻擊位置時,弩便可以先發制人射殺對手。

其實到現在為止,射程遠的武器都深受各個國家的重視。

比如,美國雖然擔心朝鮮有核武器,但其實最擔心的還是朝鮮具備打擊到美國本土的遠端攻擊能力。

二是命中率高。

弩不像普通弓箭那樣容易打偏,它可以長時間引而不發,在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射出,有利於捕捉射擊的最佳時機。

三是使用門檻低。

普通人只要掌握弩的發射原理,不怎麼訓練就能上手使用,這樣大大提高了軍隊的作戰訓練效率。

四是可以同時發射幾支甚至幾十支箭,戰鬥威力巨大。

這點也非常重要,秦軍的重灌戰車體型高大,上載各式弩箭,發射起來可以密集如雨。

電影《英雄》已清楚的再現了這一幕,我就不多加描述了,其效果就像今天的坦克,所向披靡。

弩當時是秦朝所特有的武器,而匈奴沒有,代表著當時軍事技術的高峰,屬於尖端武器。

秦朝時期,秦弩的製造已經實行了機械化規模化生產。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這樣從秦始皇的戰爭意志,到蒙恬將軍的軍事素養,再到軍制戰法,再到士兵戰鬥力,最後到武器的先進性,秦朝無疑都已經準備妥當。

我們再看看匈奴的情況。

匈奴當時的老大是頭曼單于,這是匈奴第一個單于,應該說也是非常有作為的。

如果你不太熟悉這個人的話,應該對他的兒子冒頓單于有所瞭解。

如果冒頓單于你也不熟悉的話,那麼對發生在這對父子單于身上的故事“鳴鏑弒父”應該有所耳聞。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可以去查詢一下相關資料,或者耐心等一下,等有機會寫到冒頓單于時我再好好說說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太傳奇了。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頭曼單于畢竟是第一代單于,原來舊有的生產關係還在協調之中,生產力也不發達,周圍各個部落勢力更是錯綜盤結,不夠統一。

另外匈奴軍隊當時雖然初具規模,驍勇善戰,勇猛兇悍,並且長於騎射,機動靈活。

但是軍制管理不完善,軍事戰法老套落後,軍隊組成以騎兵為主,兵種單一。

平日裡有組織無紀律,很難形成合力,有事的時候就聚在一起去幹一仗,沒事的時候就去放羊了。

士兵的戰鬥力和秦朝的正規軍相比相去甚遠。

武器也不夠先進,仍然大量使用普通弓箭。

這樣雙方的力量對比顯而易見,秦朝遠勝匈奴一籌。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蒙恬接到秦始皇的命令後,馬上帶著三十萬大軍兵分兩路進攻匈奴當時佔領的黃河以南地區。

主力由蒙恬帶領經過現在的陝西榆林從北部包抄進攻。

另一路出蕭兼關直接攻擊南部。

之前中原的諸侯國常年混戰,總是被匈奴侵擾,很久沒有進攻過匈奴了。

在秦滅六國後秦朝仍然對匈奴採取了戰略守勢。

現在秦朝的數十萬大軍無緣無故突然從天而降。匈奴哪裡會有防備,一接觸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分頭逃竄,把很大一片肥沃的草原讓給了秦朝。

如果匈奴頭曼單于知道是盧生從神山抄來的那本書搗的鬼,估計非生吃了盧生不可。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蒙恬按照秦始皇的要求將這裡進行劃土分割槽,設定了四十四個縣,並將內地的罪犯發配到這裡生活,以後就屬於秦地了。

當時的人們稱這塊地方為“新秦”。後人則稱之為河套地區,主要是指黃河“幾”字彎和其周邊流域,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地圖加強一下認識。

這還不算完,第二年,蒙恬奉秦始皇之命乘勝追擊,率秦軍渡過黃河,繼續北進,兵勢迅猛。

匈奴抵擋不住蒙恬的凌厲攻勢,非常恐懼,只好向北繼續撤退,退出了陰山和賀蘭山高地,北撤七百餘里,退到陰山以北的漠南一帶遊牧。

秦軍很快佔領了高闕(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後旗西南)、陰山(今內蒙古自治區狼山)、北假(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以北、陰山以南地區)等地。

