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三藩之亂初期,吳三桂飲馬長江後,為何沒有乘勝渡江?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舉兵造反,揭開了三藩之亂的序幕。由於清朝方面缺乏準備,所以在開戰之初,叛軍進展非常順利,四川、貴州不戰而下,吳三桂在湖南境內屢戰屢勝。到了康熙十三年二月,吳三桂的叛軍迅速佔領長沙、嶽州等地。可是吳三桂卻沒有乘勝渡過長江,導致他錯失戰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三藩之亂初期,吳三桂飲馬長江後,為何沒有乘勝渡江?

一、妄想和談

吳三桂在接連取得勝利後,開始幻想和清朝進行和談,於是他厚待清朝被扣留的使者,讓他們攜帶自己寫給康熙帝的奏章北上。在奏章中,吳三桂的語氣非常傲慢,他炫耀自己的戰功,認為自己已經收復明朝三分之一的領土,因此要求與清朝劃江而治,實現裂土封王的目的。同時,吳三桂在和談中還提到了一個問題,這就是他的兒孫們。

當時,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留在北京,作為人質,同時娶皇太極的女兒為妻。吳三桂與公主生下了不少兒子,他們都在北京。在吳三桂叛亂後,康熙帝下旨將吳應熊及其子嗣全部扣押。吳三桂之所以不願意渡江,而是選擇和談,是想換回自己的兒孫們,他在奏摺中向康熙帝提出了這個條件。

三藩之亂初期,吳三桂飲馬長江後,為何沒有乘勝渡江?

二、有所顧忌

吳三桂的軍隊佔領湖南大部後,諸將們紛紛要求渡江,可是吳三桂卻對八旗騎兵有些忌憚。吳三桂早年間鎮守遼東,常年與清朝交戰,親自參加了松錦大戰,對八旗騎兵的戰鬥力非常瞭解。一旦渡過長江,繼續北上,就進入了平原地區,勢必會與清朝的騎兵交戰,對此吳三桂心中沒有必勝的把握。

吳三桂對諸將們說道:“你等不知虛實,我與他同用兵多年,其騎射是最不可當的。如今我們以山阻水,還可以自守,若到平原地方,你們如何敵得過他。”事實證明,吳三桂的這個判斷有誤,因為此時八旗騎兵的戰鬥力已經遠不如當初了。另外,此時的吳三桂已經六十多歲,暮氣沉沉,已經沒有那種敢於進取的信心了。

三藩之亂初期,吳三桂飲馬長江後,為何沒有乘勝渡江?

三、錯失良機

康熙帝在看到吳三桂的書信後,反應非常冷淡,在他看來吳三桂詭計多端,議和是不可能實現的。與此同時,康熙帝還做出了一個決定,來表明自己徹底平叛的決定。康熙帝下旨,“將吳應熊及其子吳世霖處絞,其餘幼子俱免死入官”。訊息傳到湖南,吳三桂非常悲傷,他沒有想到自己的書信,反而加速了兒孫的死亡。

至此,吳三桂議和的幻想完全破滅,可是他也失去了渡江北上的良機。在這段時間裡,康熙帝調兵遣將,已經將大軍佈置到了長江北岸。不過由於天下承平日久,清朝的軍隊戰鬥力也不高,所以雙方一度陷入了對峙的局面。而這對於吳三桂來說非常不利,因為他畢竟是以一隅之地起兵,應該追求速戰速決,而不是持久作戰。

參考資料:

1。《三藩史略》;2《清史稿》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