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發生在西漢時期的蘇武牧羊,千百年來,都讓人動容,人們感念於蘇武的氣節,佩服他的忠貞。但是,在漢朝的歷史上,還有一個人,他所做之事,堪比蘇武,曾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真正揚大漢軍威,然而,就是這樣的壯舉,卻被遺忘,不為人所知。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故事發生於東漢時期,當時值守玉門關的守將鄭眾,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疏,講的就是東漢漢章帝時期的一個壯舉:十三將士歸玉門,也被稱為疏勒城保衛戰。公元74年,東漢成立了西域都護府,被派去值守的將領是耿恭和關寵,他們的職位是戊已校尉。誰曾想,在他們任職的第二年,匈奴就發動了戰爭,不僅殺害了西域一個叫做車師國的君主,而且,還直逼當時的大漢駐地。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但是,當時耿恭所駐守的地方,雖然是大漢的疆土,但是,因為車師是大漢的屬國,一直對大漢臣服,所以,臨近車師國的耿恭駐地,駐守的軍馬,只有幾百人,匈奴單于的兵馬,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耿恭給困在了城裡。更倒黴的是,當時的東漢,政治政權交替時期,漢明帝去世,國家大喪,舉國悲痛下,根本派不了援兵。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更恐怖的是,原本的大漢屬國車師國,在被匈奴人攻打後,很快投誠,甚至加入了對耿恭用兵的隊伍中去。這也讓原本就因為圍城,而無糧食的耿恭部隊更加雪上加霜。但是,耿恭之所以能夠和蘇武齊名,是因為他也有蘇武的意志。耿恭在圍城的情況下,帶著士兵們,煮鎧弩食其筋革,拒絕了匈奴的勸降,還一直堅守著城池。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一直到了漢章帝繼位,一切朝政恢復秩序,才有援兵來救援。公元76年,七千人的援兵到了柳中城,打敗了匈奴後,還到了叛變的車師國中,同樣獲得了勝利。史書中這樣記載這次勝利:“斬首三千八百級,獲牲口三千餘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北虜驚走,車師復降。”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原本,打敗了柳中城的匈奴人就已經算獲得了救援的勝利。因為,耿恭的部隊所在地是天山以北,隔著茫茫的雪山,雖然仍是國土,但是路途實在是艱險,所以,很多將領打了退堂鼓。因為,除了大雪封山外,耿恭的部隊已經被圍多時,凶多吉少的機率更大。但範羌站出來,堅決說:不!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其他人見他如此堅決,就給了他兩千人,史書中,並未記載對於他是如何率領著自己的軍隊,翻過茫茫的雪山,最後到達疏勒城的。但是,對於他們到達疏勒城的那一刻,用了七個字泣血般的字眼描繪:“開門,共相持涕泣。”不知道,哭的是救援的艱難,還是感動於守城的不宜。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然而,當時的耿恭部隊,因為被困時日太久,已經從數百人剩到26人。而這剩餘的26人,在隨援軍回城的途中,最後只剩下了13人,而且一個個的非常的瘦弱,當時玉門關的守將鄭眾見到他們的模樣,感動的一塌糊塗,還親自給他們們沐浴更衣。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而鄭眾,不僅僅是親自給他們沐浴更衣,他在見到這13個人後,內心無比的感動,還直接上書給他們請功:“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這就是史書中,鄭眾的奏疏,我們從這短短的幾行字可以看到,耿恭部隊的不宜,他們的軍隊人數只有幾百人,而敵軍的部隊是幾萬人,他們被圍困了超過一年的時間。茫茫雪山,無處求食,他們開山為井,飲雪水解渴,他們煮弩為糧,吃的是自己的弓弩。更重要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有沒有救兵回來,在這樣的絕境中,他們仍然殺敵上千人,是自己軍隊的幾倍之多。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不為大漢恥”,生為大漢人,死為大漢鬼,耿恭部隊如此忠勇,就是大漢的軍魂啊。背後是自己的國土,即便是飲血水、食弓弩,他們也從未投降,實在是讓人動容。可是,在耿恭辛苦守城時,他的老母親不幸去世。另外,在耿恭守城之時,還得到了一位女性的幫助,她是車師國的王后,而她出身於大漢,當車師後國軍隊也加入圍城時,王后暗中在幫助漢軍,提供情報和糧餉。對故國的情思,讓王后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我們可以透過這件事,得出漢代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朝代。當時,人們已經有了很強烈的國家意識,對於家國已經有了充實的責任感。為了自己的國家,那麼多人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他是堪比蘇武的義士,一人創造大漢軍魂的高光時刻,卻不為人所知

這場東漢軍隊,跨越千里、翻雪山,過天山,救孤軍的行動,雖然在史書中並沒有佔據多大的篇幅。甚至後世知曉他們壯舉的人也不多,但是此事的驚心動魄和熱血沸騰下,所展示的大漢軍魂、愛國之誼,卻千年不朽,萬古長青。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