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什麼中國海洋意識淡薄?朱棣之後,明朝君主在也沒有海洋意識呢?

明朝的鄭和對“大航海”曾經總結過“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朱棣之後,明朝君主在也沒有海洋意識,有時候我也在想為什麼中國海洋意識淡薄呢?

為什麼中國海洋意識淡薄?朱棣之後,明朝君主在也沒有海洋意識呢?

從經濟上來看,封建小農社會的經濟基礎是以家庭為本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佔社會人口的絕大多數。他們以土地為生產基礎和生活手段,所以形成不了商品經濟和市場意識,更不需要向海外進取。中國古代帝王大多都重農抑商,重土輕洋,因而農業、手工業相結合的經濟結構能夠長期維持不變,不能形成推動海洋事業持續發展的經濟動力。

從政治上看,中國古代制度是以經濟為基礎。而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利益,必須維護它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這也是我前面說為什麼帝王,長期重農抑商的政策,就是要把農民牢牢的禁錮在土地上。

為什麼中國海洋意識淡薄?朱棣之後,明朝君主在也沒有海洋意識呢?

從意識形態上看,中國的傳統文化比較保守,比如說儒家思想。南宋靠著大海,富可敵國,明朝放棄大航海完全是自我閹割,除了經濟利益,還有就是軍事方面如把沿海的衛所力量削弱。洪武,永樂年間,為了加強海上船隊的巡邏,將海上危險阻擋在距大陸較遠的地方,朱元璋父子在沿海衛所前沿的島嶼設定了海防營寨。”這些寨裡都駐有士兵,他們透過派遣船隻設立燈塔與沿海衛所建立聯絡,正因為有強大海軍所以明朝初當時控制著整個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

朱元璋父子非常重視海軍,洪武五年“沼瀕海九衛造海舟660艘”,後又增造“多櫓快船”。永樂三年,僅面浙江,等都司造海船就有“一千一百八十艘”。於是洪武初年即建龍江船廠,永樂時又置清江,衛河船廠,永樂18年,又增設大通關提舉司,專造船舶。另外還在明州,江陰、廣陽、橫海等濱江沿海各地造船……

為什麼中國海洋意識淡薄?朱棣之後,明朝君主在也沒有海洋意識呢?

朱棣後期,幾乎無人過問,到了正統年全部撤銷。

正統繼位時,下令不僅禁止建造遠洋海船,而且減少製造戰船和武器的數量。同時每個海軍單位都要受到裁減。如浙江省的團隊擁有700多艘海船,到了正統四年只剩下一半。到了成化年間僅只剩144艘,大量的製造船業的工匠失業,所以很多造船技術沒有傳承下來,放棄大航海是導致明朝造船業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