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他是北宋農民起義首領,控制了川峽地區,因戰線過長兵敗被殺

北宋建國之初,根基未穩,即發生了王小波、李順起義。這次起義第一次提出了“均貧富”的口號,在中國的農民戰爭史中具有重要意義。淳化四年(993),西川之戰後,王小波終因傷勢過重而犧牲。義軍共推李順為繼任統帥,繼續實行“均貧富”的主張。

他是北宋農民起義首領,控制了川峽地區,因戰線過長兵敗被殺

李順率領起義軍從江原出發,第二年正月,攻克成都、漢州(今四川廣漢)、彭州(今四川彭州),起義軍壯大到數十萬人。李順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權,稱大蜀王,改元“應運”,設官置署,鑄造“應運元寶”和“應運通寶”,控制了川峽大部分地區,北達劍關(今四川劍閣北),南至巫峽,東到夔峽。

他是北宋農民起義首領,控制了川峽地區,因戰線過長兵敗被殺

北宋政權極為驚慌,宋太宗急忙派遣宦官王繼恩為劍南西川招安史,統帥中央禁軍從劍門入川攻討;又派兵自湖北入夔門,呼應王繼恩,共同鎮壓起義軍。而這時,義軍主力正在圍攻梓州(今四川三臺),久攻不下,戰線過長,兵力分散。

他是北宋農民起義首領,控制了川峽地區,因戰線過長兵敗被殺

至道元年(995)五月,宋軍圍攻成都,城內僅有十多萬起義軍。李順率領手下將士拼死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成都失陷,12名義軍首領被俘就義,三萬餘兵士殉難。李順在混戰中不幸犧牲,也有民間傳說,攻城時宋軍殺害的僅是一個長得很像李順的人。

他是北宋農民起義首領,控制了川峽地區,因戰線過長兵敗被殺

李順本人化裝成一個和尚,秘密逃出成都,輾轉到廣州,繼續率領農民軍戰鬥,直到30年後,才在廣州被發現遇害。這種說法雖然不太真實,卻可以表達出川蜀百姓對李順的愛戴之情。李順死後,起義軍餘部在張餘的帶領下繼續轉戰於成都南部及東川,直到至道二年(996)五月,才被宋軍鎮壓下去。

參考文獻:《宋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