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河南省作為中原之地,從來就不缺乏歷史名城,無論是我國曆史上七大古都佔據其三:洛陽、開封、安陽,還是其他做過國都、郡城、府城、州城的城市數不勝數,甚至當你在河南大地上驅車時,身旁飛掠而過的某個小村莊就可能有著你想象不到的歷史和傳說。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封丘縣地圖

在新鄉市封丘縣南部黃河北岸,從大廣高速到封丘與原陽縣交界處直線距離20多公里的範圍內,有幾個看起來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小村莊,卻由於在我國曆史上某個時期發生過改朝換代事件,或者是因為它們導致改朝換代以及在鞏固加強了國家統治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而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本文涉及到的幾個村莊

這幾個村子自東向西分別是陳橋、壩臺村、荊隆宮、鍾鑾村、於店,在歷史上曾經的名字則為陳橋、黃池、荊隆口(或金龍口)、中灤、於家店,這麼多擁有著深厚歷史的村莊密集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這樣的狀況即使是在河南這樣的歷史文化大省中也是不多見的。今天的文章就把視角放到這些村子上,看看它們都在歷史上擁有著怎樣風雲變幻的傳奇和故事。

黃池會盟,走上巔峰後被人掏了後路,春秋五霸之一走向末途

在封丘縣荊隆宮鄉壩臺村的東邊有一通立於清康熙十二年(1676年)的石碑,這塊碑是紀念曾經存在於此地的“黃池”。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古黃池碑,以及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碑

黃池一名是極有來歷的,據《封丘縣誌》記載:“天子(周穆王)東遊於黃澤。歌曰:黃之池,其馬噴沙,黃之澤,其馬噴玉。”因而此地得名為黃池,而把黃池之名推上歷史新高度,被史籍記錄下來的則是周穆王到這裡約500年之後的春秋時期,在這裡吳、晉、魯等國進行了“黃池會盟”。

或許正因為黃池之名字有著如此顯赫的來歷,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挾先後擊敗楚、越、齊、魯等諸強國的“王霸”之氣,不遠萬里、志得意滿宣佈要在黃池與晉國進行會盟,以確定誰是“霸主”,然後更好的維持各國秩序、維護“世界和平”。

在這次會盟上,雖然迫於晉國強硬的態度,吳王去王號稱“公”後才能主持會盟,但總的來說達到了吳王夫差預期的目標,成功的成為了“盟主”(注:也有晉國為盟主之說),昭示著吳國的霸業達到了頂峰。

《史記·秦本紀》對這件事記載道:“九年晉定公與吳王夫差盟,爭長於黃池,卒先吳,吳強,陵中國。”

意思是晉定公與吳王夫差在黃池會盟時爭當盟主,吳王爭了先。因為那時候吳國強盛,經常恃強欺凌中原的各國。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黃池位置以及吳國需要跨越的距離

但是很快吳王就笑不出來了,趁著其帶領精兵遠離國家參加會盟之際,吳國的手下敗將越王勾踐經過“臥薪嚐膽”之後,成功的報了仇、抄了吳國的後路,攻打下了吳國的首都,還俘虜了吳國太子友。

雖然後來吳國派遣使者帶上厚禮與越國媾和後度過了這次危機,但吳國也是大傷筋骨,國力日益衰弱,終於在十年後的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為越國所滅。

黃袍加身,趙匡胤有學有樣成了宋太祖

陳橋今天是封丘縣的一個鎮,發生在這裡的 “陳橋兵變”的故事,在我國是廣大人民群眾都耳熟能詳的故事了,無需再多著筆墨。因此,本文換個角度介紹一下陳橋。

在《封丘縣誌》中記載了在縣城西北有這樣一個地方:周太祖營。這裡是五代時期後漢的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郭威所建。當時,因為後漢皇帝劉承祐忌憚郭威等幾個有功、有權、有兵的大將和節度使,於乾祐三年(950年)密謀要除掉他們,郭威就以“清君側”為名,自鄴郡起兵向都城開封府進軍,討伐皇帝劉承祐以及其身邊的大臣。在路過封丘時,安營紮寨於封丘縣城。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封丘縣誌》上記載的周太祖營

