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1938年時的保定城:人口21.6萬,是河北省的第二大城市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關於民國時代的保定城的故事。

1938年時的保定城:人口21.6萬,是河北省的第二大城市

保定城在晚期和民國時代的發展,和當年的京漢鐵路修建以及軍閥將領的投資興建有著很大的關係。當年風雲際會之際,曹錕、袁世凱等人在保定城都有實業,這些近代化的企業和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線路建設,讓保定城成了河北省僅次於天津的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1938年時的保定城:人口21.6萬,是河北省的第二大城市

民國時代的保定河運碼頭

1906年時,京漢鐵路修通,除了保定的線路外,袁世凱在保定期間還修通了長度3。93公里的南關支線。不要小看這短短的不到4公里鐵路,這給保定城的發展帶來了契機。南關支線到了劉守廟,這裡連線保定城的水運碼頭,這就讓周邊清苑、高陽等縣出產的棉花、棉布可以透過水運到達北京和天津這樣的大城市。

到了後來,從水路到天津的棉花佔比達到了七成,其餘的三成則由鐵路運達。

1938年時的保定城:人口21.6萬,是河北省的第二大城市

段祺瑞

除此之外,保定的公路線路也得到了發展,在北洋政府的牽頭下,兩條省級公路和五條縣級公路修通。這些公路是在清代的官道基礎上建設,採取了軍閥牽頭、商人出資的形式。當然,軍閥這麼做不純粹是出於好心,公路修好後,他們運兵或運輸自家的工廠貨物都不再是問題。

比如說,保定到天津和到安國的公路,這背後就有皖系軍閥段祺瑞的支援。

1938年時的保定城:人口21.6萬,是河北省的第二大城市

馮國璋

軍閥們生財有道,號稱“保定王”的曹錕就自己購置了兩輛汽車,開設了運輸公司,專營從保定到高陽的線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人物交流的同時也賺到了錢。

因為交通線路的方便,保定也成了軍閥將領們投資實業的地方。1913年,總部在天津的民富漁業有限公司在天津設立分公司,這公司背後就有河北籍軍閥馮國璋以及吳景廉、沈雲佩的身影。1916年,投資十萬元的保陽火柴廠建成竣工,這背後的大老闆是曹錕的兄弟曹銳。

1938年時的保定城:人口21.6萬,是河北省的第二大城市

曹錕

1917年,出資額20萬元的保定電燈廠建成,背後的老闆馮家遇是馮國璋的兒子,公司大股東則是馮國璋、段祺瑞和王佔元三位軍閥。另外,王佔元還在保定投資26萬多建成了乾豐織布廠和乾義機器麵粉工廠。

在這些近現代企業的刺激下,促進了保定城的近代化程序,一些工人也開始在保定城聚集。到了1938年時,保定城的人口從1910年時的八萬激增到了21。6萬,城區面積也超過了5平方公里,成了僅次於天津的河北省內第二大城市。

1938年時的保定城:人口21.6萬,是河北省的第二大城市

王佔元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釋出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