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和珅鑄造22口“金缸”,被八國聯軍颳走缸面黃金,今刮痕仍明顯

說起清朝的和珅,估計許多人都能說出一大堆的故事來。因為現在演和珅的電視劇太多了,他雖然是一個清朝第一大貪官,卻在現代成了一位“明星”甚至是偶像,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不過,和珅作為第一大貪官在清朝屹立不倒,也確實有他的許多“竅門”。比如:和珅鑄造22口“純金缸”,被八國聯軍颳走缸面黃金,今刮痕仍明顯。

和珅鑄造22口“金缸”,被八國聯軍颳走缸面黃金,今刮痕仍明顯

清朝建立於1636年。它的前身為“後金”。說起來,清朝和“金”這個字還真是挺有緣分的。清朝特別的喜歡黃金珠寶,在很多場面都是以黃金來作裝飾品的。另一方面,大約清朝的皇帝也覺得黃金擺出來“倍兒有面子”,所以經常讓屬下的人幫他們打造黃金器物,和珅就是按照乾隆的要求做了22口“純金缸”。

為什麼乾隆要做這麼多“缸”呢?因為古代的建築都是木製建築,非常害怕遭遇火災。而那個時候也沒有現代的高壓水槍等滅火裝置,想要預防火災,就必須在房子裡準備大量的水,水缸則是當時最為普遍的盛水容器。所以在許多古建築當中都會看到不少水缸,不過“純金缸”倒是非常少見。

和珅鑄造22口“金缸”,被八國聯軍颳走缸面黃金,今刮痕仍明顯

但是作為清朝的皇帝,一個富裕的皇帝,乾隆當然不能夠與大家一樣用陶瓷缸,或者是普通的銅缸,因為他覺得這不能體現出自己的身份。因此他要和珅打造22口純金缸,以此來章現自己的上身份。和珅一聽就秒懂:22口純金缸,那還不知道得花上多少斤黃金呢?乾隆真的肯幹這事兒?

當然,作為乾隆的最佳搭檔,和珅對於這些都是瞭然在心,卻隻字不提的。他知道,乾隆要的主要是面子,但是到底是不是黃金其實他並不是很在意。所以聰明的和珅就叫人打造了22口銅缸,然後再派人在銅缸上面刷上了一層黃金,所以這些“純金缸”的真實名字應該叫“鎏金銅缸”。

不過光是這22口“鎏金銅缸”也不便宜,因為銅本身在當時就是貴金屬,也得花上500兩白銀才能做得出來。而他塗在銅缸外面的黃金也不少,整整花了100兩黃金。不過他把賬報到乾隆那裡,乾隆立馬就知道他摻了水,但是卻感覺非常合適:又省錢又有面子,和珅才是朕最貼心的小夥伴啊!

和珅鑄造22口“金缸”,被八國聯軍颳走缸面黃金,今刮痕仍明顯

和珅也不愧是個機智鬼,他成功的欺騙了當時的許多人,大家一看皇帝門前放在22口“純金缸”,頓時都覺得皇帝特有錢,特有面子。不過,和珅的這個小小的欺騙卻在1900年5月被一群“不解風情”的人給攪和了——他們是八國聯軍。八國聯軍來到了紫禁城,彷彿就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當時清朝皇宮裡的一切東西都被八國聯軍當成了寶貝來搶劫。他們當然也看到了紫禁城包括22口純金缸在內的308口水缸。那些銅缸都被他們拿走了許多——時候308口缸只剩下了231口,更不要說是這22口亮瞎眼的“純金缸“了。他們一下子就被八國聯軍給看上了:這麼奢侈的嘛?還是清朝有錢啊!

但是,鑑於“純金缸”實在是太重了,那些“尋寶”的八國聯軍並沒有將這22口“純金缸”給全部拿走,時候只丟掉了4口“純金缸”。而八國聯軍當中也不乏像和珅這樣的“機智鬼”,他們掏出了隨身攜帶的刀子,然後在這些“純金缸”上面颳了起來,因為金是比較軟的,所以他們可以輕易的把黃金從上面刮下來。

和珅鑄造22口“金缸”,被八國聯軍颳走缸面黃金,今刮痕仍明顯

颳著颳著,八國聯軍計程車兵就傻眼了:這裡面的“黃金”怎麼刮不動了呢?仔細打量了一番裡面的“黃金”,他們才發現這玩意兒好像並不是黃金,而是普普通通的銅。這下他們都清楚了清朝“擺闊”的套路,全部跑去剩下的水缸上面颳起黃金來,一下子讓乾隆的22口“純金缸”變成了“純銅缸”。

這個過程也很像像八國聯軍與清朝打交道的過程:一開始他們眼中清朝是一個“天朝大國”,富麗堂皇,而且國力強盛,尤其是乾隆簡直就是“一代英主”;但是等到他們真的跟清朝接觸之後,就會覺得這個國家別看外面貼得有一層“黃金”,裡面連銅都沒有,全部都是一堆鐵鏽。所以他們才敢在清朝這口“大缸”上面瘋狂的“刮黃金”。

和珅鑄造22口“金缸”,被八國聯軍颳走缸面黃金,今刮痕仍明顯

如今,這18口銅缸仍然留在故宮,它身上遍佈的刮痕則靜靜地向我們訴說著這段歷史故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