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古代歷史上有哪五次大規模削藩?其結果如何?

所謂削藩,其實就是指帝王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然而由於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利益衝突,因此削藩常常引發政治動盪,甚至軍事叛亂。歷史上的削藩典型案例一共有五次,然而從事態發展來看,無疑均已失敗告終。

西漢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迫於當時的天下形勢,在汲取了秦國滅亡的教訓後,推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郡國制”,分封七大異姓諸侯王,此後異姓諸侯王被逐步消滅,劉邦改封九大劉姓諸侯王,並與群臣定下了“非劉姓不王”的“白馬之盟”。

然而,隨著諸侯王實力的逐漸壯大,再加上呂后掌權以來由於呂氏集團與劉氏集團矛盾加劇,導致中央朝廷與地方諸侯之間矛盾激化,以及血緣關係的逐漸疏遠,從漢文帝時期開始,中央朝廷與地方諸侯之間的矛盾便已經開始顯露出來。

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晁錯向漢景帝提議削減諸侯封地,收回旁郡,於是漢景帝先後削去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並與大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吳王劉濞本就與漢景帝有殺子之仇,再加上這次大規模的削藩,開始產生異心。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人最終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從結果來看,漢景帝的這次削藩無疑是失敗的,不過漢景帝在平定“七國之亂”後,趁機將實力比較強大的幾個諸侯國進行了拆分,導致諸侯王實力大損,為後來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徹底解決諸侯王問題打下了基礎。

西晉賈南風鏟除諸侯:引發“八王之亂”

古代歷史上有哪五次大規模削藩?其結果如何?

晉武帝司馬炎能夠篡魏建晉,離不開當時貴族門閥的支援,因此西晉初期對於貴族門閥有著很多的優待政策,然而士作為特權階級,若是任由其擴大和膨脹,無疑將來會對司馬政權構成威脅,因此晉武帝便又先後大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並大肆擴大宗室諸王政治和經濟權力,以期諸侯王能夠成為皇室屏障。

司馬炎去世之後,晉惠帝司馬衷即位,由於司馬衷痴呆不能任事,朝政大權基本掌握在輔政大臣楊駿手中。不久,賈南風與楊駿爭權,聯合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殺死楊駿,之後又將司馬亮和司馬瑋殺死,開始獨掌大權,並在之後廢除太子司馬遹。

賈南風總覽朝政之後,與司馬宗室的開始產生劇烈衝突。彼時,司馬諸侯王的權力,除了他們在各地的勢力之外,同樣源於在朝廷中的職務,而賈南風獨掌大權之後,為了確保權力的穩固,一方面大肆安插親信,另一方面則不斷打壓司馬諸王的權力,司馬亮和司馬瑋的被殺,和太子的被廢,便是其中典型。

賈南風的所作所為,最終引發了司馬諸王的強勢反彈,先是擔任太子太傅的趙王司馬倫誘使賈南風殺死太子,之後又以“為太子復仇”為名殺死賈南風,此後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先後參與其中,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不僅嚴重打擊了西晉的統治,更使得內遷的胡人趁機叛亂,最終又引發“五胡亂華”,西晉迅速滅亡。

唐朝多次削藩:始終未能取得成效

唐玄宗時期,李隆基為了擴張疆土、鞏固邊防,先後設立河西、盧龍、幽州、劍南、朔方、河東、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鎮,為了確保邊疆軍事優勢,更是給了各地節度使諸多特權, 從而使得各地節度使逐步掌握政治、經濟和軍事權力。

古代歷史上有哪五次大規模削藩?其結果如何?

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身兼兼任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受封東平郡王的安祿山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在這次長達八年的叛亂過後,唐王朝為了改變外重內輕的局面,開始在內地分封節度使,甚至還有不少“安史之亂”叛軍將領投降後也被封為節度使。

此後,隨著中央朝廷的持續衰弱,各地節度使逐漸脫離朝廷掌控,差不多成為了“半獨立王國”,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河北四個藩鎮宣佈獨立,緊接著奉命平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跟著造了反。

唐末藩鎮割據形勢

為了解決藩鎮割據問題,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唐憲宗李純和唐穆宗李恆等先後採取削藩措施,但只有唐憲宗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於唐憲宗不久後被宦官所殺,削藩成果就此付之一炬。此後,直到唐朝滅亡,也沒能徹底解決藩鎮問題。

明朝建文帝削藩:引發“靖難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確保大明統治穩固,同時為了抵禦北元殘餘勢力,於是先後於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分封二十五個藩王,這些藩王大多擁有數量不等的軍隊,尤其是北部邊防的“塞王”,甚至還擁有指揮軍隊權力。

雖然明朝的藩王不再擁有干涉行政和經濟的權力,但擁兵自重的現象同樣極為嚴重,因此當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繼位之後,便開始著手考慮如何處理藩王的問題。此後,建文帝任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開始逐步推行削藩工作,由於各地藩王均擁有一定兵權,因此建文帝決定採取黃子澄的建議,以先易後難的順序逐步削藩。

古代歷史上有哪五次大規模削藩?其結果如何?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繼位僅僅一個月後,便派李景隆突襲周王府,以周王次子朱有爋告發父親謀反為名,將周王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建文帝又連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全部廢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竟然舉家自焚而死。兩個月後,建文帝又將岷王朱楩廢為庶人,遷往漳州。

建文帝的大舉削藩,無疑讓各地藩王人心惶惶,建文帝為防止威脅最大的朱棣有變,於是對北平周邊重要官員悉數予以調換,而意識到危險的朱棣也開始暗中準備。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結果朱棣迅速起兵叛亂,並最終透過四年的艱苦奮戰奪取了天下,史稱“靖難之役”。

清朝康熙帝削藩:引發“三藩之亂”

清軍入關之後,雖然最終成功奪取了天下,但由於清朝初年統治力量不足,難以有效直接控制南方各省,於是便將漢人降將有功者分封於南方省份,其中吳三桂獲封平西王(雲南、貴州),尚可喜獲封平南王(廣東),耿仲明獲封靖南王(福建),合稱“三藩”。

清楚三藩權力極大,直接掌控著當地軍隊和賦稅,可以說完全就是實權諸侯王,也正因如此,導致三藩逐漸滋生出驕縱之心,不僅多有違法之事,且勢力在不斷擴充之中,例如順治去世時,吳三桂便曾擁兵北上入祭,兵馬塞途,居民走避。清朝統治者為了穩固統治,不得不開始思考削藩的問題。

古代歷史上有哪五次大規模削藩?其結果如何?

康熙六年(1667年),吳三桂以目疾請解除總管雲貴兩省事務試探朝廷反應,康熙則命令吳三桂將所管各項事務全部交出,並責令雲貴兩省督撫接管。朝廷的反應使得吳三桂等人警惕心大起,開始暗中著手準備。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隨後吳三桂和耿精忠也先後疏請撤兵,朝廷趁機開始著手準備削藩。

結果,這次全面撤藩最終引發了“三藩之亂”,吳三桂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起兵叛亂,之後孫延齡叛於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四川,耿精忠叛於福建,臺灣鄭經也趁機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提督王輔臣又叛於寧羌,導致清廷統治岌岌可危,歷時八年才最終平定。

從以上五次削藩來看,這種大規模的激烈削藩,往往都會造成統治的巨大動盪,而那些成功的削藩,往往都是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達成的,例如漢武帝的“推恩令”,又如永樂帝的“控藩之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