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君子群而不黨——中國歷史上黨爭小考

黨錮之禍——東漢

君子群而不黨——中國歷史上黨爭小考

漢靈帝時的黨錮之禍是宦官主導的對知識分子的清理

東漢統治者重視儒學,大力辦學,所以出現了很多儒家知識分子。他們擔憂國家前途,經常針砭時弊,所以被當權者所嫉恨。黨錮之禍的主角是三個勢力,儒學知識分子、外戚、宦官。東漢中後期,繼位的皇帝年齡都比較小,所以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現象,皇帝即位時,太后垂簾,利用自己的叔伯兄弟形成了外戚集團,小皇帝長大後逐漸對外戚集團不滿,利用身邊的宦官奪回權力,這就形成了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儒學者同他們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漢靈帝時期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儒學者的失敗告終,東漢在內耗中逐漸名存實亡,造成了東漢的滅亡。

舊時王謝堂前燕——東晉

君子群而不黨——中國歷史上黨爭小考

東晉士族娛樂圖

東晉是士族大夫的天下,他們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王家是東晉最顯赫的家族,他依附於當時的琅琊王司馬睿,後來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時人稱為“王與馬公天下”,王導是丞相,他弟弟王敦是大司馬,行政權軍事權都被他們掌握了,王家權勢一時天下無二。而謝家是僅次於王家的大家族,在東晉中期以後,王家權勢稍遜,謝家崛起,特別是謝安、謝石這對叔侄領導了著名的淝水之戰,宣告顯赫。兩大家族的權勢一直持續到了東晉的滅亡。

嫦娥應悔偷仙丹——牛李黨爭

君子群而不黨——中國歷史上黨爭小考

牛增孺和李德裕,牛李黨爭的首腦,牛黨贏得了面子,輸了大唐的江山

這句詩是李商隱寫的,他身陷牛李黨爭,非常後悔,牛李黨爭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黨爭。他從唐憲宗元和年間出現,一直持續到了唐宣宗大中年間,持續了將近40年。唐朝的大臣大多依附於宦官,因為不依附宦官他們根本無法在官場當中生存。而依附宦官的大臣又分為兩派,以牛增孺為首的牛派和李德裕為首的李派。這兩派官員互相傾軋,爭吵不休,而在兩派中,老馮覺得李黨更為正派,其首領李德裕做西川節度使,為朝廷收復了維州,時任宰相的牛增孺因為懼怕李德裕權勢超過自己,令李德裕拒絕投降。後來李德裕拜相,千方百計地打擊牛黨官員。唐宣宗繼位,打擊朋黨才剷除了這個毒瘤。

怨聲坐使舊聲闌——元佑黨爭

君子群而不黨——中國歷史上黨爭小考

蔡京手書元祐黨籍碑,字寫得不錯

沒人是對的——明朝黨爭

君子群而不黨——中國歷史上黨爭小考

明代的清流,有個別名叫做東林黨

老馮要說的明朝黨爭主角是一個歷史上奇葩的存在——清流,他形成於明朝中期,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清流用老馮的話就和朱熹一路貨色“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NDNC”,平時他愛國喊得比誰都響,到了真遇到事情躲得比誰都快。崇禎帝那句“群臣誤我”說的就是他們。當然他們對於明朝也有貢獻,嚴嵩的嚴黨、魏忠賢的閹黨的倒臺就是他們弄出來的。明朝皇帝就是因為太過於相信清流,才導致了明朝滅亡。到了清朝他們還是不消停,清末恭親王說光緒帝重用清流領袖翁同龢“鑄九州之鐵,難補此錯”,說的就是清流。

君子群而不黨——中國歷史上黨爭小考

《康熙王朝》中被罷官的索額圖和明珠

清朝黨爭老馮覺得,最著名的就是這個了。索額圖和明珠都是康熙前期的股肱之臣。索額圖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兒子,在康熙帝剷除鰲拜的過程中貢獻卓著;明珠是大內侍衛出身,破格提拔,康熙帝撤藩的堅定支持者。二人都受到了康熙帝的重用,平定臺灣明珠出力多,簽訂《尼布楚條約》索額圖一力促成。二人都位極人臣,所以黨羽遍佈天下,二人也政見不和。索額圖一心想把胤扔扶上皇位,明珠一力支援大阿哥,二人因為兩位皇子漸漸呈水火之勢。從康熙二十七年明珠被彈劾,雖然沒有圈禁但沒有再獲得重用,康熙四十二年,黨爭另一個主角索額圖被賜死,黨爭結束。

君子不黨,孔子的告誡,他的學生們並沒有遵循他的告誡,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丟官罷職都是輕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