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從漢唐到明清,古代中國的皇宮規模為何越來越小?

自從始皇帝夷平六國、一統天下以來,為了顯示前所未有的蓋世功業,他開始營建了空前壯偉的咸陽宮殿群,著名的阿房宮也只是這一偉大宮殿建築中的一角。可惜秦末戰亂,這些精美絕倫的建築全都毀於楚人一炬,但是繼秦而興的漢朝,其宮室之高大華美比之毫不遜色。而且因為漢朝享國更久,其宮殿建築經百年積累,規模更勝前朝,著名的未央宮、長樂宮等前漢宮室佔地之廣是後世明清時期的紫禁城所無法比擬的。

從漢唐到明清,古代中國的皇宮規模為何越來越小?

秦漢時期的宮室建築保留了先秦時期臺閣式建築的特點,所謂臺閣式建築是先依山勢壘築高大的夯土堆,建築號臺基後在上面建造宮室,幾組這樣的高大臺閣式宮殿之間會有複道天梯互相勾連,這樣一組高大雄偉的建築群遠遠看去彷彿漂浮在雲間,好似神仙居處。秦之咸陽阿房、漢之長樂未央,大約都是這樣的造型。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秦漢時期的皇宮加上附屬建築,往往佔地數平方公里,與之相比,明清時期的紫禁城不到一平方公里的佔地面積小得太多了。

從漢唐到明清,古代中國的皇宮規模為何越來越小?

到了隋唐時期,京城也在西漢長安附近,漢朝遺留下來的未央宮雖然多有殘破,但規制仍在。唐朝的大明宮與前朝宮殿規模接近,富麗堂皇尤有過之,體現了盛唐時國力的空前強盛,同樣令後來的皇宮建築望塵莫及。根據考古探測表明,大明宮的佔地面積超過3平方公里,還要加上規模相仿的長樂宮、興慶宮,整個“大唐三內”宮城佔地可能有10平方公里,其宏偉可想而知。這一讓人歎為觀止的建築奇觀徹底毀滅於唐末五代的戰亂年代,連同未央宮的殘跡一起被建立後梁的朱溫夷為平地,後人只能透過考古發掘、再結合史料記錄、憑藉想象力來對它們進行復原。

從漢唐到明清,古代中國的皇宮規模為何越來越小?

漢唐宮殿如此龐大的規模為何不能在明清各朝重現呢?我們在參觀明清故宮時,雖然同樣驚歎它的偉大,但總覺得沒有想象中的壯麗。對比今人對漢唐宮殿復原的效果圖,明清故宮似乎顯得侷促了一些,其實這一來體現了漢唐時國力的強盛超過後人想象,更重要的是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境內已經很難找到適合營造大型宮殿的合用木料了。因為我國傳統的建築都採用木料構建,越是宏偉的宮殿,越需要粗壯耐用的原木來做樑柱支撐,而經過數千年的砍伐,這樣的珍稀木種已經十分罕見。以致於到了清朝中後期故宮三大殿的主柱竟然只能採用拼接的方式來進行維修更換,更別說要建造達到漢唐規模的大殿了。

從漢唐到明清,古代中國的皇宮規模為何越來越小?

到了今天,像大明宮這樣唐時宮殿的復建已經提上了日程,不過這樣的仿古建築其實已經很難體現中國傳統建築的文化底蘊,它即使勉強建成,內部支撐也只能是鋼筋水泥,外面在做一些模仿古人的裝飾而已,真正的漢唐遺風已經深埋於地下黃土,後人只能感懷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