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揭秘清朝為什麼在武昌起義後四個月內就快速滅亡?

揭秘清朝為什麼在武昌起義後四個月內就快速滅亡?

清朝

清朝,自1644年入關進駐北京城以後,到1912年2月滅亡,歷經268年。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在1911年10月的武昌起義的炮聲中快速走下神壇、走向滅亡只用了短短的四個月。如此一個龐大悠久的帝國為什麼·在短短四個月內就變成了歷史的一頁?下面就讓我為大家分析一下清朝快速滅亡的原因:

揭秘清朝為什麼在武昌起義後四個月內就快速滅亡?

武昌起義

欲瞭解清朝快速滅亡的原因,就得先了解清朝政權的支柱和根基是什麼?清朝入關統治天下所依靠的其驍勇精銳的滿蒙八旗和漢族地主、官僚的支援,到1840年以後隨著中國國門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所轟開,其漸漸淪為了西方列強在中國利益的總代言人,西方列強的支援也成為了其維持政權的重要根基。而清朝的滅亡正是其政權根基和支柱一步步的動搖、垮掉,隨著武昌起義成功的一點火星便瞬間點燃了清朝腐朽的大殿,使其很快變成了歷史的灰燼,再無復燃之可能。

揭秘清朝為什麼在武昌起義後四個月內就快速滅亡?

小站練兵

清軍入關之後,在短短的二十年間,便被中原富饒多姿的生活所腐蝕。驍勇的滿蒙八旗也漸漸的褪去血性,變成了豪奢淫慾的紈絝子弟,在平西王吳三桂造反之後,滿蒙八旗一觸即潰,最終清廷還是依靠漢族綠營兵馬平息了叛亂,而且八旗子弟在長期的奢侈生活中,不思上進,好逸惡勞,使滿族本身人才逐漸青黃不接,尤其在清朝道光年間以後,軍機處幾乎選不出合適的滿族大臣來統領朝政,使得軍機處的實際權力漸漸轉移到了漢族官僚手中。在清朝平滅太平天國起義中,其地方上的滿族力量幾乎被摧毀一空,各主要城池的滿城也被太平軍殺戮一空,使得滿族掌控全國的實際力量出現嚴重下滑。而甲午戰爭之後,清朝為挽救國勢,編練新建陸軍,袁世凱到天津小站督練新軍,練成精銳的北洋六鎮新軍,但新軍由袁世凱一人獨自掌控,朝廷難以指揮。到了清朝行將滅亡之際,其政權的重要支柱滿蒙八旗早已腐朽墮落,而編練的新軍卻只聽袁世凱的調動,便再無兵力再支撐救援清王朝了。

揭秘清朝為什麼在武昌起義後四個月內就快速滅亡?

皇族內閣

清朝之所以能以少數民族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與其傾心漢化,籠絡漢族官僚、地主有極大關係,而漢族官僚也將清廷視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傾心支援,尤其是在平定三藩、白蓮教大起義、太平天國起義中漢族官僚地主傾力相幫,使得清廷一次次轉危為安 ,而漢族地主、官僚勢力也在這期間一次次的膨脹,到了曾國藩、李鴻章建立湘軍、淮軍平定太平天國起義後,漢族地主、官僚已經成為了地方上的實際掌控者,特別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李鴻章、張之洞不遵朝廷聖旨、實行“東南互保”,更是表明清朝已經基本喪失了對地方的掌控。加之清朝戊戌變法的失敗,使漢族官僚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喪失對清朝的信心;1905年,清朝宣佈廢除延綿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使得傳統的漢族地主、官僚不再擁護支援清廷;1911年5月,清朝宣佈實行君主立憲、內閣總理制,組建了第一屆內閣,然其內閣十三人中、只有四名漢臣、其餘有七人為皇族、兩人為滿族貴族,此名單一出,天下群情激奮,漢族官僚、地主徹底走向了清廷的對立面。由此其政權的第二根支柱也倒掉了。

揭秘清朝為什麼在武昌起義後四個月內就快速滅亡?

清帝退位詔書

1840年以後,隨著中國國門的開啟,清王朝逐漸淪為了列強在華利益的總代言人,其後期更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但武昌起義的成功以及全國的積極響應使得列強認識到清王朝已無力再統治怎麼龐大的帝國,也再無力保障其在華的巨大利益,使得列強在辛亥革命期間保持曖昧態度、與革命黨、北洋軍暗通款曲,未直接干預中國革命運動。而後期無論是以袁世凱為代表的軍事實力派,還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都為了儘早把清王朝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均表示清王朝與外國達成的所有條約新政府均繼承,並將繼續按照條約規定的內容履約,同時宣告將繼續保護列強在華的利益,列強看新政府如此表態,便很快的拋棄了清政府,支援新政府,並向清廷施壓,力促南北和談。由此清王朝的第三根支柱也倒了。

揭秘清朝為什麼在武昌起義後四個月內就快速滅亡?

中華民國

清王朝之所以在武昌起義後很短的時間內便徹底成為了歷史,與其政權的的根基早已被挖空,支柱早已倒掉有很大關係,其想平定起義,但卻有心無力,加之其統治階級內部早已分化、八旗皇族只顧自身眼前利益,不思報國,終在全國風起雲湧的起義和北洋強大的軍事壓力下,268年的清王朝只用四個月便永遠成為了歷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