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收復臺灣島卻“忽視”琉球群島,這是鄭成功的戰略失誤嗎?

琉球群島,也就是今天的沖繩島,是東亞海域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也是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號稱“萬國津樑”,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和日本曾經在這裡爆發過一場異常慘烈的沖繩島海戰,雙方共投入三十多萬兵力,付出十幾萬的死傷,最終美國奪得了琉球群島的主導權,直到今天這裡還駐紮了大量美軍。

收復臺灣島卻“忽視”琉球群島,這是鄭成功的戰略失誤嗎?

而在近四個世紀之前,當東亞同樣陷入動亂之時,馳騁海疆的鄭成功為了反清復明,攻佔了荷蘭人侵佔的臺灣島,卻“忽視”了重要的琉球群島,這看起來似乎讓人很難以理解。

要研究鄭成功不攻打琉球群島的原因,就必須先回顧下琉球群島的歷史。

琉球群島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處在大明王朝的藩屬體系之內,這裡曾經存在的琉球王國,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成為了大明的藩屬國,但是由於琉球和大明隔著廣闊的東海,因此兩國之間的資訊交流並不是特別順暢。但同時,琉球離日本卻非常近,日本一直對大明的這個藩屬國虎視眈眈,特別是1598年日本和大明爆發萬曆援朝抗倭戰爭以後,由於大明對日本實行貿易禁運,所以日本一直希望假借琉球國名義繼續和大明進行貿易。

收復臺灣島卻“忽視”琉球群島,這是鄭成功的戰略失誤嗎?

1609年,日本趁大明內亂之機派兵入侵琉球,據《明史》記載,日本“以勁兵三千入其國,擄其王,遷其宗器,大掠而去”。佔領琉球以後,日本允許琉球繼續向大明進貢,以欺騙大明,一方面防止大明前來征討,另一方面保證自己能夠透過琉球繼續和大明進行貿易。

而到了鄭成功所處的時代,日本已經在琉球經營了半個多世紀,“日本佔有琉球”這件“公開的秘密”,也許大明或者大清會被矇在鼓裡,但是出身於海盜世家、熟悉東北亞海域的鄭成功肯定是一清二楚的。

回顧完琉球的歷史,我們再來看看鄭成功為什麼不攻打琉球?

一、不想得罪日本

正如前文所講,鄭成功反清復明時期,琉球已經被日本佔領,如果攻打琉球,勢必會得罪日本,這對鄭成功來說得不償失。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當時的日本深受儒家傳統的華夷觀念的影響,認為大清是胡虜,其對中原的統治不具有合法性,此外,鄭成功出生在日本,他的母親田川氏是日本人,因此鄭家和日本統治者之間的關係是友好的,而不是中立或敵對的。綜合以上兩方面內容,我們可以這麼認為,日本和鄭成功在對待大清政府的態度上,屬於同一陣營,歷史上鄭成功甚至曾經向日本德川幕府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寫信,想要從日本借兵攻打大清,只不過日本拒絕了這一出兵請求。

收復臺灣島卻“忽視”琉球群島,這是鄭成功的戰略失誤嗎?

第二,鄭成功出身於海盜世家,對東北亞的海陸格局有著清醒的認識,如果他選擇攻打琉球,毫無疑問將會得罪日本,如此一來,他將面臨日本和大清的兩面夾擊,鄭家軍的生存環境將急劇惡化,不利於其反清復明事業的長期持續發展,因此他選擇了荷蘭人強佔的臺灣,還有西班牙人侵佔的菲律賓,卻沒有選擇日本人侵佔的琉球。

二、琉球戰略價值有限

雖然如今的沖繩島是美國第一島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但是在鄭成功所處的時代,琉球群島的作用實在是有限,這是因為鄭成功與美國不一樣,

他不僅需要軍事基地,還需要生產基地。

眾所周知,鄭成功在東南沿海打的是游擊戰,其主要的後勤生產基地在臺灣,正是靠著臺灣的耕地才養活了鄭家軍,才創造了“明鄭”。而琉球作為土地面積狹長的群島國家,其耕地稀少,土壤貧瘠,不具備進行大規模農業生產的條件,直到今天島上的居民糧食仍然不能自給自足,需要透過外界輸入。

因此,佔領琉球群島對於鄭成功來說,除了能得到一個需要外界提供補給的軍事基地以外,沒有任何好處,這個基地非常脆弱,在日本和大清的夾擊下,將成為鄭家軍的一個累贅。

收復臺灣島卻“忽視”琉球群島,這是鄭成功的戰略失誤嗎?

三、鄭成功有更好的選擇

既然攻打琉球不是明智的選擇,那除了臺灣以外,鄭成功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當然有,它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菲律賓。

菲律賓的優勢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菲律賓群島耕地面積廣闊,常年雨量充沛,適合水稻種植,是絕佳的農業生產基地;

二是菲律賓離臺灣島僅有一條兩三百公里的巴士海峽相隔,距離較近,具備從臺灣島發兵進行攻打的條件;

收復臺灣島卻“忽視”琉球群島,這是鄭成功的戰略失誤嗎?

三是十七世紀開始,幾十萬華僑華裔隨著海上貿易前往菲律賓,並在那裡落地生根,龐大的華人團體成為鄭成功攻打菲律賓可以依靠的內部力量;

四是菲律賓當時正在西班牙的侵佔之下,與臺灣情形相似,攻打菲律賓不會與東亞周邊國家產生衝突,還會得到廣大華人華裔的支援。

事實上,鄭成功,包括此後的鄭經,在臺灣經營期間曾經多次想要發兵攻打菲律賓,只可惜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未能付諸實施,導致“明鄭”在滅亡時都只能困守在臺灣島。

以上就是小孫針對鄭成功不攻打琉球的三點認識,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歡迎指正,大家如果還有其他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更多精彩系列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史徒行者孫】~

相關文章

頂部