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文/元氣少女QMQ

小冰期 (Little Ice Age) 概念首先由Matthes在1939年提出,泛指1450~1890年間全球氣候相對寒冷的時期, 氣溫比現代低1~2℃。在我國,這一時期恰好是明、清朝時期,因此也被稱為“明清小冰期”。

竺可楨先生開歷史地理研究之先河,第一次嘗試用歷史文獻對古代氣候變遷進行研究,建立起了在過去五千多年間中國的氣候變化結構模型,後繼研究者們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了細緻分化研究。

他們將寒冷期出現的時間做了進一步分類,分別是: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幾個世紀,明朝的小冰期就是最後一個寒冷期。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明史研究專家在探究明朝滅亡的原因時,經常從明朝的政治、經濟、內亂等層面去入手分析。但近些年,隨著歷史地理研究學說興起之後,也有不少人從這個角度入手,開始重新審視明朝的滅亡這一歷史問題。

有人說,明朝的滅亡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而“明朝小冰期”正是其中的“天時”所在。那麼,究竟明朝小冰期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對明朝到底出現了哪些影響,以致於史學家作出此種結論呢?

一、小冰期的成因

關於明朝小冰期出現的原因目前主要存在兩種學說,它們分別是天文學和地球物理學。

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的光度和地球之間的引力、輻射變化是導致地球出現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當太陽的光度變弱時,進入地球的輻射量就會減少,地球自然就變冷,當輻射量過低時就會導致冰期氣候的出現。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地球物理學派則認為,小冰期的出現要從地球上的物理因素考慮。拿大氣物理來說,是因為火山活動頻繁,導致大氣層中的火山灰量急劇增加,從而降低了大氣的透明度低,所以大氣的輻射量就因此減少,導致地球變冷。

從地理地質方面考慮的話,可以從板塊運動的角度著手,各個板塊之間的運動會造成陸地升降,板塊的移位改變了過去的海陸分佈形態以及氣候的環流狀態,在雲、雨、雪等自然氣候因素的影響下,地球變冷的狀態會瞬間傢俱從而導致冰期來臨。

無論是在中國古代還是現代社會,氣候變化對社會和人類生活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而且時常是超出常人的可控範圍的。

即使我們今天的科技水平較明清時期已經有了飛躍式的進步,但是我們在面對一些環境問題時仍然是束手無策,遑論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人了。

明朝的小冰期不僅影響了百姓的生活,也讓明朝政府的統治變得更加岌岌可危。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二、天災之下,外患肆虐

據史料記載,當時明朝普遍地出現降雪情況,就連南方地區也不例外。長江、錢塘江水面結冰長達一個多月,常年溫熱的廣州竟然也出現了一尺多高的降雪。

南方尚且如此,更別提北方了。

據資料記載,明朝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山東地區剛入十月就已經大範圍地降雨下雪,雪積數尺有餘,就連樹枝都不堪暴雪重負,盡折斷於路邊,鳥獸凍的凍死、餓的餓死;河北則更嚴重,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從五月初就開始連降大雪,其冬日景象更不堪想象。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低溫冷凍的氣候讓居住在北方的遊牧民族女真人農業大量減產,牲畜死亡,百姓生活十分窘迫,到處都是餓死的牛羊和牧民。而明朝統治者一貫對女真人採取的是高壓政策,遇上災年不僅沒有放寬貢品要求,還要求與豐年一樣多的牛羊牲畜,否則就要關閉邊境的貿易。

以那時候女真人的生產狀況,根本交不上這些東西。苦於生計的女真人無計可施,最終走上反明的道路,建立了後金政權,並與明朝爆發了多次戰役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的撫順之戰、緊接著的薩爾滸之戰、還有天啟年間的遼瀋戰役、平西堡戰役都是女真人在荒年對明朝的經濟掠奪。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三、氣候反常,人間地獄

屋漏偏逢連夜雨,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年)期間,出現了罕見的的十年大旱,湖泊逐漸乾涸,就連黃河干流和支流甚至都出現斷流現象,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旱情災害。華北地區十年的降水量減少了11%-47%,還有二十三個地區出現了連續四年以上的重旱。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小冰期造成氣候的急劇變化——旱澇頻發

頻繁的旱災同時卻還出現了水澇,拿陝北地區來說,僅在崇禎年間,就發生了六次大水災,黃河決堤,城池被淹。華北是當時的農業主產區,對於農業來說,水量是否均衡直接影響著農業收成。

乾旱年間的華北農業大量減產,收成不及往年的十分之一,糧價奇高。民間吃草子、樹皮的情況十分常見,更有甚者,親人相食,慘狀難以想象。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小冰期引起的氣候急劇變化使社會的衛生狀況進一步惡化,饑荒讓百姓不加分別地食用各種動物,病毒有了可靠持久的傳染通道,從而導致疾病也在民間氾濫開來,鼠疫是當中的典型代表。

在明史資料中有關於鼠疫的相關記載,其中在崇禎七八年時鼠疫最盛,患上這種病的人早上發作,晚上就死亡,百姓們十分驚恐,紛紛逃出城外。

居民出逃一方面導致城市的沒落,另一方面也讓疾病更廣地傳播開來,從而又大大增加了鼠疫的患病率。

饑荒和疾病讓明朝的人口迅速減少,

和明朝初年相比,崇禎十七年的明朝人口整整減少了七分之三,造成了明朝社會生產力的停滯甚至是倒退。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而旱災、水災、蝗災和鼠疫連年頻發,導致明朝的生產受到極大阻礙。

明朝的財政拿不出錢來給邊境的將士分發軍餉,邊防告急,僅陝西就欠下了一百三十八萬兩的軍餉,逃兵增多,最後演變為群體兵變。再加上女真人在關外不斷用兵,腹背受敵使得明朝混亂不堪,百姓食不果腹,流寇四起,農民起義如燎原之勢席捲而來。

僅崇禎元年到崇禎八年間,全國就已經出現了十三家起義軍,人數多達三十多萬。王二、高迎、李自成、張獻忠等紛紛揭竿而起,欲取而代之。

天災加上“人禍”最終拖垮了明朝政府,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首都陷落,明朝的崇禎皇帝在山上自縊,標誌著明朝的滅亡。

旱澇齊虐,廣州積雪,女真人被迫造反,明朝末年的生活有多可怕?

不久後,滿人揮師入關,進駐北京,成為紫禁城的新主人,又開始了新的統治。

縱觀小冰期對明朝各方面產生的影響來看,我們不得不說它的確是在催化明朝滅亡這一歷史事件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氣候決定歷史”的理論尚且存在著巨大的爭議,我們不能武斷地將其視為明朝滅亡的唯一原因。一個王朝的滅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明朝小冰期問題的提出,也僅僅為的是讓這一研究具有更多的角度和視野,以豐富現有的研究成果,切不可片面受之。

參考資料:

1、《明朝滅亡與“小冰期”》,易山明

2、《明清小冰期鼎盛期氣候變化及其社會響應》,肖傑、鄭國璋、郭政昇、閆麗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