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重慶有個古鎮,唐朝時是太子的專用流放地,曾有4個太子流放於此

黔州,原名奉州,是北周武帝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涪陵“蠻帥”田思鶴在今鬱山所置,後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改為黔州。

黔州府曾統領現重慶渝東南、貴州銅仁、湖北鄂西、湖南新晃、廣西玉林等地。

黔州府衙一直設在今天的鬱山,位於重慶市彭水縣鬱江河邊。

重慶有個古鎮,唐朝時是太子的專用流放地,曾有4個太子流放於此

鬱山有一個鹽井,在夏代之前,就開始利用鹽泉製鹽,鹽一直是珍品,只有少數達官貴人才吃得上。

同時,鬱山在先秦時開始採礦煉丹,而丹是提煉防止屍體腐爛的水銀和讓人延年益壽的仙丹的原料,同樣珍貴。

因鹽丹,鬱山發展成為南方富地,在唐代,更是道、州、縣三級治所所在地,是今川、渝、黔、湘、鄂、桂六省市接合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又因鬱山地處西面偏僻之地,綿延大川之中,適合流放官員,所以也成了朝廷被貶官員的主要流放地。

重慶有個古鎮,唐朝時是太子的專用流放地,曾有4個太子流放於此

僅唐代一朝,就曾先後有4位廢太子被流放於此,同時還有幾位朝廷高官,這些人都死於鬱山,或病死或被賜死。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兒子,太子李承乾暗中聯絡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陰謀發動政變,沒想到訊息很快敗露。

貞觀十七年,李承乾太子位被廢,貶為庶人,流放黔洲。

在右領軍府幾個月後,大約八月底至九月初,李承乾才與丫環可心等隨從一道,被押著從長安上路,穿越秦嶺、巴山,經西鄉縣子午鎮,然後到漢中、達州、梁山(梁平)、墊江、樂溫(長壽)、涪陵,再乘船沿烏江而上,過武隆、彭水,最後沿鬱江逆流到鬱山。

因道路艱險遙遠,李承乾又傷心絕望,精神萎靡不振,一路上走走停停,跋涉了近一個月,同年九月才抵達鬱山,囚於開元寺附近。

一年多以後 ,李承死於鬱山,並以國公之理葬於鬱山馬頸子山,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五月二十九日,遷昭陵,重葬於現陝西省禮泉縣煙霞鄉東周新村西邊,西北距昭陵9公里處,原在鬱山的墓現在是一座空墳。

重慶有個古鎮,唐朝時是太子的專用流放地,曾有4個太子流放於此

公元659年4月,唐太宗的舅子長孫無忌被降為揚州都督,安置於黔州,保留一品供給。

7月,朝廷下令逼無忌自縊,長孫無忌死後葬於信寧烏江左岸,現此地人稱“太子墳”,公元674年9月,追復官爵,遷葬昭陵。

公元660年5月,原高宗太子梁王李忠被流放黔州,囚於李承乾故宅。

公元664年12月,上官儀、王伏勝被誣陷謀反問成死罪,許敬宗等人誣告李忠為同謀,被高宗賜死於鬱山,初葬今保家鎮陳園村,次年收葬昭陵。

公元680年10月,唐太宗十四子李明被流放到黔州。

公元682年,又被黔州都督謝佑假傳聖旨,逼其自殺。

重慶有個古鎮,唐朝時是太子的專用流放地,曾有4個太子流放於此

公元710年,李明的靈柩才運回長安,陪葬昭陵。

公元688年,越王李貞反叛失敗,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軌(唐高祖的兒子)因同謀獲罪,被流放黔州監禁。

當年12月,囚車到達陳倉時,元軌命歸黃泉。

此外,唐代史官柳芳、宋代大詩人兼書法家黃庭堅等也曾被貶流放黔州。

重慶有個古鎮,唐朝時是太子的專用流放地,曾有4個太子流放於此

鬱山古鎮雖然地處偏僻,但因這些朝廷大員的到來,經濟文化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建有九宮十八廟,可惜現在全部被毀,再也看到不它們的蹤影了。

鬱山有一道菜,叫雞豆花,就是當年太子李承乾的丫環可心為給李承乾改善伙食而發明的,如果你到了鬱山古鎮 ,可一定要嘗一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