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明朝黨爭嚴重,但清朝卻沒有,為何歷史學家卻認為清朝不行?

一般來說,現在網上很喜歡拿明朝和清朝對比,不知是對於這兩個王朝之間的民族情緒還是國家情懷,網友們很喜歡把他們放在對立面,從當年明月那邊過來的明朝粉絲則認為明朝無懈可擊,清史12講過來的清朝粉絲們則認為清朝世界無敵,兩邊經常打口水仗,這不,最近在網上小編又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明清矛盾,說的是明朝黨爭極為嚴重,但是清朝卻不存在這種現象,為何歷史學家卻普遍性的認為清朝不行?

明朝黨爭嚴重,但清朝卻沒有,為何歷史學家卻認為清朝不行?

當時小編刷到這個歷史帖子的時候大吃一驚,因為畢竟歷史只是學術,沒有太多的情感抨擊,結果在帖子下面清一色的明朝和清朝的粉絲在那裡掐架,支援的認為明朝是民主開化,反對的則認為歷史學家沒有眼光,過分的貶低清王朝,總會拿著結果來討論過程,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下。

首先關於黨爭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從漢代已經開始了,那時候官員和太監之間經常進行利益集團劃分進行對抗,不過他們

那種

形式的黨真和明朝還是略有不同,他們依舊是在皇帝預設的情況下進行分權制衡,彼此之間打來打去都是為了保證皇帝的安全。但是到了明朝的時候,黨爭則變的性質完全不同了,原本為了保住皇帝安全的政治鬥爭行為,結果成為了架空皇帝的一種政治變異。

明朝黨爭嚴重,但清朝卻沒有,為何歷史學家卻認為清朝不行?

我們仔細回顧一下明朝的內閣制度,那些內閣大臣們雖然相互之間進行利益鬥爭,但是他們打來打去不僅僅在相互掐架,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反過來制約皇帝。當年張居正和高拱的鬥爭,雖然看起來非常熱鬧,但實際上高高在上的小皇帝卻沒有任何辦法去阻止他們,就連原本應該堅定的保護皇權的馮保,也站在了內閣領袖張居正那邊結果使得張居正把持的內閣朝政,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

緊接著又是崇禎皇帝時期的內閣黨爭,楊嗣昌,洪承疇,周延儒,三大巨無霸先後登場,他們代表文成的力量在內閣裡面進行極限的廝殺,以至於崇禎皇帝根本沒有辦法實現對國家的掌控,天下就在這幾個大臣的手中進行定位。不過他們這種玩法也導致了明王朝的滅亡,使得崇禎皇帝沒有辦法凝聚國家力量去保護國家安全。

明朝黨爭嚴重,但清朝卻沒有,為何歷史學家卻認為清朝不行?

反過來看清朝則沒有這些現象,清朝一直是皇帝一家,獨大大臣們全都變成了奴才,崇禎皇帝的悲劇,再沒有出現在康雍乾三代君王身上,但是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已經明白了,為何歷史學家,在評價這一事件的時候卻說清朝不行。答案很簡單,明朝雖然黨爭非常激烈,但是,他們在架空皇帝的權力,強化大成的行政自主權,這其實是一種開明專制或者是像一種封建制度突破的結果,雖然這個過程非常動盪,使得明王朝差點芒果,但是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明朝黨爭嚴重,但清朝卻沒有,為何歷史學家卻認為清朝不行?

我們反過來看清王朝,並沒有出現當真,這並不意味著清王朝的封建體制有多麼完美,而是意味著封建體制的進化之路在這裡被終結了,所以說,這個問題最終的結論還是歷史學家是對的,明有黨爭但是有希望,清朝無黨爭但是也失去了希望,這就是這個問題的結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