郭威這次討伐非常成功,殺掉了皇帝劉承祐,並且逼迫後漢李太后臨朝聽政,擁立劉氏宗室、武寧節度使劉贇為傀儡皇帝。不久後,郭威在起兵抵禦契丹軍北上途經澶州時,手下士兵發動兵變,讓郭威黃袍加身。返回開封並於廣順元年(951年)正式稱帝,國號大周,史稱後周,郭威就是後周太祖。

看到上面的故事,是不是感覺很眼熟呢?宋太祖趙匡胤不也是這樣,由手下士兵擁立後黃袍加身成為皇帝的嗎?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北宋的封丘及陳橋鎮

確實,郭威在起兵反漢時,被後漢皇帝把他的一家全部殺光,以致於後周的皇帝繼承人只能選擇了他的妻侄柴榮。柴榮僅在位五年,顯德六年(959年)病死。這就給了在郭威當樞密使時投奔過來的趙匡胤以可乘之機。趙匡胤在柴榮病重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是禁軍最高統帥。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受命去北方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時,率軍走到陳橋由手下士兵擁立,黃袍加身,隨即回京逼迫後周恭帝禪位。

在我國曆史上,由手下擁立後當皇帝的僅此二人,他們“黃袍加身”的時間還都是在封丘縣駐軍、路過之時或者左右,先是周太祖郭威在前樹立了“榜樣”,而宋太祖趙匡胤也是有學有樣,把周太宗傳下來的江山給奪了過去,如果郭威在天有知的話,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吐血?

中灤建城,元朝漕運的在此糾結,又成為明朝攻略河北的孔道

歷史的時鐘撥到了元朝,馬背上的民族以其強大的戰力,奪取了史無前例的國土,為了統治方便,統治者們選擇了位置較為居中,並且距離蒙古發源地較近的大都(今北京)作為首都。北京位置雖好,但是當時的農業生產條件,滿足不了首都皇室、百官、軍隊以及居民在衣食方面的需要。所以,元朝在其不到100年短暫的統治時間裡,無時無刻不為找到一條穩定的漕糧運輸通道而努力奮鬥。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元朝的漕運

元朝時開展的最有名的漕糧運輸工程,莫過於把隋朝大運河自臨清向南取直開鑿的“會通河”,它比隋大運河縮短了900多公里。此外,元朝還探索以海船運輸漕糧的“海漕”。並且還由於海上風浪太大,運糧危險,意圖在山東半島的中部開鑿膠萊運河,想透過“海路+運河”模式運輸。但是大運河山東段一直受水源有限、水量不夠的制約,時斷時續,再加上還有黃河決口洪水衝淤的影響,大運河在元朝未能實現順暢運輸,直到明朝才解決這個問題。膠萊運河也因為山地開鑿困難的影響,成為了“爛尾工程”。

時間是經不起消耗的,短短的不到百年時間轉眼就過去了,沒等元朝解決大運河的運輸問題,開挖運河以及在運河上工作的河工們就造了反,從而結束了元朝的統治。那麼在這近一百年的時間裡,元朝的漕糧究竟是怎麼解決的呢?

除了“海漕”之外,其實還有一條運糧通道一直在工作著。

據《元史·海運》記載:運糧則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黃河逆水至中灤旱站,陸運至淇門,入御河,以達於京。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由黃河到中灤,再經旱路到淇門示意圖,黃色箭頭代表陸運

這個中灤就是今天的封丘縣荊隆宮鄉鍾鑾村。漕糧由黃河運輸過來後,在這裡裝上車輛經過一百八十里的旱路,到今天的鶴壁市浚縣新鎮鎮淇門碼頭再裝船,由衛河運輸到京城。為了保障這條運糧的“生命線”,在1282年11月還設立了南北兩漕運司,北漕運司負責由大都到中灤、南漕運司負責中灤到瓜洲的漕糧運輸。

