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崇禎皇帝做了很多的事情,為什麼不能挽救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呢?

崇禎是大明的末代皇帝,他登基後勵精圖治的確做了很多事,但還是沒有能夠挽救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的所作所為不足以挽救大明,甚至還可以說是添亂。別看他在位17年,勤勤懇懇,但他能力不足,根本不可能挽救大明。

崇禎是從他的哥哥手裡繼承皇位的,比較倉促。但是大明已經是內憂外患,不堪一擊了。而他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大宦官魏忠賢,他雷厲風行的手段讓群臣眼前一亮,認為大明有救了,甚至還有認為崇禎是一代明主呢。

可是從接下來崇禎的一系列做法不難發現,他並不是這樣的人。

當時黨爭激烈,可是崇禎在除掉閹黨之後卻沒有了進一步的動作,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利膨脹。導致自己被東林黨人說牽制,他的很多想法不可能實現,這是非常危險的。

基於此,崇禎把大部分時間用於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由於對文官集團的不信任,崇禎帝還頻繁地調整官吏,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他這麼做也導致國家人才匱乏,有一些擁有真材實料的人空有報國之心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

沒有辦法,崇禎只能重用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監,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指望著這些宦官挽救大明這不是比登天還難嘛。

崇禎是倒黴的,除了連年征戰之外,由於連年的災荒,導致老百姓民不聊生。不過大明的國庫也已經虧空了,可是稅收卻無法跟上,這一切的結果導致崇禎年間加稅不斷,民間稱呼他為“重徵”以代替“崇禎”。

從表面上看,崇禎在不斷地鎮壓農民起義,抵抗北方的入侵。但其實這都不是他的主動為之,很多時候是被動無奈的。而他大部分時間陷入了朝政的內鬥和牽制。

所以這也導致他失去了議和的機會,失去了遷都的機會,最終自己走能走向滅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