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被白起坑殺四十萬士卒差點亡國的趙國,為什麼還能揍得燕國沒脾氣

公元前260年,神州大地上爆發一場影響各國百年運勢的大型戰爭,直接參戰國雖只有秦趙,卻牽動各路諸侯的神經,兩者之間的巔峰對決,數以百萬計的人參與其中。趙軍四十五萬幾近全軍覆沒,史實記載被白起坑殺計程車卒達四十萬。趙國被秦國修理的不成樣子,國都邯鄲兩度危在旦夕,差點亡國,可在五年不到的時間裡,燕國趁趙國元氣大傷,趙卒盡是未成年的幼兒,發動大軍侵犯趙國,沒曾想趙國反手就將燕國制服了,燕都被圍,燕國只能割地求饒,一點脾氣都沒有。這是為什麼?

被白起坑殺四十萬士卒差點亡國的趙國,為什麼還能揍得燕國沒脾氣

長平之戰是趙國第八代君主,嬴姓趙氏名丹的趙孝成王在位期間爆發的。秦趙兩家的王族皆是嬴姓,幾百年前是恩愛的一家,幾百年後卻演變成你死我活的生死仇人,歷史如此變幻,令人噓唏不已。秦趙之戰,秦國動員的兵力約六十萬,沒有空甲士,也差不多是秦國不影響根基能拿出的最大兵力。

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傷亡過半,殺紅了眼的雙方,哪會管對方投降是否(秦兵眼中的趙人不是人,而是擺在眼前觸手可及的榮華富貴),都是迫切想置對方於死地,這正是會出現坑殺情況的緣由,若趙軍勝利,很有可能也會這樣做。秦國贏得並不輕鬆。

邯鄲之戰,白起本想一鼓作氣打下趙都邯鄲,被秦昭襄王和相國范雎阻止;沒過多久,秦國王相發現被耍了,不顧白起的良言相勸,再起兵戈,趙國頑強抵抗四個月,十八萬士氣高漲的魏楚聯軍趕至,秦軍大敗。雙方對峙,聯軍趁如此良機收復了河東六百里土地,秦一退再退。

被白起坑殺四十萬士卒差點亡國的趙國,為什麼還能揍得燕國沒脾氣

此事畢了,聯軍並未過多停留就歸國了。我們用現實不參雜個人情感的看待這件事,如果趙國衰弱無比,無一戰之力,魏楚會出兵嗎?魏楚會選擇與趙並肩作戰,而不是與秦國共同瓜分趙土嗎?魏楚出兵,幫完趙國後,有機會的話不會趁機撈點好處,瓜分趙國土地嗎?這種種假設,都在歷史上發生過,兩宋和蒙古、金國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嗎?

趙國極盛時期疆域有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四省全境,兼有河南、山東兩省的部分地區。趙國東北與東胡接界,北與樓煩、林胡接界,這都是性情彪悍時常南侵的遊牧民族;其他方向同樣有強國交接,如此四戰之地,培養出趙人血勇、忠君愛國和不畏死的性子。趙國危亡之際,趙人紛紛走出家門,為家國奉獻一份力量,慷慨赴死。青壯死完,老弱病殘幼再上,從各地趕來參軍勤王,共赴國難。趙國就是這樣度過難關的。

邯鄲之戰結束後的第六年時間,趙國元氣恢復些許,日子過得緊巴巴,不復過往強盛,但不至於被欺凌。另外,趙國多騎兵,對步兵居多的諸侯國有著天然的大優勢。經此次大危機,趙孝成王明白了還是老將厲害,便在晚年重用廉頗,守衛趙國安寧。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出丞相慄腹遠赴邯鄲祝壽,釋放好意,表現兩國交好共進退。

被白起坑殺四十萬士卒差點亡國的趙國,為什麼還能揍得燕國沒脾氣

多日後,祝壽回來的慄腹大喜過望,向燕王恭賀,燕王不解,問何喜之有?慄腹就把自己在趙國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說出來,意思就一個:趙國現在虛弱無比,我們趁機出動大軍征伐,能佔大便宜。燕王一聽,有點道理,當即下詔令,派遣兩支大軍襲趙。從結果來看,燕相在趙國見到的可能都是假的,被安排好的,目的就是引誘燕國攻趙。明顯是釣魚執法,趙國想吸燕國的血,恢復自身的元氣。

趙軍大勝,燕軍大敗,燕軍統帥慄腹被殺,趙軍乘勝追擊,包圍了燕都,燕國被打的實在沒辦法,只能重利厚禮向趙求和,燕都之圍這才解決。趙國在此次軍事行動中,賺了多少,史書沒有記載,反正絕對沒虧就是。

被白起坑殺四十萬士卒差點亡國的趙國,為什麼還能揍得燕國沒脾氣

後話:老將廉頗在先王趙孝成王去世,新君趙悼襄王即位後不得重用,一腔熱血無處可撒,因而抑鬱不平,出逃楚國為將,後老死於楚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