元朝末年隨著海漕的運量增大,再加上黃河的數次決口,“中灤城遂廢,明季數遭河決,居民逃徙幾盡,村落丘墟”。這段話來自於《封丘縣誌》,到了明初人逃亡、房舍成廢墟。儘管這樣,中灤在元末明初的時候,卻在歷史上又一次留下了記載:

明太祖命徐達、常遇春等率甲士二十五萬北取中原,兵下河南,發汴梁,自中灤城渡河取衛輝等郡。軍宿城中,夜聞雨聲起,視之,月白風清,澄空如畫。

這句話是說,明太祖派徐達、常遇春率二十五萬大軍攻略中原,在中灤城渡河後夜宿中灤城,一陣狂風大雨後,呈現出月白風清,澄空如畫的美景。這樣的美景,預示了北定中原必定會成功。後來,“中灤夜雨”成為封丘八景之一。

荊隆口治水,保障明、清近400年大運河漕運

封丘縣荊隆宮鄉荊隆宮村在明朝時稱為“金龍口”,這裡是黃河自龍門、砥柱(三門峽)以下,最為危險的險工、險段,“歷代是口累決”,在歷朝歷代都屢次出現決口。在這裡決口的洪水經曹州、濮州後衝入位於山東段的大運河張秋段,造成運河大堤、閘壩沖毀,河道淤塞,漕運受阻。

明朝時,開鑿於元朝的大運河山東段水源問題得到解決,漕糧實現全部由大運河自江南運輸到京師。但是金龍口的歷代所修的堤防到了這個時候,“每伏、秋水發,則一堤之外皆為巨浸,雖時率伕役修墊,而下多朽埽水眼,遇暴雨則塌陷最多。”

“埽”是古代治河所修的堤壩或護堤,由於受當時工程技術以及材料所限,這個埽是用樹枝、秫秸、石頭等捆紮而成。因此,上句話裡說到“朽埽”,由於樹枝、秫秸腐朽,埽不但發揮不了擋水的作用,反而更容易成為被水流沖毀、沖塌險段。

黃河岸邊僅20公里距離內,為何分佈著如此眾多改變歷史程序的村莊

於家店、荊隆口決口示意圖,箭頭代表兩股洪水流向

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黃河在開封附近決口、改道,分成兩股,一股是在於家店,經蘭陽、歸德,到徐州、邳州、入淮河。另一股則是由金龍口至黃陵崗,再經過曹州、濮州,進入張秋運河。這次改道造成大量房屋、田地受災以外,更是損壞了南北運輸漕糧的運道。弘治六年時,這種情況越來越糟糕,“運道洊涸、漕州斷絕”。為此皇帝派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大夏、太監李興、平江伯陳銳專門治理黃河決口。到第二年二月,在重點部位新建堤防三重,金龍口東西各築堤二百餘里,此時金龍口因重新用荊埽堵住,並且豐隆而起,被更名為荊隆口。

這次治河把金、宋時的黃河人為向南改道形成的河道徹底固定了下來,從於家店開始形成了明、清黃河南流的主河道,並且還使黃河在一般年份不再頻繁決口、改道,減少了對大運河山東段漕運的影響。也正是自此時起,大運河成為了南北運輸的大運脈,帶起了南北一長串經濟繁榮的城鎮。張秋鎮也因為黃河得到治理而被改名為“安平鎮”。而這次治河的過程、經驗被勒石記載於《黃陵崗塞河功完碑》。

從這幾個村子的歷史,甚至可以說能夠看到我國半部古代社會的歷史,從春秋時期到明清歷經2000多年,各大一統朝代除了秦漢隋唐之外,宋元明清的歷史均都涉及到。涵蓋了失國、得國、保國等古代王朝的更迭、維繫和發展的過程。

當然在河南省還有很多地方、很多鄉村都擁有著值得大書特書的歷史值得大家去發現、去挖掘,或許有的村莊歷史比封丘縣的這幾個村還要久遠,或許有的村的故事比封丘縣的這幾個村還要引人入勝,但像封丘縣這樣的有著眾多歷史的村莊聚集在方圓十幾公里的空間內的情況卻是極為少見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