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童年敢於開拓創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為何會變為了保守派?

童年敢於開拓創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為何會變為了保守派?

司馬光砸缸

相信大家在小的時候,一定都聽說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個故事,被父母和老師不斷地講起,也不斷地賦予了新的寓意和思想。

年幼的司馬光,憑藉自己的沉著冷靜和創新思維,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守舊死板的要將落水者從缸中撈出,而是創造性的選擇將水從缸中流出。他運用了樸素的相對論思想,透過砸破水缸放水,救出了落入缸中的小夥伴。據

《宋史》

記載: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司馬光不僅兒時機智果斷,而且成年後同樣成就斐然。他在朝中官至宰相,可謂是位極人臣;同時,還編纂了

《資治通鑑》

,成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史籍之一,也為自己贏得了

“千秋兩司馬”

的盛譽。

總的來說,司馬光的確聰敏好學,一生勤儉,廉潔守正,忠君愛國,是封建時代儒臣的典型代表。那麼,這樣的封建楷模又是如何開啟了北宋的黨爭,又是如何毀掉能為北宋帶來希望的新法,併為

“靖康之變”

埋下巨大的隱患呢?

接下來,文史不假帶您一起走近司馬光,走近這個傳奇而又極富爭議的歷史人物,分析他為何會從少年創新變為老年保守。

司馬光在二十歲時就考取了進士,獲得了入仕為官的機會。不過,由於母親和父親的相繼過世,司馬光長期在家中守制。期間,他繼續苦讀專研各類典籍,不斷拓展自己知識面的同時,思想和心智也日趨的成熟。

結束守孝後,司馬光返回朝廷任職,一步步從地方調任到中央,正式開啟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也在此間,結識了他一生的朋友和敵人——

王安石

童年敢於開拓創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為何會變為了保守派?

亦敵亦友

不可否認,王安石和司馬光一樣,同樣都屬於是超級牛人,同樣都屬於治世能臣,如果用

“君子和而不同”

來形容二人的關係,我個人認為是比較恰當的。

王安石也是二十歲考中進士,長期在地方任職並且政績斐然,一再婉拒前去中央任職的機會。基於自己豐富的地方從政經驗,王安石多次提及變法並遞交了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變法主張和強國夢想。可惜,並沒有引起仁宗皇帝的重視。

童年敢於開拓創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為何會變為了保守派?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等到宋神宗之政時,王安石基於自己良好的官聲和堅決要求變法的決心,順應了宋神宗富國圖強的思想和國家內憂外患的現狀,被正式任命為參知政事,著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同時,他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論斷: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拉開了變法的帷幕,史稱為“熙寧變法”。

雖然說變法緩解了國家的財政壓力,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但是,也極大地觸動了貴族階層和地主階級的既得利益。而且,由於王安石變法太過於激進,不懂得循序漸進,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

起初,作為王安石的摯友,司馬光儘管對變法存在著保留意見,但基本上還是持一種支援的態度,並抱著一些謹慎的樂觀。

客觀的講,王安石的很多理論還是非常符合當時北宋國情的,但變法在實施的過程中,由於太過急促,有逐漸變味的趨向。比如,

“青苗法”

規定,在每年的青黃不接時,由地方政府負責給農民貸糧,從中收取一定的利息。

這樣,既能保障農民的生活,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順帶還限制了地主和高利貸對於農民的過分盤剝,有助於階級矛盾的緩和。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一些地方官員不僅強制農民進行借貸,還變換名目提高利息,使得新法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本意。

而王安石及其變法派,只知道在宏觀上不斷頒佈新的政令,對於微觀方面的執行情況,卻是知之甚少,盲目地抱著一種樂觀的態度推行新法。

除了青苗法以外,諸如此類的情況還有很多,在

募役法、均稅法、水利法、保甲法

將兵法

等方面,都在實際的執行中出現了問題。

時間久了,問題多了,在原來的守舊派持續反對的同時,就連本來的中間派也加入到守舊派的陣營中,對變法派開戰,比如司馬光。

童年敢於開拓創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為何會變為了保守派?

司馬光

隨著更多人的加入,守舊派和變法派的爭鬥更加嚴重,雙方相互攻訐,一刻不得安寧,已經演變成為一種黨爭。甚至於,司馬光和王安石還曾在宋神宗面前有過一次激烈的爭辯。王安石認為,國家財政困難,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司馬光則認為,國家即便需要整改,也不應該太過操切,更不能苛斂民財。

當然,爭論歸爭論,二人都是發自內心的出於忠君愛國,並非是為了私怨。他們的爭執和不睦,只是政治和觀念上的差異而已,司馬光曾說過:

光與介甫,趣向雖殊,大歸則同。

而王安石也曾說過:

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

事實上,司馬光反對的並不是王安石變法的內容,而是反對他激進和偏頗的方式。司馬光認為凡事都應該講求目的,但方式方法同樣重要,而且有時方式方法比目的更加重要。

不過,司馬光的氣性實在太大,也太為霸氣,爭吵完了,他索性辭職不幹,躲到洛陽去專心編撰《資治通鑑》去了,而這一去就是十幾年。伴隨著司馬光的離開,守舊派並沒有停手,而是繼續上疏彈劾王安石極其新法。

童年敢於開拓創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為何會變為了保守派?

資治通鑑

那段時期的王安石雖然大權在握,但卻顯得身心疲憊,一面要頒佈新法,一面還要提防守舊派的彈劾。而在守舊派長期不懈的持續攻擊下,宋神宗逐漸動搖了之前的決心,同意廢除了一部分爭議特別大的新法。

在神宗皇帝去世後,年僅八歲的宋哲宗趙煦繼位,朝政大權全都掌握在了太皇太后高氏的手中。高太后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歷來就十分反對新法。於是,她全力扶持守舊派,逼走王安石後,立即召回了司馬光主政。

之前就說過,司馬光氣性太大,在重新復出後,他所進行的唯一工作就是逐一廢除王安石的所有新法。而且,只要是新法,即便有的已經產生了實效,但還是統統一律廢止。

司馬光的這些舉措顯得有點過分,矯枉過正的意味非常濃厚。在充分暴露出自己格局的同時,也成為最被後世詬病之處,絲毫沒有幼年時的那份豪氣和智慧。

而閒居在家的王安石,眼見自己嘔心瀝血推行的新法,被司馬光逐一廢除後,內心簡直五內俱焚,悲慟不已,在第二年就鬱鬱而終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次變法,

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前者“人雖死,法卻存”,後者“人雖存,法卻死”

,讓人唏噓不已!

童年敢於開拓創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為何會變為了保守派?

王安石和司馬光

聽聞王安石過世的訊息,司馬光也十分的難過,並極力主張優渥王安石的家屬親眷。據

《宋史 》

記載:

光意以謂朝廷宜優加厚禮。

司馬光的朋友圈中,范仲淹、富弼、呂惠卿、章惇、蔡卞等人,除了王安石外,基本都是守舊派。在忠君思想和理學觀念的長期薰陶下,司馬光自然而然就成了守舊派,縱觀他的一生,基本上就做了兩件事:

(一)摧毀新法

(二)資治通鑑

或許司馬光自己也沒有想到,在他丟棄王安石新法的同時,也丟棄了北宋復興的最後機會。因為,在短短四十年後,北宋政權就遭遇

“靖康之變”

而滅亡。如果能夠堅持推行王安石的新法,或許會有不同的結局。

童年敢於開拓創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為何會變為了保守派?

砸缸少年司馬光

從這個方面講,司馬光的歷史地位的確不如王安石,也缺乏了幼時那個砸缸少年的氣魄和膽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