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政治手段極其強硬。不要以為武則天沒有想過把江山傳給武家人的想法,改國號大唐為大周,自立武周皇帝就可以看出,她這是在為武家鋪路。但是後來武三思的種種表現讓她很失望,才萌生了還李唐江山的想法,重新立下太子。但是,以張柬之為首的挺唐派擔心武則天不會順利交出權力,怕遲則生變才發動了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古代人對身後事甚至比生前還重要的,按狄仁傑之說:武氏若把皇位傳給侄子,那麼百年之後她是不會得到祭祀的,因為她對於武家來說是外戚,外戚是不會得到祭祀的。還有唐朝割據很厲害,李氏家族各路藩王擁有大量兵權,若是傳位武氏,起兵討王幾乎是一定的,在天下人眼裡,武氏雖然做了皇帝,但也不過是代李氏行天下事而已,所以取而代之幾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說武氏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有時候放下才是得到,所以歷史上對武氏也是褒大於貶的。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強大的文化傳統,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孩子隨夫姓,不僅在中國,是全世界範圍內的主流存在。父系取代母系氏族社會,也不完全是經濟作用,裡面成分也很複雜。這個傳統要歸功於周人的宗法制,通過幾百年,一代代人履行下來,已經是根深蒂固。而且與父系氏族社會發展相配。除非要求全社會範圍內,都跟母親姓,以母親財產繼續為準,然後還要經歷幾百,甚至幾千年的適應期。武則天等不了那麼長,整個社會都不能接受。隨夫姓一般指的是妻子隨夫姓,但是在中國,沒有這種情況。如果武則天隨了李治姓李,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但是武則天不可能改姓李。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表面上是王朝姓氏之爭,實際上是王朝話語權的競爭。大唐江山是李家人帶領著打下來的,其中艱苦和付出非比尋常。在維護正統計程車大夫看來,武則天的作用就是延續了李家香火。老百姓說,就生了個孩子,就打量著這個家都是她創造的,過分了。無論說生孩子有多苦,那比起打江山就是不如。除非武則天家族在打江山過程中,傾家蕩產支援,可惜沒有。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兒子裡面,嫡長子優先繼承,嫡長子沒了,嫡次子。嫡次子也沒了,再庶子。古時兩條繼續原則:子承父業,兄終弟及,都沒有女兒繼承的傳統。女性要繼承皇位根本不可能,像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三人都是靠搶、奪的,但這三人都失敗了。韋皇后失敗是因為對軍隊的控制力不行;安樂公主失敗是因為韋皇后失敗了;太平公主失敗了是因為遇上了李隆基。還有一個左右逢源的牆頭草上官婉兒,想當女宰相,但是她只能依附於韋皇后或者太平公主,她們失敗了,她本人也就失敗了。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繼承李治的法統: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女兒們沒有繼承權。庶子也不是說就一定沒資格,要看朝局。一般嫡子尚在,背後有強大的官僚體系支援,庶子根本沒有機會。舉個例子,戚夫人想讓劉邦立趙王劉如意的來說,戚夫人是什麼人,半路被劉邦收編暖床的。對大漢有什麼貢獻,沒有。呂后可是舉家支援劉邦創業,家裡出錢出人出力,大漢一半是呂后家族出力建立的。漢初的功臣,一邊倒全站在呂后這邊。戚夫人那邊一個都沒有。這個格局,戚夫人的兒子怎麼可能接位!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我們看呂后,劉邦都死了,她還能專政。就是因為她就是整個家族支援劉邦創業,是有付出有股份的。政治上,呂后就是劉邦,所以功臣集團沒意見。但呂后一去世,功臣立馬就殺呂家子弟(已經不能代表劉邦了),一個道理。武周代唐本來就是借殼上市。武則天覺得是革命,士大夫不這麼看,就是投機取巧。不過武則天代表李唐,你只要不出格(不把江山傳外人)都好辦。想想,武則天還活著啊,張柬之就發動神龍政變。人心向唐,不可扭轉。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武則天應該是剛開始一心想要那個龍椅,其它的沒多想。真正得到了那個龍椅之後,才發現傳位問題是個大麻煩,最後沒辦法立了李顯為太子,但是始終不是很甘心,還是在搖擺。神龍政變給了武則天重拳一擊,徹底絕了武則天的不切實際的念頭。所以總結來說就是,沒有做好改朝換代的工作,只是一心為了當皇帝啥也不考慮。武則天如果打算另闢一個新朝代,那就得把李家人全部殺光。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這就是武周政權的無奈,按武則天的想法,武周最好世代延續下去。自己還必須作為開國皇帝,受後代敬仰。不僅有歷史地位,還要有身後榮光。以狄仁傑為首的擁唐派大臣告訴她:帝國和歷史地位,你只能選一個。選侄子,帝國還在,歷史地位沒你份了。而且我們不答應,要鬧事。選兒子,雖然帝國沒了,但你的地位身份永在,我們都記得你,擁護你。原本以為是兼得的東西,出現了矛盾。武則天再三思考,還是接受了有人承認她比較好。

武則天千辛萬苦才稱帝,晚年為何把皇位還給了李家?並非年老糊塗

總之,武則天面臨的,不是沒有繼承人可選。而是選誰,他們的背後,是有強大的力量在做支撐。武則天的顧忌在:1。選兒子,背後有力量能穩定,但武周沒有了。武週一世而亡,她不甘心。2。選侄子,難以服眾。武周是有人繼承了,但身後可能風雨飄搖。而且,這個侄子很可能不認她這個開國皇帝。武周朝若干年重修歷史,很可能沒有她的地位。她等於白弄了,更不甘心。武則天是皇帝,天下女人有的她有,天下女人沒有的她也有。所有的苦與樂,榮與辱她都體會過,一個人什麼都嚐盡了,也就無謂了。最後的選擇她只是做回最初的自己,一個妻子,一個媳婦,一個母親的身份。一個無字碑,死後都是兩手空空,什麼也帶不走,可是人死了也不會堵住別人的嘴,還不如留塊無字碑,任由他人去評論,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