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漢末三國為什麼廢長立幼都會出大問題

封建社會繼承製度: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前面討論了三國違反禮制確立繼承人的情況很少,基本上是個案。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禮制上力量的強大。作為國家很少違法禮制,作為政權呢?其實也是很少的,因為有反面的教材。

漢末三國為什麼廢長立幼都會出大問題

曹操想違反禮制確立繼承人,但最終沒有這麼做

漢末三國比較典型的廢長立幼的例子有兩例。一例是袁紹,另一例是劉表。劉焉雖然立了幼子為繼承人,但是他是逼不得已,大的兒子都被殺了,只能是劉璋了。孫權雖然立了幼子孫亮,但是他搞了配套,把孫亮的母親潘夫人立為皇后,等於孫亮前面雖然還有幾個哥哥,但是他以嫡子的身份勝出。

來看一下,袁紹和劉表廢長立幼後出現的問題。

漢末三國為什麼廢長立幼都會出大問題

劉備也沒有違反禮制確立繼承人

袁紹於公元202年去世,兩年前他與曹操發生了官渡之戰,這是決定北方命運的大決戰。袁紹慘敗,但其力量仍然強大。按照史書的記載,袁紹退回河北後,陸陸續續平定了內部的叛亂,力量有了回升的跡象。只是袁紹身體上出了狀況,沒有等到恢復往日的強大就走了。袁紹有三個兒子,他最喜歡的是幼子袁尚,一直想把位子傳給他,礙於禮制,遲遲下不了決心。臨終前袁紹仍然沒有就此問題做明確的安排,但是他把袁尚留在身邊,而把長子袁譚外派。其實已經指明瞭讓袁尚繼承自己的位子。

漢末三國為什麼廢長立幼都會出大問題

孫權立了幼子為繼承人,但是做了配套

袁紹死後,袁尚憑藉優勢繼位,為了安撫袁譚,任命其為車騎將軍。但袁譚要的是袁紹的位子,而不是什麼有名無實的官位,他知道文的不管用,就用武,兄弟倆很快就內鬥。他們這麼做,使得曹操平定河北省了不少心。曹操為了坐收漁利,甚至乎故意撤軍,讓他們鬥得更兇再用兵。公元205年,曹操消滅了袁譚,公元207年,袁尚逃亡遼東,被遼東公孫康所殺,頭被送給了曹操,至此河北全部平定。

在袁紹兩個兒子內鬥的情況下,尚且堅持了五年時間,可想而知袁紹有多麼強大。如果袁紹不挑起長幼之爭,袁譚和袁尚可以團結一致對付曹操,曹操要平定河北不會這麼容易,就算成功,也肯定會花很長時間。

漢末三國為什麼廢長立幼都會出大問題

袁紹以幼子為繼承人,加速了滅亡

劉表一直在長子和幼子之間該選誰的問題上糾結。臨終前,劉表同樣把幼子留在身邊,長子則仍遠在江夏。幼子劉琮與劉表後妻蔡氏有姻親關係,故而蔡氏明確支援劉琮,排斥劉琦,而站在蔡氏身後的荊州豪強代表蔡氏、蒯氏、張氏都選擇了劉琮。劉表並沒有去改變荊州的權力格局,基本上默認了劉琮繼位。

曹操掃平河北後大約一年時間就南下了,這個時候劉表恰好病逝,劉琮近水樓臺被荊州豪強擁立為繼承人。然而劉琮在位僅一個月,面對強大的曹操,荊州豪強慫恿他不戰而降。劉琮無奈,只得接受。割據荊州近二十年的劉表集團頃刻覆滅。

漢末三國為什麼廢長立幼都會出大問題

劉表廢長立幼,很快失去政權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兩次廢長立幼,後果都很嚴重,這到底是為什麼?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們從禮制中來,必然回到禮制中去,一旦違反,核心要義不在了,形不成合力,敗亡就註定了。袁紹和劉表固然有其自身努力的因素,但是他們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員。漢朝雖然式微,但是它沿襲的很多規矩並沒有變,繼承人制度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制度。

插圖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