在這些地方又設定了三十四個縣,將內地三萬餘戶人家遷徙過來居守。

這次對匈奴的戰爭取得了巨大勝利,匈奴自此數十年內“不敢南下而牧馬”,可以說是一戰定乾坤。

匈奴是趕跑了,但是沒有受到重創,其對秦王朝的威脅依然存在。

為了防備匈奴再南下侵擾,秦始皇想了一個辦法,就是修個圍牆把這幫還沒開化的胡人給擋到外面。

這個圍牆就是流傳至今的著名長城。

其實長城並不是秦始皇個人的發明創造。

以前燕國、趙國、秦國這些國家為了防止匈奴侵擾邊境就各自建造了長城。

秦始皇就命令蒙恬把這三個國家的北部長城連線起來。

連起來後的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到遼東,越山跨谷綿延五千餘里。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後來又經過若干朝代進行加固整修,特別是明朝,就成了現在的萬里長城。

現在我們後人去北京看長城,感覺好不宏偉,堪稱世界奇蹟,感嘆祖先的智慧。

其實這是歷代勞動人民的心血造就的。

如此浩大的工程即便放在今天也是不容易完成的,何況科學技術極端落後的古代呢。

這無疑會加重歷代勞動人民的沉重負擔。

付出這麼大代價建造長城究竟有作用麼?

萬里長城

長城並不是秦始皇個人的發明創造,在秦統一以前許多諸侯國家都有建造。

它其實是沿著國界修築的防禦性軍事工事。

尤其是位居北方的秦國、趙國、燕國甚至都有南、北兩條長城,其中北長城都是主要用來防禦匈奴的。

秦國的北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省岷縣)向北經固原(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直至黃河;

南長城的位置在與趙國、魏國相鄰的邊界地方。

趙國的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自治區臨河),東至代地(今河北省蔚縣);

南長城則是為防範魏國和齊國而沿著漳河修築的。

燕國的北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省獨石口)、東至遼東;

南長城的位置在與趙國、齊國相鄰的邊界地方。

除這些外,還有魏國為防禦秦國修築的長城,以及齊國、韓國、楚國等幾個國家之間的長城。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以上是對秦朝統一之前的長城做個簡單彙總,你不必刻意記憶,大概知道有這麼回事就行了,記住了也沒多大意思。

秦始皇修築長城嚴格意義上應該說是邊拆邊修。

拆除的是那些諸侯國之間已經失去使用價值而且又妨礙交通、妨礙集權統一的長城。

修築的是秦、趙、燕三國用來防禦匈奴的北長城,將這三段長城銜接在一起並擴大加固,讓它成為一座完善的軍事防禦體系。

很多書把秦長城寫的很複雜,直把人繞暈為止,其實思路理清楚就這麼簡單。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我們再說說長城這個軍事防禦工事本身的特點,以便於將來你去了北京長城不用導遊介紹就可以瞭如指掌,也顯得你有文化,有見識啊,讓人刮目相看!嘿嘿。

長城在建築構造上主要有關隘、城牆、城臺、烽燧四部分組成。

下面分別簡單介紹一下:

一、關隘

關隘又叫關城,一般設立於高山峽谷等險要的地方或者是扼守交通要塞的地方。

在這裡可以用較少兵力抵禦較多敵兵,起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

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關隘主要有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張家口、殺虎口;山海關、居庸關、平型關、雁門關、得勝關等等。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二、城牆

長城的城牆基本由土築石砌而成,順山嶺地勢而築。

平均高度約7。8米,一般是外高內低。

平均寬度牆基約6。5米,牆頂約5。8米。

牆身內部每隔不遠就有一個券門,是用石磚砌築成的拱頂門,有石階通向牆頂供士兵上上下下。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三、城臺

城臺又分為牆臺、 敵臺和站臺三種形式,相隔半里而設,凸出牆外。

城臺有的設雙層敵樓,樓下砌築屋室供小隊士兵駐守;

有的直接不設敵樓,只是外面砌個垛口,裡面開個鋪位供幾個士兵巡邏放哨。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四、烽燧

烽燧也就是煙墩,這兩個名字估計很少人知道,不過它還有個俗名應該都知道,叫烽火臺。

烽火臺主要作用是傳遞軍情,所以有的設定在高山之巔,有的設定在平地轉折處,有的設定在敵樓的頂部。

怎麼辦?

