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皇太極死亡之謎終於被揭開,專家:難怪史書沒好意思記載

據《清史稿》中載:“太宗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雖大勳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歸於統一,蓋帝之詒謀遠矣。明政不綱,盜賊憑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戰以剿民命,七致書於明之將帥,屈意請和。明人不量強弱,自亡其國,無足論者。然帝交鄰之道,實與湯事葛、文王事昆夷無以異。嗚呼,聖矣哉!”

“無疾而終”的皇太極

皇太極,清朝第二位的皇帝,史稱清太宗,也是清朝初期的軍事家、政治家。在皇太極即位之初,他進行過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也曾先後征服了朝鮮和漠南蒙古,解除了攻明的後顧之憂。

皇太極死亡之謎終於被揭開,專家:難怪史書沒好意思記載

正是皇太極開啟了清朝的輝煌統治,他的一生亦是飽受關注。其中最受後人非議的一點,便是這位帝王的死因。

崇德八年的八月初九,即公元1643年,52歲的皇太極於瀋陽故宮清寧宮的南炕上停止了呼吸。

據《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中記載:“是夜,亥刻,上無疾,端坐而崩。”

就連官方的《清史稿》對皇太極死因的記載亦是很模糊:“庚午(初九日),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時,無疾崩,年五十有二,在位十七年。”

令人不解的是,人之生死本屬正常,死因無非老死、病死、被害而死,終究有一個合理的解釋。而皇太極的死因卻成了一個謎團。

病重許久,病情為何

事實上,在其生前,有過數次生病的記錄。

崇德七年,即公元1642年的農曆十月二十日。“聖躬違和,肆大赦。凡重闢及械繫人犯,俱令集大清門外,悉予寬釋。”

皇太極死亡之謎終於被揭開,專家:難怪史書沒好意思記載

顯然這次皇帝病得相當重,甚至用上大赦的方式,來向上天祈求康復。

同年的農曆十二月,皇太極在率眾往葉赫出獵時,剛剛到達一個叫開庫爾的地方,卻因“聖躬違和”,就住在了那裡。隨同前往的諸王貝勒和大臣更是都請求停止行獵返回盛京。

而崇德八年正月初一時,因帝王的“聖躬違和”,不僅免了群臣的新春朝賀禮。同時還下令和碩親王以下副都統以上的諸人前往堂子,以代替自己向歷代祖先行禮。

農曆的三月十七日,甚至因“聖躬違和”大赦天下,死刑犯以下的罪人都得到了赦免。

可見,皇太極的身體不好是由來許久的,那病因又是為何呢。?

據《清史稿·太宗本紀一》中記載:“上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顏若渥丹寒而不慓。”

據此,可以判斷這時的皇太極身體很胖,因為瘦人是不會寒而不憟的。從現代人來看,胖人易患心血管病,從而可以判斷皇太極或是因高血壓造成中風,最終因腦內出血或心肌梗塞而突然死亡。

皇太極死亡之謎終於被揭開,專家:難怪史書沒好意思記載

但據朝鮮《李朝實錄》中記載,清人曾經向常住瀋陽的國王之子問藥,並且時人認為皇太極得的是風眩病,想要朝鮮提供中草藥竹瀝。

竹瀝是一味中藥,在《本草經疏》中有載:“竹瀝,竹之津液也。”即是新鮮的淡竹和青杆竹等竹竿經火烤,之後瀝出的液汁,此藥味甘、性寒、歸心、肺。

若是朝鮮方面的史書記載無誤,那麼皇太極就極有可能是死於“痰疾”,但此種說法的支援率比較低。

按照現代分析,皇太極應當是因高血壓造成的中風,最後導致心肌梗塞而死。

悲傷過度而死?不是主要原因

還有一說認為:皇太極之死是因愛妃——海蘭珠之死,而傷心過度離世。

眾所周知,宸妃海蘭珠雖比不上皇后的地位,但她卻得到了高於皇后的寵愛。皇太極一生都小心翼翼的呵護著這個女人,生怕她受委屈。

並且在宸妃生下八皇子之後,皇太極更是記載疼愛這個兒子,還有意要將讓這個兒子作為繼承人。

皇太極死亡之謎終於被揭開,專家:難怪史書沒好意思記載

但天不遂人願,八皇子早夭,而且八皇子的夭折極大地打擊了宸妃,最終導致傷心病逝。

而宸妃的逝世對於皇太極來說,同樣是不能忍受的痛。據說,宸妃逝世事,皇太極曾經口吐鮮血,傷心欲絕。摯愛的離開使其身心疲憊,而身體更是每況愈下。

因此才有人認為:這位帝王一生戎馬生涯,晚年還要處理大量的政務,恰巧自己的愛妃海蘭珠的死亡,最終導致了思念海蘭珠悲傷過度而死。

但這種說法的贊同者也是很少。事實上,海蘭珠雖受寵,皇太極的確傷心,卻絕不是主要原因。

小結

正是如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政治操勞、過度的勞累使這位帝王身體負荷超支。也足以說明了在自然規則、生老病死麵前,縱使無論是帝王將相無法例外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李朝實錄》、《清實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