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徐州地處華北平原東南部,境內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冷兵器時代用兵,講究一個山河便利。

可徐州的丘陵山地所佔比例很少,最高峰大洞山,海拔僅為361米。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徐州

儘管如此,古人對徐州評價甚高。《讀史方輿紀要·卷二九·南直隸十一·徐州》中,就明確指出:

彭城(古徐州)之地,南守則略河南、山東,北守則瞰淮泗,故於兵家為攻守要地。

古人為何如此看重徐州?一言蔽之,唯水運而已。

如下圖所示,淮河流域水網密佈,徐州剛好位於南北緩衝地帶。

水運在古代的重要性,不亞於現在的高鐵,交通極為便利。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淮河流域

單單看水路,還不足以瞭解徐州之重要性。

如下圖所示,中國曆朝歷代的核心區域,無非就是關洛、幽燕、江南三大板塊。

徐州恰好位於三大板塊中心位置,距離幾乎是等長的。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可以抵達任意一個板塊。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關洛、幽燕、江南三大板塊

是故,徐州不可避免的成了四戰之地。自古以來,南方政權想要擋住北方政權,堅守江淮的核心就是守徐州。

反之,北方政權一旦奪取徐州,對南方政權無異於降維打擊。

基於此,徐州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無不重視徐州城防。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徐州古城區點陣圖

徐州城防也很有特點,城牆高大堅固自不必說,徐州還有更厲害的地方。

大家仔細看,徐州恰好位於小盆地中間地帶,形成了一個既有丘陵山地又有平原的立體城防體系。

此等攻防體系,在冷兵器時代,想要輕鬆攻破徐州,難度是指數級的。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津浦鐵路、隴海鐵路交匯于徐州

及至清朝末年,鐵路運輸成了重中之重。清末民初,津浦鐵路通車,徐州為重要站點之一。

1913年5月,隴海鐵路延伸至徐州,交通樞紐正式形成。此後多年,隴海鐵路歷經擴建,延伸到了連雲港。

近現代的重要歷史事件,無一例外的都是以徐州為中心。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徐州與重要歷史事件

特別是淮海戰役,敵我雙方投入兵力高達140萬,主戰場正是以徐州為中心。

碾莊、雙堆集、陳官莊三大具有決定性的戰役,無不與徐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淮海戰役示意圖

淮海主戰場選址徐州,再一次強化了其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歷史意義。

按照中央軍委的戰略構想,淮海戰役是為了解決長江以北將軍嫡系主力,以達畢其功於一役之效果。

彼時,蔣軍嫡系主力都在徐州周圍,試圖負隅頑抗。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淮海戰役前敵我態勢

如上圖所示,敵16兵團扼守宿縣,敵第2、13、7兵團一字排開在隴海路上,這明擺著要固守徐州這個交通樞紐。

華野、中野想要實現中央軍委“江北決戰”的戰略意圖,就必須解決掉徐州周圍之敵。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徐州鐵路樞紐

建國後,徐州憑藉其交通優勢,成了中國中東部主要連線點,與河南省會鄭州一道,形成了隴海線上的經濟雙引擎。

隨著高鐵建設的發展,京滬高鐵、鄭徐高鐵、徐廈高鐵、徐蘭高速鐵路再度交匯在徐州,令其成了“雙十字樞紐”城市。

徐州無險可守,為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淮海主戰場選擇,大有講究

圖|徐州夜景

戰火硝煙已成歷史,徐州的戰略要衝就體現在了經濟佈局上。

時至今日,徐州都市圈與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了優勢互補的經濟格局。

由此可見,徐州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經濟發展不可忽略的戰略高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