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感動】慈禧為了一個不要命的兒子,竟然這樣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

不是不救,而是救不了。

想想看,有哪位父親會忍心看著自己的孩子走上黃泉路呢?如果能救,譚繼洵能不救嗎?

清朝末年,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半個中國,腐朽的清廷為了拯救自己這搖搖欲墜的統治,只得將軍權、財權和官員任免權等權力悉數下放到地方督撫手中,讓其幫助自己平定叛亂,維護自身統治。

自此,地方督撫開始脫離清廷的控制,中央已無法完全掌控住地方。發生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東南互保就可從側面證明清朝地方已脫離中央的控制。當時,慈禧為了一己私慾向十一國宣戰,當宣戰詔書下發到地方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等東南十餘省督撫卻堅持不奉詔,兩廣總督李鴻章聞此訊,覆電朝廷:“此亂命也,曰不奉詔”。隨後,湖廣總督張之洞也緊隨李鴻章之後覆電朝廷:“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並提議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以主持大局。

【感動】慈禧為了一個不要命的兒子,竟然這樣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

地方督撫聯合拒絕中央的命令,並暗地謀劃推翻清廷之舉,事後清廷卻絲毫沒有任何辦法,參加東南互保的督撫無一被清算,依舊身居高位。這就說明光緒年間的地方督撫已經具備了對抗中央的資本。

因此,身為湖廣總督的譚繼洵,如果譚嗣同能救,以他的權勢和地位,他絕對是能救的。

譚繼洵不救譚嗣同,只能說譚嗣同犯的事情實在是太大了,連他都救不了,都無能為力。

對於慈禧來說,譚嗣同是必須死的一個人。

首先戊戌變法時,譚嗣同是變法的核心與領軍人物,被光緒很是倚重。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9月5日,光緒下詔授譚嗣同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讓其參與變法。次日,光緒召見譚嗣同,對他說道:

“汝等所欲變者,俱可隨意奏來,我必依從。即我有過失,汝等當面責我,我必速改”

,大意就是你譚嗣同想要幹嘛,我都同意;你認為我哪裡做錯了,我就改。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光緒對譚嗣同絕對很是倚重,將其視為股肱之臣。

【感動】慈禧為了一個不要命的兒子,竟然這樣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

當時戊戌變法所實施的各項新政:廢八股,興西學;以工商立國,鼓勵民辦企業;改用西洋軍事訓練,停試弓箭騎劍,改試槍炮;精簡機構,撤銷詹事府、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僕寺、大理寺等六個衙門;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等等,這都有譚嗣同的身影。

慈禧等守舊派之所以反對戊戌變,並不惜發動兵變,多半原因就是因為這些新政。無論是精簡機構,還是君民合治、滿漢平等,在慈禧等人看來,這就是在挖大清的祖墳,在斷他們的後路,是想奪走他們手中權力。

因此,慈禧等守舊派對這些新政那是深惡痛絕,對於提這些新政的人,慈禧等那就更是恨不得飲其血,食其肉,寢其皮,巴不得殺之而後快。故而,作為戊戌變法的核心人物,譚嗣同自然難逃一死。

【感動】慈禧為了一個不要命的兒子,竟然這樣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

其次,對於慈禧來說,譚嗣同還有一個必死的理由,那就是譚嗣同曾欲聯合袁世凱,帶兵入京,讓其除掉頑固派 ,包括慈禧,從而讓光緒真正掌控皇權。

要不是袁世凱暗地通知慈禧,恐怕慈禧真的會死於非命。試想,對於這麼一個想殺自己,甚至還差點幹成的人,慈禧會放過他嗎?要是慈禧放過他,以後她還怎麼服眾,還怎麼鎮住手底下的那些大臣?

除此,不但慈禧想殺他,榮祿等守舊派大臣也想殺他。譚嗣同等人主導推行的新政實在是太狠,不但將詹事府、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僕寺、大理寺等衙門裁撤,還同時裁去廣東、湖北、雲南三省巡撫,這些舉動都大大傷害了原先在這個位置上的官吏,而這些部門有些雖權力不大,但地位頗高,尤其是巡撫,更是地方封疆大吏,權力巨大。

當時,譚嗣同等推行的新政,因為涉及到精簡機構,致使許多官吏被罷免,光光是中央和京城附近的官吏,就有幾萬人失去職務。想想看,這些失去職務的官吏在慈禧上臺後恢復官職後,他們會放過譚嗣同嗎?不會的。

【感動】慈禧為了一個不要命的兒子,竟然這樣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

慈禧上臺後,譚嗣同是必死的,慈禧不會放過他,守舊派不會放過他,那些罷而又復的官吏也不會放過他。

譚繼洵雖貴為湖廣總督,個人的地位、權力都是清朝最頂尖的存在,然而他畢竟只是一個人,他無法跟那麼多人對抗,他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殺死。

除此,在當時譚繼洵非但不能救,他還得拼命撇乾淨與自己兒子的關係,此時他不能與譚嗣同的變法有任何瓜葛,一旦被慈禧認為譚嗣同的變法與他有關係,別說是救兒子,他自己和整個家族恐怕都得給兒子陪葬,譚嗣同犯的事情,慈禧要認真追究,那可滿門抄斬的重罪。

因此,為了自己整個家族,譚繼洵明知譚嗣同會死,他也不為自己的兒子求情,更沒有嘗試去救他,因為他知道這不能,一旦開口,很有可能就是滅門之禍。

好在,譚繼洵地位還在,他最後雖依舊被自己的兒子所牽連,但是慈禧見他與新政沒有多少聯絡,更為參與到新政之中,念他勞苦功高,遂只是罷免了他的官職,並未禍及其家族,害其性命。

想看更多有趣,有料的歷史故事,可以關注公眾號:“澳古說歷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