就用烽火臺白天燃煙,夜間舉火。

這辦法雖然土,但很有效。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現在你是不是對長城有個比較清晰的大概認識了,當然還有一些細部構造,這裡就不多說了。

秦始皇下令修築長城的同時,不僅派大軍沿長城駐守屯防,而且還在長城附近一帶設立了十二個郡,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對長城沿線進行“房地產”開發。

並且大量從內地移民過來開墾荒地,以保證邊防物資的供應。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什麼是馳道、直道呢?

馳道前面說過了,這裡就不再解釋了。

直道簡單說一下。

所謂直道其實就是一條專供軍方使用的軍事道路,陝北俗稱為“皇上路”“聖人條”。

秦直道南起都城咸陽附近的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今淳化縣涼武帝村,這個村名有武帝乘涼的意思。),北至今天的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穿越14個縣,700多公里。

路面最寬處約現在的60米,一般也有20米。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秦始皇下令修築長城一事,歷來為史學家、政治家所關注,但評價不一。

其實評價任何人物或事件都應該從當時和中長遠兩個方面來考慮,而不能只關注一面,否則就有失偏頗。

我們先看看秦朝當時的情況。

秦朝當時戰亂剛剛平息不久,生產力尚未恢復,人民生活也未安定,整個國家都還未得到喘息。

所以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修築長城這麼浩大的工程應該是勉為其難的。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其實就是當時老百姓痛苦心聲的集中反映。

因此長城非但未按照秦始皇的設想給秦朝帶來長治久安,反而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秦始皇的初衷是好的,是為秦朝的萬世基業考慮的,為邊境老百姓能夠長期安居樂業著想的。

不可以簡單與修建阿房宮、驪山陵墓等純消耗國力民力的皇家奢侈工程相提並論。

而且長城對後來漢朝初期、中期防禦匈奴也的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秦朝十

我們再把長城放在歷史長河中看看有什麼深遠意義。

這個分歧就比較大, 莫衷一是,而且都是著名政治家、歷史學家的論斷。

國父孫中山先生認為,長城的作用非同小可,舉足輕重。

他將秦始皇修築長城的功勞與大禹治水相提並論。

認為如果沒有長城捍衛中原,中國可能等不到宋明,在楚漢時代就滅亡了,更談不上漢唐時代的興盛。

他甚至把漢民族同化蒙古、滿族的功勞也歸在長城名下。

因為長城的存在,使得漢族的同化力更加有效果,才能夠

“雖一亡於蒙古,而蒙古為我所同化;再亡於滿洲,而滿洲亦為我所同化”。

但孫中山的這些褒獎並未得到一些歷史學家的認同。、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秦朝看似解決了北患,但實際上從沒在根本上解決匈奴問題,只是被一時阻擋。

所以長城的防禦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漢唐之所以興盛不是因為長城,而是其開放的文化和自身強大的國力。

大明朝是修建長城最下工夫的朝代,然而受外族侵擾最厲害,最終免不了被外族所滅的命運。

清朝入關後,決定不再修築長城,康熙認為沒有必要,他的看法和這些歷史學家的觀點比較一致。

看看,就這麼個長城,擺在那裡,你看得見摸得著,但對歷史作用,歷史定位的評定卻大相徑庭,甚至截然相反。

而且都是歷史上著名人物評價的,你該相信誰。

可見歷史是活在每個人心中的,而不是一個模樣,這也正是歷史好玩有魅力的地方。

關於長城是非功過我這裡就不多說了。

不管別人怎麼評價,萬里長城已經成為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標誌,至今還在發揮著經濟文化作用,賺取外匯。

這肯定是秦始皇當初想不到的。

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去好好考證一下,提出你自己的觀點,而不要盲從!

匈奴趕跑了,長城也建了,北方總算搞定,那麼南方“百越”秦始皇又會怎麼對付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