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自古形容武道善戰者,皆稱其“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十八般武藝”,涉及十八種古代兵器,即: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戈、钂、棍、槊、棒、矛、耙。

現代,人們對於冷兵器的瞭解,多是受演義及武俠小說的影響,刀光劍影,俠氣縱橫,自是令人神往。

刀:單面短刃。持刀者,當一往無前。古戰場列裝行伍,近身戰首選便是刀,因此,刀帶血氣,為血煞之兵。擅刀者,多為霸者。

環首刀:漢帝國鍛鋼技術成熟後出現,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近身冷兵器。現今出土的環首刀,質量超過明清時期的刀劍。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並促成了匈奴分裂西遷。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環首兼顧實用和美學,既可以起到平衡配重效果、又可連繩套掛手穩定握持、還能墜掛飾物和刀穗。代表作有大夏龍雀,亦稱龍雀大環。

唐刀:唐時,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其中儀刀類似“龍雀大環”,屬於禮儀用刀;障刀、橫刀屬於腰配實戰刀,特別橫刀,直接演化自環首刀,軍中裝備比率很高;陌刀屬於大型刀,柄長刃長,殺傷力驚人,“人馬俱裂”。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槍:由利刃加棍棒組成的長柄刺擊兵器,長度相當於人身直立,手臂向上的高度。是“四大名器”之首,百兵之王。

槍在十八般武藝中比較難學,有“年棍,月刀,久練槍”之說。將領戰陣衝殺多用槍。

提起長槍,首先想到便是“白馬銀槍趙子龍”。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劍: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古之聖品,至尊至貴。劍為短兵之祖,有言“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出自《廣黃帝本行紀》。初入青銅器時期,劍便已經出現。

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 ——《賈子》

劍為君子之器,俠者多擅劍。

古有十大名劍:軒轅、湛瀘、赤霄、太阿、龍泉劍、干將、莫邪、魚腸、純鈞、承影。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戟: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

刀為霸者之兵,而戟更在其上。相傳,項羽、呂布皆用重戟。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斧:由一根木棍把手接著一塊梯形刀片所構成。斧柄一般為木質(也有金屬的)。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斧鉞在上古代不僅是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斧舞動起來,姿勢優美,風格粗獷,豪放,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可見於徽章圖騰。

上古傳說,盤古開天,所用便是斧。《隋唐演義》,程咬金所用也是斧(歷史上程咬金用的應該是槊)。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史記·周本紀》:武王攻克商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歷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說法。

鉞:凡在斧背上有鉤或斧上有槍刺者,即為鉞。《六韜》:周武王軍中有大柄斧,刃寬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名曰“天鉞”。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鉤:兩種,一、由戈演變而來。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二、形似劍而曲。春秋吳人善鑄鉤,故稱吳鉤。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叉:遠古人們打獵捕魚,大多用叉。《武備志》中還記有一種“馬叉”,上可叉人,下可叉馬。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叉按形狀可分為:牛角叉(俗稱虎叉)、三須叉、三角叉、龍鬚叉(俗稱兩股叉)等。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飛叉:宋,宗澤偏將張純,力氣大的像老虎一樣,擅長使用飛叉,能二十步外殺人。

鞭: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製或鐵製,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常人所稱之鞭,多指硬鞭。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擅使者有唐朝名將,尉遲恭,是門神之一。

鐧:鞭類,長而無刃,有四稜,長為四尺。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

“殺手鐧”也稱“撒手鐧”。戰將在戰場上進行廝殺,當主要作戰兵器無法取勝甚至於被打掉,在相持不下或被敵將追殺面臨險境時,一方抽出鐧來,突然回身給敵將以致命一擊,瞬間扭轉局面取得勝利。

錘:古代兵器,柄的上頭有一個金屬圓球。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戈:商周時代常用的兵器之一,也是一般兵器或戰爭的代名詞。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钂:半月形,有柄。典型有鳳翅鎦金钂。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棍:棍也被稱作“棒”,古代多稱棍為“梃”。棍為無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長”之稱。它的攻擊範圍大於刀、槍,自古有“棍掃一大片”的說法。棍兩端粗細相同。“金箍棒”實為棍。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即長杆矛,同“矟”。槊由硬木製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槊柄一般長六尺。槊頭呈圓錘狀,有的頭上裝有鐵釘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裝有鐏。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的長度,即可用於騎兵持槊衝鋒、又可舞槊橫掃。隋唐戰將馬上衝鋒多用槊。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棒:棒身兩端粗細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為八寸。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矛:長柄,有刃,用以刺敵。是槍的前身,長柄為硬木,無韌性,矛頭重於槍頭。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耙:耙頭本來是一種農具,而並非兵器。而西遊記中豬八戒使用九齒釘耙,可見當時耙已出現在武器行列。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